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的忧国之士

溆浦的百姓与屈原朝夕相处,每天一大早就能看到屈原穿戴整齐,到茅屋附近的河边梳头洗脸。白天百姓们还能偶尔遇到他在水边清洗帽子,而且还不止一次,这肯定就是他“日三濯缨”的习惯了。

有一天,屈原骑着马在茅屋附近的山上转悠,目的是找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来供自己洗帽。最后,他终于在后山坡下找到了一条又窄又浅的小河,溪水非常清澈,里面的游鱼和石子都清晰可见。

这小溪虽然与屈原心中想要找的有些出入,不过已经算不错的了。屈原迫不及特地下马,把被汗水浸湿的帽子摘下,放在溪中洗了起来。屈原洗帽十分讲究,即使没有一点儿污渍他也要洗上半个时辰,唯恐洗不干净似的。

洗完帽子之后,屈原还觉得不尽兴,又干脆洗了一把脸,接着又喝了几口溪水。当溪水入口时,屈原感到一股从未尝过的甘甜。这时,屈原忽然想到了郢都城东南面的那条沧浪河来。在朝中为官时,屈原经常到那里洗帽子,那条河跟这条小溪一样清澈,不过比这条小溪更宽更深。

从此以后,屈原每天都要步行到这无名小溪来洗帽。屈原的茅屋草舍建在山南坡右边的山脚下,到这条无名小溪,需翻过玉笥山脊。屈原已是花甲之人,身体又虚弱,往返需要很长时间,每每累得气喘吁吁。这一切,众乡亲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中,想着如何才能让这小溪流经屈原门前,以便三闾大夫不再吃那翻山越岭之苦。

后来,机会终于来了,屈原要到附近的村子去探访一位刚刚从郢都告老还乡的大臣,这一去就要三五天。百姓们便趁此机会聚在一起,商量引水细节,然后分工合作,把小溪引到了屈原的茅屋前面。

五日之后,人们见屈原愁眉苦脸地回来了,便猜到他肯定从那位老臣口中听了关于楚国不好的消息。人们真担心情绪低落的屈原看到这条偷偷被引来的小溪会发脾气。不过事情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

屈原看见这条小溪,眼前突然一亮,得知这是乡亲们专门为他而引的,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他刚刚从那位大臣口中听说楚顷襄王被秦王逼着割地献宝,百姓因此被搜刮一空,还有些百姓为了不受强秦欺凌竟然背井离乡过起了乞讨生活。

屈原正在为此难过自责时,却见乡亲们为自己引了条小溪,他心中的内疚之情便更深了。所以他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也惭愧得一塌糊涂。

这之后,屈原的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他为自己不能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而感到惭愧。他每天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回忆自己主持变法改革时的事情,还有梳理那错综复杂的列国风云,以及咒骂朝中奸佞小人的丑恶行径……想着想着,屈原就会忍不住流下泪来。他多希望自己能回到过去,做那个有能力改变楚国命运,有能力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左徒大人。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屈原只能无奈地叹息。

一日凌晨,屈原在江堤上漫步,推敲着诗句,不知不觉来到了渡船亭的前面。因为天色还早,渡船亭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候船等渡的人。屈原步入亭中,眺望着晨雾迷茫的江面,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等候着什么。

过了约一盏茶的工夫,屈原正要转身离去,忽然听到江面上有人在高声呼唤:“三闾大夫请留步!”

屈原听到呼声便转过身去,只见江面上有一叶轻舟斜渡过来。那是一只渔船,从船上走下一位60 多岁,须发花白,一身渔夫打扮的老者。他来到屈原面前,谦恭有礼地问道:“您就是三闾大夫吧?”

屈原默然无语,点头应是。

渔夫将屈原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只见他面黄肌瘦,眼皮浮肿,披头散发,衣服上还有许多泥水,不禁长叹一声道:“当朝左徒,竟然成了如今这般模样……”渔夫说不下去,伤心得潸然泪下。

屈原见状,惊奇地问道:“你是什么人?”

渔夫抽抽噎噎地回答说:“我是您的同乡,您官为左徒时,我们曾经见过面。人生易老,一晃30 多年过去了!”

屈原急忙问道:“难道你也是被流放到此地的吗?”

渔夫摇摇头说:“不,我不是被流放来的,我是自己流浪来的。一只小船,一件蓑衣,五湖四海,任我漂游。不做官,不受管,与世无争,自由自在。”

渔夫说完,先是超脱地微微一笑,然后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您如何落得这般地步?”

屈原仰天长叹地,说道:

这个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只有我一个人干净;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只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我被流放,落得这般地步。

渔夫听屈原说完,就规劝道:

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且能够随着世道变化而以生改变,大夫为什么不学圣人变得随和一些呢?

屈原不高兴地反问道:

什么是随和?又该怎样随和呢?

渔夫微微一笑说:

既然这个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大夫为什么不到烂泥里去打个滚推波助澜呢?既然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大夫为什么不去奉陪几杯,喝他个痛快淋漓呢?

为什么遇事深思而又超脱,以至于落得个被放逐的结局呢?

屈原听完十分生气,他大声说道: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要抖净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渔夫也振振有词地说:

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做生意的要会看行情,船到江心只能随波浮沉,这做人嘛……渔夫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屈原打断了:不要多言!我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助纣为虐,凤凰怎么能与乌鸦同群为伍呢?

渔夫并不生气,他不慌不忙地说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大夫可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凡事需要想开一些,不可固执己见。不要那么清高,否则到头来受罪的还是您自己。您不像我这样,撒网捕鱼,自得其乐。我奉劝大夫不要再自寻烦恼,自己折磨自己了!

屈原意志坚定,出言落地有声,他说:我宁愿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鱼腹,也不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那世俗尘埃的玷污!

渔夫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屈原,就打了个圆场说道:好了,我们不要再争了。我原想劝您同我一起去打鱼,过那快活舒心的日子,既然您不愿意,我也就不再勉强了,“道不同则不相与谋”嘛!不过,我劝您凡事不可过于争胜斗强,要多保重才是啊!

渔夫说完莞尔一笑,向屈原拱手告别,返身上船,鼓动桨楫,悠悠而去,留下了一串歌谣: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看着渔夫渐渐远去的背景,屈原忽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知道,世间有很多如渔夫这样的人,不理解自己的坚持。但是他并不介意,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幻想着有朝一日够再回朝中,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请命。

后来,屈原和渔夫在江中的谈话被乘船的乡亲们听到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大大纷纷赞扬三闾大夫品德高尚,还把那日谈话的渡船亭命名为“独醒亭”,以表彰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