第八课 恋爱,是童年关系的一次轮回
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
——萧伯纳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结婚前一定要多留意对方父母的相处方式,因为那极有可能就是自己婚后生活的模样。
一个母亲不被尊重的家庭,婚后媳妇大抵是要延续这种“家庭地位”的;一个母亲强势的家庭,女儿婚后大抵会延续这种强势的作风。
从性格、生活习惯,到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均会影响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模式。但这并不是简单地耳濡目染,起到核心作用的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内在关系模式”。
所谓“内在关系模式”,即我们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我们童年时与父母家人的关系,便是“内在关系模式”的源头,我们成年后建立的任何一种关系,都是内在关系的映射。
亲密关系也不例外,当我们进入恋爱状态时,内在关系模式便会被唤醒,同时也进入恋爱状态,体现在和爱人的相处中。
所以,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却不是好的恋人:对朋友大方、包容、好说话;对恋人计较、毒舌,且自私。
这和童年有关系。
幸福的童年,是最好的情感课
弗洛伊德曾说:“一个被母亲完全喜欢的人终其一生都会有一种作为胜利者的感觉,而这一成功的信心通常会带来真正的成功。”
亲密关系也包括其中,一个具有幸福童年的人往往能更好地与恋人相处。
从出生到1岁,我们会在和父母的相处中建立依恋关系,3岁之前,我们会体验自主性和羞耻感,这些过程,形成了我们在成年后与人相处的模式雏形。
一个从小具有安全感的孩子,在进入感情的时候,即使是遇到不好的人,也能够积极面对,这便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快速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走出,有人却会因为一段感情的失败而杯弓蛇影。
被钱锺书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先生,其与家人良好的亲密关系模式与其童年的幸福有着很大的关联。
虽然出生于不安宁的岁月,但作为杨家唯一一个女儿,杨绛一直被家人极力关爱着。
不管多难,父母都把她带在身边,而父母的相处方式也给杨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父母:“他们有时嘲笑,有时感慨,有时自我检讨,有时总结经验。两人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听来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的《人性与世态》。”
在婚后的日子里,杨绛于钱锺书,也如母亲对待父亲,会包容、会总结经验。
幸福的童年真的会让我们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但什么样的童年才算幸福,我们却常常对此存在一些误区。
? 误区一:父母离异的童年不会幸福
因为这一误区,很多失去感情的夫妻为了孩子苦撑着婚姻。
然而,人的一生何其漫长,一段离心的婚姻终究是病态的婚姻。有人会以漠然的态度对待另一半,只负责自己的生活;有人会抱以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把争吵变成家常便饭;还有人会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把内心的不甘从语言中释放,成为一个满是抱怨的人。
更有一些父母,一开始是为了孩子不离婚,最后却把自己人生的不幸归结到孩子身上。
说实话,这些伤害都远远超出了离异带来的伤害。
反之,就算父母离异,不管是其中一方还是双方,能够给孩子带来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爱的生活环境,那孩子的心理并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
? 误区二:物质匮乏的童年不会幸福
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坐在卡车的一角,开开心心地吃着泡面。
原来是暑期放假后,小男孩因为无人看管,便跟着爸爸的大货车一直行走在路上。比起家里的安稳,这种日子自然是苦的,但是小男孩十分快乐,就如同是跟着爸爸“仗剑走天涯”。
物质匮乏真的不会让人觉得童年不幸福,有人之所以会把贫穷看作不幸福的根源,是因为在贫穷的背后缺少关爱。
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曾做过一个类似的研究。
施皮茨分别选择了育儿所和育婴之家两个不同的地点进行对比。
育儿所位于女子监狱,违法的妇女在这里生孩子、带孩子,这里的孩子不会和母亲完全分离,但环境并不好;育婴之家是一家条件不错的孤儿院,但一个护士要照顾好几个婴儿,并且为了防止细菌感染,每个婴儿床都是独立的,护士也尽可能少地接触婴儿。
但结果令人意外,在育婴之家的91名婴儿,虽然有着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因为缺乏关爱,不仅变得呆滞,两岁前的夭折率竟超过1/3。
而在育儿所的婴儿,虽然物质条件不好,但因为妈妈不时地陪伴,并没有死亡发生,且大部分很健康。
家庭条件是否优越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童年是否幸福。只要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那童年留给他的,便是幸福的感觉。
你的爱情模式,在童年时便已注定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从某个角度来说,人的亲密关系分两类:一种是安全的,一种是不安全的。
不幸的童年带给我们的是不安全的亲密关系。有一个女孩曾在帖子中哭诉,童年的不幸给自己的亲密关系带来羁绊:
父亲发迹后,抛弃了共患难的母亲。女孩的童年充斥着母亲对艰辛生活的抱怨。成年后,在择偶时,她会不自觉放弃条件优渥的人,担心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落得如母亲一样的下场。但当她选择条件不如自己的人时,又会因为不对等的精神世界感到痛苦。
就这样多年过去了,她的感情生活依然一塌糊涂。
事实便是如此,那些看上去过不好自己人生、处理不好感情的人,童年的不幸也许是其根源。通常情况下,我们常见的“问题恋爱”一般有以下四种:
? 忍不住去讨好
在感情中,忍不住去讨好对方的人,往往来自极端保护或极端批评的家庭。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冲突往往会感到不安。
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很难说“不”,也会在无意识中压抑自己的感受,企图得到对方的认可。这让他们没有健康鲜明的边界,一再地退让也会让对方把此界定为“懦弱”。
然而,亲密关系如同跳探戈,有退便有进。当冲突发生后,不管对错首先开始道歉的一方并不能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反而更容易触发人“得寸进尺”的劣根性。
? 忍不住去控制
忍不住去控制伴侣的一方,往往来自父母保护过少的家庭。
因为没有父母的保护,凡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看上去控制者是强势的一方,其实,他们的内心充满不安全感,在他们看来,把所有的人和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生活才不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控制伴侣在他们看来,是保护亲密关系、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样的爱太过让人感到窒息,被控制的一方在时间的催化下,只想要逃离这样的感情。忍不住控制伴侣的一方,则会进入恶性循环:越控制伴侣,伴侣越想逃走;伴侣越是要逃走,他们越想要控制。
? 忍不住去逃避
忍不住逃避的人看上去很独立,他们很小便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但也因为从小被鼓励独立自主,他们和父母的感情并不深厚。他们看上去让父母省心省力,但事实上完全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所以,在成年后和伴侣的相处中,他们依然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在对方展现出强烈情感或情绪时,会因为不适而想要逃跑。
? 忍不住做“受害者”
被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亲密关系中的控制者,也可能会成为一个自发的“受害者”。
面对父母的暴力、火暴脾气等,孩子早早学会顺从听话的“生存之道”。即使成年后,他们也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于是在挑选伴侣的时候,会选择酷似父母的人,或脾气大,或控制欲强,以便延续童年时期和父母的相处模式。
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一个从小被母亲控制的男孩子,内向又没有主见,成年后选择伴侣时,大概率会选择一个像母亲一样的女孩。
代际相传的家庭暴力
把家庭暴力单独提出来讲,是因为这已经涉及了原则性问题。与之前说到的四种相比,家庭暴力于法于情,都是不可容忍的。
然而,这种对身心都有伤害的相处模式也是会代际相传的。父母间有家庭暴力存在,孩子在成年后很有可能也会成为其中一分子。
因为隐蔽性和私密性,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所以在被施暴者保持沉默的时候,家暴便会成为“公开的秘密”:你不说,我便不管。
但孩子会成为长期以来的目击者和受害者。见惯了父母间不稳定的情绪,孩子在成年后也很难保持情绪的稳定,一旦冲突发生,极大程度会以父母的相处模式进行处理。
于是,新的家庭暴力便诞生了。
而家暴的表现形式也并不单是向伴侣挥出拳头。
身体暴力:家暴方对伴侣进行殴打、捆绑、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会对伴侣身体和精神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
语言暴力:家暴方对伴侣长期说威胁、辱骂、诽谤等会对伴侣精神造成痛苦的语言。
性暴力:家暴方对伴侣进行性器官攻击,强行发生性行为等。
冷暴力:家暴方对伴侣施以冷淡、轻视、无交流等态度。
不管是何种家庭暴力,对我们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被暴力横插一杠的亲密关系也会逐渐变质。
一旦家庭暴力发生,一定要避免“鸵鸟”心态,不要担心事态暴露而影响到对方的声誉,也不要担心对方会有报复行为。做到“零容忍”,才不会助长对方的家暴行为。
所以,被家暴的一方一定要从内心强大起来,一旦心中有顾忌,便会成为对方“拿捏”自己的软肋。当家暴发生的时候,不要去合理化这一言行,也不要认定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摆出自己的态度,也会让对方明白你“并不好惹”。
而对家暴的一方来说,想要摆脱这种暴力亲密关系,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自我对话,追溯源头,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第二是通过学习,了解更健康积极的伴侣相处模式。哪怕只是理论,也会因为认知的提升,在冲突发生时,可以有更多应对的方式。
走出童年阴影,不让恋爱变“神经”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亲密关系恐惧症”,有的人渴望得到爱,但却因为差劲的亲密关系体验,他们又会在爱到来时感到恐惧。
那些在童年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会在恋爱中展露出来,并对恋人进行索取;那些父母互动模式中的问题根深蒂固,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让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复制。
想要走出童年的阴影,让恋爱变成一件健康快乐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三个步骤对自己进行疗愈。
? 放下内心创伤
心理学家曾跟踪研究过两个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他们的父亲是一个集酗酒、家暴、赌博于一身的“恶魔”。
也因此,社会机构介入,把两个男孩拯救出来,送去了不同的地方抚养。几十年过去后,心理学家找到哥哥,发现哥哥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人,而弟弟成了一个体贴温暖的人。
由此可见,童年的创伤并非不能疗愈。因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事物对我们的影响便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关系无法改变,有的伤害已经造成,我们要做的,便是放下内心的创伤,放下偏见和不良情绪,直视它,走近它。
找一个宣泄情绪的通道,化解负面情绪,不要让它压抑在内心,可以在没人的地方呐喊出心中的郁气,也可以找一个解压的运动,纾解内心压抑之感;多和快乐的人接触,让自己被对方的情绪感染,避免思想走极端。
然后以平常心去回顾自己所受到的创伤,找到自己的心结所在。当你对自己内心的创伤有了正确的认识,便会放下批判心理,给予宽容和共情,疗愈便发生了。
? 通过自我暗示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找到影响亲密关系的心结后,可以借助自我暗示的力量,让自己获得改变。
比如有人因为内在关系模式,很在意某些习惯,一旦遇上,便会失去理智,变得歇斯底里。那么在接纳内心创伤后,可以针对性进行暗示,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并不是无用功,暗示的次数越多,你越能游刃有余地面对这些事情。
而一旦取得一次成功,便很容易让我们进入改变的良性循环。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奖赏效应”:当一个人做出某个决策后被证实是正确的,且产生了好结果,那大脑便会发送出“奖赏”信号,让人的信心增加。
这种改变的愉悦感会加大行为模式的改变,在经验和时间的加持下,我们的思维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 和恋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放下内心的创伤,使自己和内心建立连接,和恋人之间也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自己的情感有所表达。
有的人心中有爱,出口却是伤人的语言;有的人心中有情,行为却处处疏远冷漠。
这样的相处方式自然无法收获积极向上的亲密关系。
爱是要表达的,哪怕已经过了热恋期,一句“我爱你”,依然会有令人心动的作用。
说不出来怎么办?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用亲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比如摸摸对方的头;我们还可以通过在众人面前夸赞伴侣的方式、文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正确解决相处中出现的问题。
在创伤治疗领域深入研究40多年的彼得·莱文说:“因为每种伤害都存在于生命内部,而生命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所以每种伤害里都包含着治疗和更新的种子。”
比伤害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疗愈的意识,如此才不会让自己的亲密关系成为童年伤害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