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六课 理**人才是最好的恋爱方式

你,“匆匆忙忙嫁人”,就是甘冒成为不幸者的风险。

——苏霍姆林斯基

说到爱情,有一部分人常常会把它和“失去理智”“变得疯狂”等状态联系在一起,仿佛因爱而让人生失控才是生命的常态。就连培根也说:“爱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然而事实是,理性恋爱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好的爱情。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在旅行时认识的L女士,她成功运用理性思维使自己拥有了一段令人羡慕的感情。

她和丈夫是在大学时认识的,当时对方并不出众,但是L女士通过观察,对对方的人品很是看好,于是便慢慢和对方接触起来。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彼此都有了情愫,但L女士并没有冲动,因为毕业后的他们还面临着更大的人生抉择。直到两个人工作都确定好之后,他们才确定恋爱关系。而在之后的相处中,她也能理性对待每一次选择,不会因为爱对方而放弃自己的喜好,更不会因为爱对方而丧失自我。

这样的理性让她在感情中很舒适,愉悦和幸福从内心溢出,感染到对方,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理性恋爱,不是单纯地去考量现实条件,还要懂得在爱中保持自我,找到舒适的状态。抛开不必要的感性,可以让自己不因为外界因素而迷迷糊糊进入感情;拥有理性,可以让自己遵从自己的本性,选择合适的爱情。

更幸运的是,理智是可以培养的,在亲密关系中做一个理智的人,更是有迹可循。

画好情感表格,是恋爱前的第一课

在恋爱中做一个理智的人,并不是要成为一个斤斤计较、处处算计的人,更不是做一个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人。

我们在恋爱中要的理性,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对情感做好规划。一个人只有在恋爱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不会在恋爱后陷入“迷魂阵”,丧失自我。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画好属于自己的情感表格。

? 幻想未来生活,弄清楚什么会让你的幸福感爆棚

不同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不同的向往,有人觉得衣食无忧便是幸福,有人觉得和爱人有共同的爱好会让生活更愉悦,还有人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三餐四季,牵手陪伴。

对自己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便会避开规划外的人选。

听上去很简单,但有一部分人很容易在两种情况下做出错误的选择。一种是因为心软而放弃自己的设定。比如有的女孩在情感设定中是排除掉异地恋的,但因对方各种强烈的追求手段,最终放弃自己的设定,选择尝试。

另一种是因为对自己的设定不够坚定。比如有人在自己的情感设定中,把脾气暴躁的人归纳为完全不能接受的范围,当一个脾气暴躁却有才华的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却因为对方的才华而忽略了脾气。

尽管错选也可能会出现正确的结果,但概率小之又小,因为一个人内心所渴望的亲密关系的样子,很难轻易改变。

? 注明无法接受的缺点

如果你觉得所能接受的模式很多,那便换个角度去思考,去想你无法接受的模式,弄清楚什么样的缺点是你无法接受的。

比如一些难以忍受的生活小习惯,或者是不能接受的处事方式。可以列一个表格,明确标注,这样,在恋爱前便可以直接避开雷区。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神的力量”,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对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仅很难达到目的,还会让恋爱的愉悦感大打折扣。

? 为自己的付出标好“价格”

为自己的付出标好“价格”,并不是为了去置换相应的回报,而是给自己的沉没成本设定底线。

在电影《无问西东》中,刘淑芬便忘记了为自己的付出标上一个合适的“价格”,她用自己的工资供丈夫读完大学;她熟悉丈夫批改过的每一本作业;她把所有的饭菜留给丈夫吃,自己只用开水泡咸菜充饥……

但曾经说要和她过一辈子的丈夫不爱她了,丈夫对任何人都会笑脸相迎,只有对她冷漠以待。甚至,丈夫连她用过的碗都不会用。

在这样的冷漠下,刘淑芬从没想过放手,哪怕因此心理扭曲,让自己变成众人眼里的“泼妇”。

试想,如果她为感情画下一条底线,不让自己的付出超过这条线,或在对方伤人的态度超越这条线的时候及时止损,那她最终的结局总不会是心如死灰地跳入水井中。

不要觉得这样的爱便不是爱,凡事过犹不及,设置一条底线,是为了让爱更纯质,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有一句网上广为流传的话放在这里很是恰当:

“成熟之爱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

幼稚之爱是:因为我爱,所以我爱。”

爱情如香水,不可能只洒在对方身上,自己却丝毫不沾染。真正好的爱情,从不是一意孤行,双向奔赴才是它最美的样子。

经营自己,才能遇见想要的人

心理学家伯纳德·默斯坦根据研究得出恋爱到结婚的三个阶段:

刺激:通常来自外在的条件,比如外貌、身高、举止、财富等。这些在五分钟内便可以感受到的信息,决定着双方是否被彼此吸引。

价值:通常是指相处之后的价值观,随着相处时间的叠加,最初的刺激作用会慢慢消退,两个人的观念是否相似,便铸就了新的吸引力。

角色:通常是指对方对自己所要求的角色,比如对方希望你重视家庭多于事业等。能否扮演好对方所要求的角色,是亲密关系进入婚姻的最终吸引力。

这其实便是我们常说的吸引力法则的本质: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

感情不顺的人,往往是其中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

作家毛姆在被称为是女性精神觉醒经典之作的《面纱》中便描写了这一概念。

女主角凯蒂嫁给了拥有一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瓦尔特,但在相处中,瓦尔特的沉默寡言和不解风情让其对凯蒂失去了吸引力。

认为自己是“派对女孩”的凯蒂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幽默风趣的情场高手汤森,并心甘情愿成为对方的情人。

然而,直到东窗事发,面对丈夫瓦尔特的怒火,凯蒂才发现,汤森并没有想象中爱自己,他甚至立刻和凯蒂撇清了关系,以免惹祸上身。

就如小说的名字,凯蒂在两次选择中都仿佛蒙上了“面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凯蒂和丈夫瓦尔特在第一阶段的外在条件中是互相具有吸引力的,但是在相处之后,因为价值观的不同,瓦尔特便失去了对凯蒂的吸引力。

而在婚外情被揭露后,汤森不愿意离婚娶凯蒂,凯蒂亦无法再满足汤森对凯蒂的角色定位,于是吸引力再次失效。

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凯蒂,就是因为不懂得经营自己,才让人生变得糟糕透顶。好在,在故事的结尾,她终于明白,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自己。

不管男女,唯有经营好自己,才有可能遇到更好的人。

? 放下等待心,提高自己的实力

同样一块石头,放在不同的位置,便会有不同的价格。

人也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便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会自信,其谈吐、举止,甚至眼神都会变得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懂得从内到外提升自己的实力:

提升自己的内在实力:赚钱的能力,管理财富的能力等,这不仅会让我们拥有改善生活的底气,还会帮助我们正确评估未来伴侣的生存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成功案例来进行实力提升,比如找到一个适合的博主坚持汲取知识,报符合职业规划的学习班进行系统学习,等等。

提升自己的外在实力:与人交际的能力,装扮自己的能力等,都是需要去经营的,没有人会在第一时间越过外在的表现直接看到你的内心。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的外在条件发生改变,我们才会拥有不同的资源,才会遇到不一样的人,正所谓“人以群分”。

学习永远都可以在路上,不要因为年龄或者工作放弃提升自己的机会,很多时候,人都会找一些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作为“躺平”的借口,但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逼自己一把,总能挤出来的。

? 放下依赖心,丰盈自己的精神

仅仅拥有经营自己的能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关注到自己的内心,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人也会因此被吸引来。

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自信充实,便很难被狭隘的眼界和思想所牵引,让过多的“想当然”参与到感情中去。充盈的精神世界更能让内心沉着,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等待真正恰当的人。

让自己的精神丰富也并非一件难事,我们可以从书本中找到处世之法、入世哲学,可以从旅途中看到天地广阔、万物之律,还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感悟生活的智慧。试着做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让脑子动起来,复盘,勤思考,从多重角度看问题,从历史故事中看当下的变局……一切只需要头脑风暴就能提升认知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做到。

适合自己的伴侣才是最好的

在我们的一生中,伴侣是很重要的存在。一位好的伴侣,不仅可以让我们觉得生活没有那么痛苦,更会影响我们对人生的定义。

在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中,巴菲特说自己的人生有“两大转折点”:一个是出生的时候,一个是遇到第一任妻子苏茜的时候。巴菲特说:“如果没有她,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

伴侣在我们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对方的能量场、三观乃至性格,都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精神和经济两个方面去关注。

? 精神上的稳定,是感情最终的归属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影视剧中,我们总是会发现,我们常常会被反差极大的人吸引,比如乖乖女会被看上去坏坏的男孩子吸引;内向的男孩子会被活泼开朗的女孩吸引。因为,我们常常会觉得互补的人才更适合在一起,因为不同,会让彼此看到更大的世界;因为差异,会给对方带来更强烈的新鲜感。

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婚姻不美满的大多是性格互补的夫妻,真正婚姻美满的,是相似的夫妻。互补的人虽然容易被吸引,但在长久的相处中,那曾经吸引自己的差异很容易演变成冲突,相似的人却很容易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稳定。

如民国名媛陆小曼,她和第一任丈夫王赓的婚姻可以说是众人眼里的天作之合,但王赓热爱工作的性子和生性浪漫的陆小曼差异太大,以至于陆小曼对婚后的生活十分不满。

在感情面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当然,我们无须在“相似”这两个字上面钻牛角尖。我们选择伴侣并不需要对方性格和我们的完全一样,只要在某些点上十分合拍,那便足以让我们的精神备感稳定。

? 经济上的共赢,是感情最终的认同

对于“谈钱伤感情”这句话,很多人深信不疑,毕竟有许多感情最终败在了现实面前。但其实深究起来会发现,钱不过是背了个黑锅罢了,所有能被钱伤的感情,都是不到位的感情。

尤其是情侣之间,如果把钱谈明白了,那便只剩下感情了。所以,不要觉得谈钱就是拜金、庸俗,不管是婚前婚后,经济上的共赢都是感情的一部分,就如三毛所说:“爱情必须落到吃饭、穿衣、数钱这样的小事中才会长久。”

结婚前多谈谈钱,可以看出两个人对金钱的态度和规划,要知道,哪怕仅是相似的消费观,也会减少日后的争吵。结婚后,多谈谈钱,两个人进行合理分工,达到经济上的共赢,让婚姻的组合拥有1+12的功效。不要小看这一点,它可是让感情变好的催化剂。

练习钝感力,让自己不再“恋爱脑”

在感情中,有一种人真的就是“吸渣体质”,总是会陷入一段不太好的恋爱。他们便是具有敏感性格的人:十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对别人的一句话都会思考半天;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就像林黛玉,一天到晚琢磨这个对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那个看自己的眼神是什么心理,越想越睡不着,然后坐窗户边默默流泪到天亮。

这样的感触放在亲密关系中,更会被放大为双倍,别人一点点的不满,在自己眼里便会成为了不得的事情;同样,别人的一点点喜欢,也会被自己放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所以,敏感性格的人更容易爱上别人,也因为特别会反省自己和在意对方的感受而产生依赖。这便导致敏感性格的人在感情中很容易遭遇挫败,轻易爱上别人,会因为缺乏了解而爱上错误的人;太过于依赖别人,会因为缺乏空间而让人想要逃离。

想要自己不成为这样的“恋爱脑”,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钝感力。

? 你不必事事完美

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在内心进行自我攻击,从外貌到行为举止,从才能到勇气魄力,总是可以找到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越不满意越敏感,觉得这些是自己不受欢迎、不被爱的原因。

告诉自己,你不必事事完美,人生有限,能够做好一两件事已是难得。

? 你不必委屈自己

把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似乎是通世故、高情商的一种表现,但这样的做法会让自己备感委屈。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自己的一退再退只会让两个人的相处模式进入不正常的范畴。不妨多在意一些自己的感受,让人感到舒心和愉悦,不正是亲密关系的真正意义吗?

只有一个人的幸福感从内心溢出来,他才能把幸福的体验带给身边的人。所以,好的恋爱不应该被痛苦充斥。恋爱前理性一点,可以让自己远离错误的人;恋爱后理性一点,可以让自己的爱具有思辨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经营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