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的五味杂陈

龙场在明朝属于水西土司的辖区。这里的彝、苗、仡佬等族百姓善良纯朴,没有腐败官场与浮华都市那种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对于不为最高当局所容、身处逆境的弱势者王阳明,人们都抱着天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处处帮着他。

水西土司上层同样欢迎王阳明。他们听说王阳明生活困难,自己开荒种地,就派人给他送来米、肉、菜等食物,还派人帮他砍柴和挑水等。

王阳明婉言谢绝,还写信答谢。信中称自己得罪了朝廷而被发配而来,现在躲在阴岩幽谷之中以抵御藤精树怪。虽然早就听说水西土司为人高洁正义,但一直不敢见土司,恐其受牵连。而土司派人送米、送肉,还叫人砍柴挑水,自己实在不敢当,就以礼相辞了。

过了两天,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贵荣派人送来银两布匹和一匹马。王阳明不敢接受。可是送礼的使者再三坚持,王阳明只得接受了一些柴和米,将其余的钱物和鞍马都退还。

安贵荣身为一方土司,远离主流文化中心,却如此尊敬爱戴中原学者,让人十分感动。尤其可贵的是,他不像有些人那样,生怕和失势者沾边,避之唯恐不及,却以纯洁高尚的爱心善待王阳明。王阳明对安贵荣的礼遇再三谦让。双方的人品节操显而易见。

龙场的老百姓也把王阳明当朋友。王阳明在当地名气越来越大,听他讲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引起了思州太守的不满,他认为王阳明的声誉太大,而且无视自己这位上级,没有及时前去拜见。有一天,思州太守借口王阳明傲视朝廷地方官府,就派差人到龙场凌侮王阳明。

当差人看到王阳明面对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反而不卑不亢,他们就更加生气了。他们指责王阳明到龙场多日却没有眼力,不去拜见太守,反而在龙场装神弄鬼,搞非法集会。

看到有公差来到龙场,当地的苗、彝等少数民族乡民纷纷前来观看。他们看到公差竟然公开欺侮王阳明时,便同前来听课的学生们一起把差人们殴打了一通,然后将其驱逐出境。

思州太守对此怒气冲冲,发誓要惩治王阳明。思州提学副使兼巡按御史毛科安抚了太守的情绪,并且亲自给王阳明写信,晓以利害,喻以祸福,劝导王阳明给太守叩头认罪,赔礼了事。

毛科是王阳明的同乡,字拙庵,号应奎,刑部广东司主事毛吉次子,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 年)进士。他的劝告虽然是出于同乡的好意,却反映了官场中很大一部分人圆滑世故的处事方法。对于这种缺乏基本原则和操守的事情,王阳明绝对不会去做。

看到来信,王阳明立即回了一封《答毛宪副书》,义正词严地反驳了这位同乡。这封信是最见心学中“不动心”的功夫,而且是对付挑衅者最锐利的武器。

王阳明首先指出这件事是由差人在龙场凌侮自己所致,其错误在于差人,不在当地乡民,也不在他自身。王阳明给了思州太守一个台阶下,称差人到龙场来闹事肯定不是太守的意思。既然不是太守的意思,这件事便跟太守无关。既然跟太守无关,也便跟自己无关。那么自己与太守没有任何冲突,所以根本不存在向太守谢罪的问题。

王阳明在信中又指出,磕头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也有规矩。如果不该磕而磕或者该磕却不磕就违反了规矩。

最后,王阳明表达了自己坚贞的操守。他说自己作为一名“废逐小臣”,守住忠信礼义,哪怕“刻心碎骨”也心甘情愿。生死有命,自己不会因为怕太守报复就向太守道歉。如果太守要加害,那太守与山中的瘴气蛊毒鬼怪也就没有什么区别。自己没有任何畏惧。

王阳明大义凛然的态度和气节让同乡毛科肃然起敬,他就再也不敢多说了。为了表示对王阳明的友好,毛科将居家休息的亭子改名为“远俗亭”,专门请王阳明作记。由此可见,王阳明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王阳明谪居龙场时与少数民族相处得和睦友好,因而在险恶的环境中获得了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援助。他不仅减少了初到龙场时的孤独和落寞之感,还在逆境中体味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他看到了希望,鼓舞了勇气,坚定了意志,从而振作奋发起来,与命运进行抗争。

王阳明与少数民族的特殊感情激发了他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探索、丰富和发展“良知”学说的道德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在他泰然面对艰险环境和困顿生活的同时,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王阳明初到龙场在玩易窝结草庵居住时,当地百姓常到他的住地问长问短,话语率真。正如他在诗中所述:“群獠环聚讯语庞意颇质。”从玩意窝移居阳明小洞天时,当地百姓又主动地帮助王阳明整修石洞,伐木为材,构筑了龙岗书院、君子亭、宾阳堂等居室。王阳明油然而生“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的感慨。

这年深秋,天气转凉,山中早晚开始有露水了。王阳明早上砍柴,下午到地里收庄稼,抽空又去溪边提水,他感觉很有成就感。他想到自己自食其力,没有事事依赖别人,高兴之余写了《采薪二首》。一首诗中描述了他砍柴时发生的有趣事情:倚担青岩际,历斧崖下石。

持斧起环顾,长松百余尺。

徘徊不忍挥,俯略涧边棘。

同行笑吾馁,尔斧安用历?

快意岂不能?物材各有适。

可以相天子,众稚讵足识!

诗中写到王阳明在山里磨了斧子后去砍柴,准备砍一棵高百余尺的松树,可是拿着斧子走到松树下看了看,却不忍心下手了一同前去的几个童仆取笑说他为什么不砍呢?他称万物各有各的用途,并以树喻人,联想到自己的际遇,所以没有砍伐大松树。

一年过去了,到了元宵节。雪还没化,山中很冷。王阳明想念家乡和亲人,这一天他写了五首诗。他想象着家乡此时当是多么热闹,可是龙岗却是一派冷清,他只有书本做伴。眼前报春的梅花已经开放,天虽然转晴了,节日前降下的雪还未消融,晚上一轮明月将空旷的院落照得白茫茫一片,这是多么孤寂的荒村元宵之夜啊!

在这孤寂中,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王阳明虽然在竭力地自我宽慰,但是在这种孤寂的清夜还是禁不住乡愁的来袭。于是他在诗中写道:寒威入夜益廉纤,酒瓮炉床亦戒严。

久客渐怜衣有结,蛮居长叹食无盐。

饥豺正尔群当路,冻雀从渠自宿檐。

阴极阳回知不远,兰芽行见**尖。

积雪的寒冷夜晚更是寒意侵人,本来天冷喝点酒是可以增加点体温的,可是在这个元宵之夜竟然连酒也没有了,叫人犹觉难耐。长期客居他乡衣裳都打了补丁,不禁使他顾影自怜。

第二年的初春,王阳明已经习惯了龙场生活,心情稍好了一些,但还是常常想念家乡。他在《春行》里写道: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

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

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渔竿东海弯。

诗中反映了王阳明盼望归乡退隐的思想。

就在前一年冬天,贵州提学副使毛科邀请王阳明去贵阳讲学。王阳明也正想到贵阳看病,便接受了毛科的邀请。他从贵阳讲学回来时已经是满山的积雪了。初春,王阳明又去了一次贵阳,路上已经春暖花开。这样冬去春来,人生能有几度春秋呢?他又泛起了乡愁,急切地企盼退隐,回到家乡与他旧时的友人和学生共同研讨学问,在东海之滨打发他的余生。

从贵阳回来后,王阳明到西山下采蕨之时,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站在山顶上,遥望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然而想到只有保重身体才能回到家乡,如果自己客死他乡,不但给亲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于是他强自宽慰,继续坚强地生活。

王阳明每日讲学、种地,日子过得倒也充实。很快到了第二年秋天,一天傍晚,阴雨沉沉,他远远望见村落里来了三个人。有人说,这是一个从京城贬到贵州的小吏,在儿子和仆人陪同下去南方赴任,正路过这里。

虽然天色已晚,但是王阳明仍然兴奋地赶到这三位来者投宿的人家,隔着篱笆往里望,想打听一下北方的情况。王阳明看他们愁容满面且身心憔悴的样子,就没有去问。王阳明心想让他们休息吧!明早再与之促膝长谈吧!这一晚,王阳明非常兴奋,回忆起在京城的点点滴滴,心里盘算着该问点什么呢但是,他没这个机会了。

第二天,当地土人来报,这三人起早赶路,在途经蜈蚣坡时可能因为饥渴劳顿,也可能被山林里的瘴气所浸,先后断气了王阳明非常同情他们,决定立即前往掩埋死者。

王祥、王瑞却不愿意去。王阳明对他们俩说:“嘻,吾与尔犹彼也!”意思是说自己和王祥、王瑞与那死去的三人是一样的啊!如果他们也像这样死去,要不要别人来掩埋呢?王祥、王瑞听了,便情不自禁地哭了,拿起工具跟着王阳明前往蜈蚣坡。

王阳明和两名仆人来到蜈蚣坡,将三人埋葬了,在坟前竖了一块粗朴的长条石。因为无法查知这三个死者的姓名,他们就在碑上写了“三人坟”三个大字。

回到阳明小洞天,王阳明心里感慨万千。他从陌生的三人客死山野联想到自己孤身一人来到这穷荒的边远小驿,与这陌生三人的境况是何其相似。而那陌生小吏还有儿子陪同,自己的情况比这小吏更遭。只不过自己现在还活着,而他们三人已经死了。王阳明越想越心慌,突然觉得应该写点东西,既是对这三人表示哀悼,也可以表露一下自己的悲哀之情。他当即提起笔来,一挥而就。这篇文章就是后来入选《古文观止》的名篇《瘗旅文》。王阳明又来到蜈蚣坡的三人坟前,焚香点烛,诵读《瘗旅文》,对三人进行祭奠。

《瘗旅文》为所有身在他乡之人必读的文章,其感情真挚,淡淡的描述中却透露出浓烈的悲怆,令人泫然欲涕。这篇文章是王阳明最高水平的散文。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事情的发生、自己对逝者的同情和处理,以及自己感同身受的悲凉情怀。

文中抒发了王阳明被贬谪荒乡僻壤的悲愤,反映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抑郁心境和自我宽解的达观思想。全文情之所至,一气呵成,哀叹小吏的不幸,感怀自己的悲哀。借助感怀小吏而为自己的艰难处境泣诉,哀婉潸然,情恸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