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的痛苦

公元前284 年,楚顷襄王与秦、韩、赵、魏、燕、鲁等联合攻打齐国,大获全胜,楚国收复淮北之地,秦国得到了原属齐国的定陶,魏国得到了原齐地的大部分,赵国得济西,鲁国得徐州。

公元前283 年春天,楚顷襄王与秦昭王会合于鄢,秋复会于穰。

公元前281 年,楚国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拿着最差的弓射向空中,就能使大雁听了箭离弦的声音而应声坠地。

楚顷襄王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将其召入宫中倾谈。谈话期间,此人显示出超强的治国远见,他对楚顷襄王说:咱们的先王楚怀王因受到秦国的欺诈而客死他乡,这是极大的冤屈啊!平常的百姓有了仇怨尚且必报不可,更何况是我堂堂的大楚王国呢?如今楚国占地方圆5000 里,拥有百万雄师,却坐在这里任人欺凌,我认为大王这样做十分不妥。

楚顷襄王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就派人出使其他国家商谈伐秦的大计。秦昭王听说后,先发制人,立即兴兵伐楚,楚国连忙向齐、韩两国联军求助,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公元前280 年,秦昭王命司马错率军攻楚,楚国大败,割汉北之地给秦国。

公元前279 年,秦大良造白起攻打楚国,取鄢与邓。白起挖开长渠引水灌鄢,百姓淹死者数十万人。大水进城时,楚国百姓猝不及防,被淹者呼天抢地,咒骂暴秦之声不绝于耳。

听闻百姓遭到如此劫难,屈原悲从中来,号啕大哭,大骂暴秦的畜生行径。然后,屈原又组织村民进行游行,声讨暴秦,希望以此激起官兵对暴秦的怨怒。不过,这次游行很快就被当地的官府镇压下去,屈原十分无奈,只能将满腔怒火排解到诗歌中去。

于是,屈原写了一首《悲回风》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奸臣误国、害君、害民的悲悼。

公元前278 年春天,不断有秦兵入侵,楚兵连吃败仗的消息传来,屈原听了非常担心,每天都拄着拐杖到渡船亭去眺望,想打听一些确凿的消息。

有一天,屈原遇到了几个常到郢都做生意的商贾,此刻他们正从郢都归来。商贾们见了三闾大夫,立刻跳下马来,赶上几步,扶着屈原痛哭起来。

屈原知道,一定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他猜想着,或是楚国又打了败仗,或者是秦国又侵占了楚国的大片领土。

他着急地打听着,去郢都的人抬起头来互相看看,狠狠地一跺脚说:“秦将白起率兵侵占了我们的郢都,楚王向北逃往陈地去了。”

屈原一听,只觉得耳朵嗡的一声,眼前一黑,“咕咚”栽倒在地上。老乡们将他扶了起来,只见他两眼发直,面如死灰,老泪纵横,双唇抖着喊道:“完了!亡国了!”

晚上,屈原不能入睡,20 年的郢城生活一幕幕重现在他眼前。他的心中如毒蛇在咬,如刀子在剜,眼前是一片血,血中有人头在滚动,有婴儿在哭泣。

屈原的耳边喊杀声响成一片,哭爹叫娘声响成一片。他又看到一片火光,熊熊烈火吞噬了郢都的大街小巷,楚王的宫殿在烈火中崩塌下来。先王披荆斩棘,创建了楚国,而今却葬送在这一代不肖子孙之手,这是多么可悲啊!

郢都的残破,对于漂泊困顿中的屈原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在他的心目中,国都和君王都是国家的象征,如今国都沦陷,君王逃遁,人民陷身水火。

曾几何时,本来是富饶美丽、丰衣足食、国富民强、文化灿烂的强大楚国,被昏君和奸佞小人搞得国弱民穷,满目疮痍,亡国在即,而自己却无计可施,无效可报,这对于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并决心终生为之献身的屈原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绝望的了。

第二天,屈原不顾老乡们的劝阻,打点行装,顺沅水东下去郢城了。他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步走到郢城,看看久违的故地和百姓。他要用自己的爱心抚慰他们的痛苦。近了,近了,更近了,然而他却不能不停止前进。难民像潮水般从郢城逃出,扶老携幼,哀鸿遍野。屈原向他们打听郢城的消息,他们只是含泪摇头,说不出话来。

听说屈原要去郢城,大家都大惊失色,以为他头脑发昏了。人们都忙着逃出火坑,哪有往火坑里跳的呢?眼见郢城难以再去,屈原只好随着难民向东、向南而逃。在颠簸不定的船上,他拿起笔来,写出了以《哀郢》为题的诗篇。

这首诗以问句开头,又以问句结尾,可谓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在诗中众多问句的牵引下,屈原将心中深藏的哀怨、忧愁、惋惜和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感觉。事实上,屈原的这些情感早就淤积于胸,如鲠在喉,大有不吐不快之势,因而便一呼而出。

写完这首《哀郢》,屈原似乎还意犹未尽,胸中起起伏伏,似乎还有一些怨恨未消,悲愤未平。于是,屈原继续酝酿和推敲,不久又写下了《怀沙》一诗。

楚国山河破碎给屈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整日恍恍惚惚,不与任何人说话。他一直在专心思考一些问题,他思考天地和万物,思考历史和现实,思考命运和人生,思考自己这一生走过的风风雨雨……

经过这一系列的思考,屈原突然有了大彻大悟的感觉。

他开始对以往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产生了怀疑,对以往抱定的决心也产生了动摇,对自己所遭受的迫害也有了一些反思。

屈原一时间心中疑问丛生,逐渐酝酿出一首名为《天问》的诗篇。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斟酌和推敲,屈原最终定下了《天问》的层次结构。从大观上来看,《天问》包括天地形成、天象变化、自然灾害、四方异物、历史传说以及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