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誓约求学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 年),安化王朱寘鐇谋反。明武宗诏令起用前三边总制杨一清的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的军队一起平叛朱寘鐇,并命令宦官张永担任督军。大军未抵达战场杨一清的老部将仇钺就已经平叛并逮捕了朱寘鐇。

杨一清快马加鞭地抵达镇县,并宣布了皇帝的恩德。张永随后赶到,两人相谈甚欢。杨一清知道张永与刘瑾有矛盾,并趁机握着张永的胳膊称:“此次平叛有赖于阁下的力量。此事容易消除,然而国家内患怎么办呢?”

张永问道:“您指的是什么呢?”

杨一清在张永的手掌上写了一个“瑾”字。张永称,刘瑾的党羽已经遍布各地,不能轻举妄动。杨一清慷慨激昂地称,希望张永借此上疏揭发刘瑾的诸多恶事。

张永继续问:“如果不可行怎么办?”

杨一清出计称:“此话必须从您口中说出。万一皇上不信你就在地上抱头痛哭,并请求死在皇上面前,剖心以证明此事不是妄论。皇上必然被您的所为而感动。请必须从速而为啊!”

张永听后勃然而起,立刻作了决定。后来,正是按照杨一清的计策,刘瑾被除掉了。杨一清被召还朝,拜为户部尚书,论功加太子少保,并赐予金币。此后,杨一清被改为吏部尚书。杨一清为政通练、性情宽大,出任吏部尚书后,立即为刘瑾所陷害的官员们平反昭雪。

这时的王阳明在京城述职,居住在大兴隆寺。述职期间,王阳明结识了黄绾。黄绾,字宗贤,又字叔贤,号久庵,又号石龙,比王阳明小五岁,浙江黄岩人。他是侍郎黄孔昭的孙子,继承祖父的封荫做了后府都事的官职。第二天,黄绾由王阳明引见与湛若水相识,三人发誓相约终身共同研究学问。

三个人非常团结,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王阳明的人事调动。

由于王阳明在庐陵县政绩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南京刑部清吏司主事。接到调令,王阳明不得不南下赴任。

这时,湛若水与黄绾商议,向大宰相杨一清请愿,要求把王阳明留在北京。没有想到,杨一清立即答应了请愿。因此,王阳明还未到南京就又收到了朝廷的调令,便回到了京城。

杨一清为什么要挽留王阳明呢?这一方面是因为杨一清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有交情,另一方面是因为刘瑾刚刚被除掉,阉党的羽翼还没有完全扫清,他需要可以信赖并且能干的人在身边辅助。王阳明所具备的才能正是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所急需的。

正德五年(1510 年)十一月,王阳明回京。他的新职位是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主要负责文牍杂务等工作,说白了就是负责吏部一些具体事情的实施,如:编写文案、整理杂物、传达上级指示到基层等。这些事情对王阳明来讲驾轻就熟,毫无挑战性。

王阳明是个闲不住的人,刚上任不到一个月,他就去当会试的考官了。不过他不是主考官,只是同考试官。他的上面还有主考官、副主考官,与他一起做同考试官的有十几人。

一场考试下来,王阳明的学问又显出来了,他升任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这时的他一边做官,一边做学问。有一些比他官职大的官员,自认为在学术上比不过他,就拜他为师并自称弟子。

王阳明回京后,与湛若水、黄绾约定,闲余时间在大兴隆寺共同学习。不过约定容易,实行起来其实很难。共同修学,每期能有个七天时间就已经很难得了。

为什么讲究七天呢?这与周易中的复卦有关系。复卦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七天是一个变化周期,西方一星期是七天,佛教也很重视七天一周期。如果共修时间充裕,就按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等安排时间。而他们三人很难按照这个安排进行学习。

三个人非常珍惜共同学习的时光,饮食起居都在一起。有时为了讨论问题,他们还要采用写信的方式。正德六年(1511年),王阳明给黄绾写了两封信,两封信属于便笺性质。其中一封是前一天晚上他们在一起讨论了很长时间,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便写了短信。

如此富有人情的交往深深地铭刻在彼此的心中。信奉王阳明心学的黄绾说,他要在家乡的天台山给阳明先生和湛若水各盖一间草堂,三人好在一起共修学问。

正德六年(1511 年)冬,湛若水被派遣出使安南。正在圣学稍见曙光之时,湛若水却要离开京师,这必定会给圣学的复兴带来不少障碍。王阳明对此深感忧虑,就在湛若水临出发之际作了《别湛甘泉序》和《别湛甘泉诗二首》。其中论述了古今学术的变迁以及两人的学术特色,深切地表达了对难以究明圣学的忧愁,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别湛甘泉序》中,王阳明叙述了自己立志圣学的过程。

在他经受严重挫折时,湛若水给了他许多鼓励。两个人的学问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是彼此把对方作为终生之友的重要原因。

在《别湛甘泉诗二首》中,王阳明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特别是“迟回歧路侧,孰知我心忧”,以及“南寺春月夜,风泉闲竹房。逢僧或停揖,先扫白云床”两句,其情意仿佛就浮在眼前,不难体会其切切深情。

湛若水离开了北京,黄绾也要请病假回家乡修养。王阳明在《赠别黄宗贤》诗中写道:

古人戒从恶,今人戒从善。

从恶乃同污,从善翻滋怨。

纷纷嫉媢兴,指谪相非讪。

从诗中可以看出,明代中期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坏了。不久,王阳明又改任南京太仆寺卿,三位同学好友从此天各一方。正德九年(1514 年),他又升任南京鸿胪卿。这一年,他为老朋友汤礼敬写了《寿汤云谷序》,回顾了他们一起在茅山游玩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