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关系中的自我定位
第十六课 独立而不孤立,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与家人、爱人、朋友的亲密关系如何,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在这些关系中的自我定位。
定位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关系处于失衡状态。而一个人和身边人的关系越糟糕,生活便越凌乱。
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曾经一位来访者的故事就非常典型。
李女士毕业于名校,却安乐于丈夫创造的经济条件中,安心做一个全职太太。只是她居于家中,心思从不在家人身上,她不关心丈夫的职场压力,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每天不是买买买就是保养自己,最操心的事情便是排查丈夫身边有没有“花蝴蝶”。这种只负责“貌美如花”的错误定位,最终让她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她的丈夫坚决要离婚,并且很快娶了一位新妻子进门。
表面上看,丈夫心狠如斯,但其实是因为他觉得李女士无法成为为自己分担压力的人。
不仅是在爱人之间,如果在朋友关系中定位不清晰,也会让这段关系无法健康发展。定位过高,会在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定位过低,会在关系中充满自卑和妥协。
而在关系中导致定位不清晰的“元凶”,则是对自我的认识不清晰。想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关系,我们要从两个角度出发。
避免自我孤立
无法给自己清晰定位的人绝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内耗中,因为缺点难为自己,因为痛苦孤立自己。
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仅需要独处时的沉思,也需要同伴积极的反馈。但有很多人过着过着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与人相处太难,算了,不如一个人待着;人际关系处理起来好复杂,算了,还是自己和自己玩吧!时间久了,我们便从社交中脱离,主动孤立自己,就算看着外面的世界热闹而精彩,也没有勇气再踏出去。
自我孤立的时间越久,越难与人打交道,渐渐地失去了认识新朋友的机会。由于缺乏照见自己的镜子——没有人和事能让我们对自己产生思考,我们就只能通过臆想和揣测来自我定位。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当认识自我的信息是封闭且孤立的,不仅很难在关系中正确定位,长此以往个体在人生中也很难取得成功。
企业家凯斯·弗拉基的出身并不高贵,弗拉基来自农村,父亲是钢铁工人,母亲是清洁工,但弗拉基却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商学院,弗拉基发现,成功人士不同于普通人的关键点便是善于和陌生人接触。和陌生人接触不仅可以更快搭建起自己的关系网,还能在不同的人群中发现不同的自己,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善于与人打交道的弗拉基通过此优势,成为“美国40岁以下名人”和“达沃斯全球明日之星”。
如果你总是时不时就想给自己编织一个柔软的窝,然后封闭起自己,不与他人接触,那便要注意了。从内心改变,我们更容易与外界相连,感知自我。
? 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
避开自我孤立的第一点是停止自我攻击,而停止自我攻击的本质是接纳自我。
寓言《田忌赛马》中用到的“赛马攻略”和我们内心的自我攻击很相似,我们总是用自己的缺点来对比别人的优点,当我们发现自己总是比不过别人时,便会因此感到痛苦。为了逃避这种感觉,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让自己和他人的沟通越来越少。
这样一来,看上去避开了痛苦,但并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我们亦不能因此停止自我攻击。
所以,比起逃避痛苦,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更容易让自己停止自我伤害。也唯有我们不再贬低自己,才不会畏惧与人交往。
我们可以把不被自己喜欢的特质写下来,然后尝试寻找其优胜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要避免从特定的情景去看待这个特质。比如你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跳跃,总是被身边人质疑,但这一特质放在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岗位上便会成为优点。再者,学会原谅自己也非常重要,可以用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行为来让自己放下对自己的不喜欢,比如找一个可以代表自己过去的物品,当作“树洞”,对其倾诉自己的缺点,然后封存起来,告别过去的自己。
? 换个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很难跳出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固化思维。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更换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一是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可以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二是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言行,从而让问题得到解决。
当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便不会觉得别人的观点很奇怪,也不会觉得问题难处理了。了解越多,便越有底气,自我孤立也会就此远离。
? 人际交往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我们要相信,不只我们觉得与人交往是有难度的,就算是业绩很好的业务员也可能会羞涩地告诉你,他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
只因为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内心的胆怯,才有了优异的成绩,而成功的次数越多,胆怯便越少。
所以,我们要郑重地告诉自己,人际交往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不要小瞧暗示的力量,只要你走出去,你便会发现在与人交往时,大家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笃定,只不过有人行动了,有人止步了。
只要我们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便不会陷入自我孤立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地交流和实践中去反思、去总结,从而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
依恋人格,是隐蔽的关系“指南针”
了解了自己之后,我们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依恋人格,这种个体与他人建立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结的不同模式影响着我们对人和事的判断。
20世纪40年代,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研究婴儿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时,提出了“依恋理论”。
20世纪80年代,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加入研究,把依恋理论拓展到了成人的亲密关系中。
研究发现,成人依恋模式可归纳为三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模式对我们与恋人、家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有着极大的影响,尽管它们的形成来自我们的童年,但明确自己的依恋模式,针对性地进行修正,依然可以让我们重获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三种依恋模式各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又该如何进行修正。
? 内心富足的安全型依恋人格
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从来不会担心自己不被爱,所以他们能坦然地去爱别人,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因为总是能发现身边人的优点,所以和他们相处很舒适;因为心中没有过度的担心,所以对于身边人的言行不会“草木皆兵”,更不会因为担心受伤而不敢和伴侣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内心使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依恋学中有两个关于安全型依恋的实验。
一个实验是研究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在进入恋爱阶段后对恋情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与其他依恋模式的人相比,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对恋情更加满意,对恋人更加忠诚,也更能取得恋人的信任。
另一个实验是研究不同依恋模式的恋人组合,结果表明,情侣中有一方是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他们之间的矛盾会更少,甚至还会在无形中引导非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恋人也转化为安全型依恋模式。
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是最为理想的伴侣。他们不仅在关系中是健康的,自我内心也是健康的。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不会因为一点儿挫折便陷入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也不会因为负面的人际关系而“杯弓蛇影”,对其他关系抱以消极看法。
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很多值得学习的行为模式,比如支持伴侣却又不过度干涉伴侣,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也关注伴侣的内心,等等。
更重要的是,虽然他们是其他非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的“救星”,但他们的本能也会促使他们找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恋人。比起非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在恋爱中更理性。一旦伴侣重复触碰他们的底线,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 怕被抛弃的焦虑型依恋人格
自卑和安全感缺失是焦虑型依恋人格的主要特征,因为自卑而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因为没有安全感而担心自己会被伴侣抛弃。
在这样的过度担心和自我怀疑中,他们会变得十分焦虑。而缓解焦虑的方式,便是加强和伴侣之间的联结。所以,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人很喜欢和伴侣待在一起,亲密无间会让他们感觉到内心安定。于是,他们很依赖伴侣,总想着和伴侣黏在一起,一旦感觉和伴侣有了距离,便会十分焦虑。这种来自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会引发两种行为模式。
一种是对伴侣提出很多要求,让伴侣时刻证明对自己的爱,比如要求伴侣每半个小时便视频报备行踪,一旦忘记,不顾伴侣是否忙碌,一再质问对方为什么忽略自己,然后怀疑对方对自己的爱。
另一种是采用冷战的方式,以冷漠的态度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第一种行为模式也许在感情初期会给对方留下甜蜜的印象,但时间久了,对方会觉得这种控制欲很可怕,从而想要逃离。而这样的反应会使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人更加焦虑。
第二种行为模式会让人觉得过于冷淡,甚至感觉不到爱意。
不管是哪一种,对亲密关系而言,都是具有一定“杀伤力”的。但也不用过于担心,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化解自己的焦虑。
第一步,找到触发自己焦虑的场景,寻找更积极的解决方式。
因为没有安全感,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的更多是消极体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场景来分析自己的焦虑,然后设计积极的处理方式。
比如伴侣没有及时接到电话,此时你的内心设想了一出又一出的背叛大戏,按照日常的操作,会不断拨打电话过去,然后指责伴侣,表达愤怒。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伴侣不能及时接电话会触发我们的焦虑,但以往的操作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至少伴侣并不能感受到我们内心的不安和爱意。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法,比如稳住情绪,表达自己的担忧并提出需求,希望可以得到伴侣的安抚。伴侣理解了你的感受,则会更愿意配合,这样安全感也会更充盈。
第二步,练习积极的日常沟通方式。
不管是愤怒还是冷战,都不是积极的沟通方式。我们要明白,没有人是另一个人肚子里的“蛔虫”,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对方的任何思想变动。
唯有沟通,才能让两个人更明白彼此的心思。所以在日常沟通中,我们可以多表达自己的爱意,多用正面的语言去说话,这样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对方也能更自然地表达内心。
我们要注意练习不同的“爱的语言”,避开批评、抱怨,多说肯定对方行为的话;避开要求、命令,多说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还可多用饱含爱意的语言,如“亲爱的”“我爱你”等字眼,不要觉得俗套,你正面积极的表达会直接影响到对方的表达方式。
比起强迫对方证明爱自己,对方主动的表达更能带来安全感。
第三步,放大自己的优点,学会表扬自己的长处。
我们之所以会自卑,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不相信自己的价值。这种对自己的不信任延伸到恋人身上,亲密关系也变得不可靠起来。
学会看见自己的优点,懂得表扬自己的长处,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焦虑。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妨用点儿“小心机”,比如每天对着镜子找自己的优点,多去自己擅长的场合寻找成就感,多和会“夸夸”的人在一起。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差时,便不会随时随地担心被恋人抛弃,自然也不会过分在意恋人的言行,焦虑不治自愈。
? 想爱而不敢爱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很适合做朋友,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有一道很明确的界限,与之相处,不用担心会被越界。
然而一旦确定亲密关系,便会十分痛苦,说爱的是他们,不好好爱的也是他们。你靠近他们一步,他们便后退一步;你对他们说着爱的语言,他们内心却在审判爱情的不可信。
这就是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渴望爱情,却不敢放手去爱;渴望亲密,却担心亲密关系会让自己失去独立和自由。如同上文提到的“爱无能”。
和这样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其实是十分辛苦的,一开始相处也会很好,但想要更进一步却会被对方推开,因为他们常常会在内心告诫自己,不要在这段关系中陷入太深。
恋人则会在这种若即若离、忽冷忽热中备受折磨,最终失去耐心,选择放手。竭力隐藏自己的爱的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也会在这样的互动中受到伤害。
如果你觉得上述描述很符合自己,也不要悲观消极,可以从以下两点改变自己:
第一点是我们需要从心理上面对“回避”。直视自己的“回避”,才能逐步去内省形成这种依恋模式的原因,找到过去受到的伤害并审视它。这样,我们便不会把自己的依恋模式当作一种“罪”,处于“自罚”的状态,也不会因为恐惧而下意识去躲避一段亲密关系。
第二点是我们要在行动上学习如何正确爱人。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往往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爱,有了心理的改变后,我们可以进行爱的刻意练习,也许会不太自然,但只要勇敢踏出表达的第一步,就能越来越熟练地表达爱,而伴侣也会在这种爱的感染下,对你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当感受到自己对对方的爱意时,要立刻抓住这种感觉,用自己的方式勇敢表达出来。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治愈回避型依恋的良性循环。
当然,我们还要明确一点,如果在建立关系的时候焦虑和回避特别严重,那也不要讳疾忌医,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让我们更早脱离依恋障碍。
问题从不单独存在,任何一个你觉得可以忽略的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而越是了解自己,越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我们的亲密关系也越稳妥。
所以,对自己多一点儿耐心,多换个角度去看自己。就如尼采所说:“先打量自己,再纠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