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主持乡试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 年),王阳明已经三十三岁。他身体康复后又回到北京,继续在刑部任主事。这一年秋天,山东巡按监察御史陆偁聘请他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

明朝开国之初,乡试主考官不限职务级别,由地方聘用其后三四十年,设一专职担当主考官,但实行效果不好,于是便又恢复了以前的做法。王阳明的诗文在京城颇有名气,而且和陆偁是同乡,因此得到了这次主持山东乡试的机会。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其境内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王阳明在主持乡试时不仅可以借机游览山东境内的名山大川,还能实地体验一下孔圣人家乡的文化氛围。

王阳明在《山东乡试录后序》中说道:夫山东天下之巨藩也,南峙泰岱,为五岳之宗,东汇沧海,会百川之流;吾夫子以道德之师,钟灵毓秀,挺生于数千载之上,是皆穷天地,亘古今,超然而独盛焉者也。

王阳明在大喜之余又感到责任重大。乡试是为国求才,如果心有不尽,这是不忠;如果尽心尽力,但没有得到真才实学的人,就是失职。因此,他非常重视这次机会,手录全部试题与陈文。

王阳明出的第一道题来自《四书》:“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是孔孟思想的精华,要求臣子以忠诚之心对待君主,开启君王的善心,讲仁义之言,坚持道义。臣子不能为讨君王欢心,丧失原则,阿谀逢迎。如果君王言行有不妥之处,大臣一定要指出来帮助君王改正过失。如果君王不听劝告,即使大臣俸禄再多,也应辞职,以立其节,以全其守。

这个题目是针对当时的士人品节普遍滑坡的现实,想重建“以道事君”的士人原则。“不可则止”体现着高贵的不合作精神,是士人保持道统的下限做法。这样的做法才能杜绝为了升官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无耻行径。明代士人追逐权力、奔走权门的风气日盛,王阳明痛感此风必须遏止,否则不但士将不士,而且国将不国。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时王阳明的心中已经有了心学的种子:我只对自己的“心”俯首听命。但是,王阳明还是希望所有的臣子以道侍君的同时能被君主关注。因为“不可则止”听上去很潇洒,但是对于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而言却是痛苦的。

王阳明出的第二道题目是《中庸》中的“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其意思是说,内心志向安静专一,就不会茫然错杂;心中明亮洁净,就不因私欲而蒙蔽。外表上要穿好礼服,表情穆然端严。内心精一,外表整齐,内外交养以修身。

王阳明出的第三道题目是《孟子》中的“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意思是说,大禹认为,如果水没有治好,使百姓的生命财产被水淹了,表面是水淹了百姓的生命财产,本质上是他自己没有尽到治水的责任而使百姓受淹;后稷的职责是教老百姓种庄稼,如果百姓因为没有按时播种五谷而挨饿,表面看来是没有按时播种使百姓挨饿,本质上是后稷没有尽到教百姓播种的责任而使百姓挨饿这充分体现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儒家认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君主只是来为百姓办事的“公务员”。

王阳明出的第四道题是《尚书·立政》中的“继自今立政其勿以?? 人,其惟吉士”。主要宣扬治国要“亲贤臣,远小人去小人而勿任,任贤臣而勿疑”。小人往往行为虚伪,行事残忍,掩饰奸诈。因此要严防小人被重用,这样才能防止他们戕害老百姓,破坏国家大事或阻挠法令施行。贤臣恪守恒常的美德,施以利害不能使他们动心,往往坚持贞洁的操守,虽临大变而不动摇。任用贤臣才能使老百姓安宁,才能政治清明,令行禁止。

王阳明出的第五道题目是《诗经》中的“不遑启居,猃狁之故”。主要测试考生对国家兵备和兵役的认识。兵役不息是因为国家边患未息。国家采用兵役的主要目的是保家卫国,以防外敌入侵。但是国君采用兵役要适度合理,如果国君喜欢战争则国家必亡;如果国君忘记战争准备则国家必定危险。

王阳明出的第六道题目是《礼记》中的“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主要测试考生对待人以礼与独处要慎的掌握。君子待人接物要恪守中庸之道,要做到无过与不及。

第七道题目是《礼记》中的“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王阳明认为,君和民的关系,就像心和身体的关系如果心喜欢好听的音乐,那么耳朵也必喜欢好听的音乐;如果心喜欢逸乐,那么四肢也必喜欢逸乐。君主一旦有所爱好,那么民也必定有此爱好。如君主好仁,则百姓必好仁;如君主好义,则百姓必好义;如君主好暴乱,那么百姓必好暴乱。

王阳明出的第八道题目是“论人君之心惟在所养”。他认为君主的内心如果用善良来培养,那么就会高远明亮,而且日渐智慧;如果用邪恶来培养,那么就会污秽下流,而且日渐愚钝。

因此,君主要认真地培养自己的内心。天下没有一种不需要培养就能生存的事物。草木生长必须要有雨露的滋养,才能枝繁叶茂;家禽家畜必须要有人的精心呵护,才能健壮成长。以义理之学来培养君子的品德足以克服其私心杂念,正直的言论足以去除作恶的想法。人君之心不公则私,不正则邪,不善则恶。

从这几道题目的设置可以窥见王阳明的心思。王阳明认为当时天下的隐患主要是社会风气颓靡而当政者没有察觉。当时社会轻视忠信、廉洁、朴直、正直等优良品质,而对功名、官爵、个人利益等趋之若鹜。要使国家长治久安,首先要正社会风气,建立忠信、廉洁、朴直、正直的社会风气。天下的隐患存在的原因是法度不振,为君者贪图安逸,而为臣者贪玩懈怠。

当时政治昏聩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之风不正。朝廷以荣华富贵鼓舞天下豪杰,却不对人才慎惜。如果心术不正、品德低下的小人获得荣华富贵,那么则让真正的豪杰之士心灰意冷。

另一个弊端是选用人才太仓促,不能使人尽其才。对于边远偏僻的地方,应当挑选贤能之士去治理,如果委任庸劣之辈,则政事就会日益凋零。

王阳明充分利用这次当主考官的机会将自己认同的为君之道、为臣之道、治国之道、用人之道、修身之道、边防之道进行了宣扬。并且亲自编撰了《山东乡试录》和两篇序言,这些内容表现了他作为一名儒学家的远大志向。他所出试题、陈文和两篇序言针对明王朝的现状,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儒家的治国之道,是王阳明思想探索过程的重要路标。

这次主考山东乡试的经历使得王阳明将其出仕之后的治国理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分析及“心体”主宰作用的观点,做了较为系统的集中阐释。

山东乡试主考官是王阳明仕途生涯的重要一站。《山东乡试录》及两篇序可以说是王阳明前期思想的一次总结,为后来的龙场悟道,开启阳明心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持山东乡试期间,王阳明利用空闲拜谒了孔庙。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孔庙是儒学崇拜的圣地,是古代祭孔活动的举行场所,同时也是传承孔子思想、进行文化教育传播的学校。它最初是由孔子的弟子为表其对恩师的敬仰而改孔子旧居为庙。

乡试结束,王阳明又游历了泰山,并作诗题词留念。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中部,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各朝历代均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许多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

游览泰山期间,王阳明写下六首有关泰山的诗章,抒发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仙释之道的向往之情,寄托了追求成为圣贤的迫切心情。在夕阳西下时分看到海天一色、丹霞飘飞的泰山,王阳明油然而生“肋生双翼,羽化登仙”的别样情怀,他在诗中写道: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

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

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

长风吹海色,飘遥送天衣。

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

振衣将往从,凌云忽高飞。

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晖。

凡躯无健羽,怅望未能归。

王阳明又在《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的诗中“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仿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将他无限渴望登堂入室,进入孔圣之门,但又找不到门径的困惑表达得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