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闲暇访名山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年)初春,王守仁以刑部清吏司主事的身份奉命审录江北的囚狱。工作完成后,他渡江南下来到了安徽西南部的池州。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北与安庆隔江相望,南接黄山,西南与江西九江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铜陵、宣城接壤。

王守仁无心于仕途,有心求仙问道,因此趁这次出差的机会顺便到池州游玩,并访问当地的高人异士。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上百个景点。从他所留存的诗作来看他先游了齐山,后游了九华山。

漫步山间,如行画中,千丛怪石犹如天然盆景,令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王守仁饱览了齐山的清丽风貌,缅怀先贤,感慨万千,作《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诗两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即看花发又花飞,空向花前叹式微。

自笑半生行脚过,何人未老乞身归?

江头鼓角翻春浪,云外旌旗闪落晖。

羡杀山中麋鹿伴,千金难买芰荷衣。

齐山的石壁峭岩上散布着众多摩崖石刻,其中当以包拯在寄隐岩所题的“齐山”两个字最为壮丽。王守仁也被寄隐岩的奇姿所陶醉,在这里写下了《游寄隐岩》一诗,诗中写道: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

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

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

青壁留名姓,他时好共寻。

游过齐山,王守仁策马前行,经过五溪入九华山。拜佛求道是王守仁这次九华山之行的重要原因。

王守仁来到九华山下的五溪桥,登上新建不久的玩华亭,观赏了著名的五溪山色。五溪桥位于五溪口,横跨九华河,是进入九华山北大门的重要景观。玩华亭在五溪桥侧,于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 年)由都御史彭礼修建。

观过五溪山色之后,王守仁来到九华山麓的柯村,在柯秀才家暂且歇息。柯秀才名为柯崧林,字廷坚,又字钟秀,号云门。

他娶罗氏夫人,生子三人:乔、烦、焌;续娶鲍氏夫人,生子五人:烨、荣、尚、美、石。其八位兄弟成家后分为西八房,成为莲玉柯西八房各个房头的始祖。

王守仁受到柯崧林及其夫人罗氏的热情接待。由于这次来到九华山时间较短,加上天气的原因,他没能留下多少诗篇,但为感激柯家的款待,仍留下了《九华山下宿柯秀才家》一诗。

王守仁听说不远处有“诗仙”李白咏唱的无相寺,于是他决定第二天拜访无相寺,并参观金沙泉。无相寺系九华山开山寺院之一,又名无相院,位于九华北麓头陀岭下,始建于隋朝。据《九华山志》记载,唐玄宗天宝七年(748 年),新罗王子金地藏渡海来华,在此禅修三年,之后才入九华山隐修,修成正果。故有“先有无相寺,后有九华山”之说。唐代诗人李白游九华山,曾夜宿无相寺,并题诗《宿无相寺》。寺旁曾经是唐代进士王季文的书堂,在唐懿宗咸通二年(861 年)时,他捐献书堂,扩建无相寺。宋初寺庙香火鼎盛,规模很大,沿九华河两岸占地数百亩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 年)朝廷赐额“无相寺”。无相寺南端有金沙泉,泉水流量大,四时不竭。

王守仁对无相寺情有独钟。他一生寄情山水的诗有二百多首,写九华山的诗就有五十多首,其中有九首是关于无相寺的诗。其中《夜宿无相寺》中这样写道: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

仿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诗中写王守仁在无相寺夜观九华山,对其充满了向往。他对并为见过的佛殿和李白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展开了无尽的想象在憧憬中,他甚至产生了幻听和幻觉,仿佛听到山顶传来笙响鹤鸣的仙音,见到清朗的天幕上垂挂着绚丽的红霞。当然,这只是诗化的想象,清夜何来红霞呢?

在无相寺休息后,王守仁又顺道游览了二圣殿。二圣殿始建于唐代,又名二神殿、九华庙,位于九都河东岸二圣村境内龙潭溪从东南向北流,绕寺而过。

游过二圣殿,王守仁沿着羊肠小道进山涉险寻幽,探奇览胜。他缘山登高,在半宵亭小憩后,又来到望江亭,攀登千仞苍壁,俯观龙池飞瀑。

看过龙池瀑布后,天色已晚,他决定在万山丛中的化城寺住宿。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主寺,是地藏菩萨道场,又名地藏寺王守仁来到化城寺后,天气突变,雾锁群峰。他在吟化城寺的诗中描写了当时的景况。诗中写道:化城高住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风度明月,人间微雨结浮阴。

钵龙降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由于天气不好,不能远游,王守仁只好在寺中住了下来。

没想到,他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天,在他离开的时候天气也没有好转。没有能够欣赏到更多的美景,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后来,他在《九华歌并序》中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这样说:昔年十日九华住,云雾终旬竟不开。

有如昏夜入室藏,两目无睹成空回。

因为不能出门登山,王守仁只得寻僧访友。在化城寺西侧的长生庵有位叫实庵的和尚,生得仪表堂堂,能诗善画,学识渊博。王守仁同他一见如故,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有一天,实庵和尚见王守仁诗兴勃发,到处题写,便向他请求赐诗一首。王守仁欣然同意,略加思索,就按照实庵和尚的模样、性格写下了一首散曲式的“诗”:从来不见光闪闪气象,

也不知圆陀陀模样;

翠竹黄花,说什么蓬莱方丈。

看那九华山地藏王,好儿孙,又生个实庵和尚。

噫!那些妙处,丹青莫状!

该“诗”文字生动俏皮,展现了王守仁与实庵的真挚情谊。实庵和尚既不是九华高僧,也没有什么诗论著述。可是凭王守仁的赠“诗”,名不见经传的实庵和尚,后来竟名重禅林,引起无数人的慕名来访。

有一次,王守仁听说在九华山东崖峰的地藏洞住着一位云游而来的苦行僧。这个僧人和其他僧人不同,他常年住在山洞里,从来不下山。据说,他整天卧睡在石**既不说话,也不吃饭,身上长满了毛,应该是成佛了。

很多人都很好奇,想去前往请教。可僧人修行的地方,极其隐秘,人迹罕至。据当地人说,要去地藏洞,根本没路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爬悬崖。因此,欲请教的人一般不敢前往,能跋山涉险找到此僧的人确是凤毛麟角。

王守仁听到这些,心里来了劲,决定冒险去拜访这位僧人僧人选那样的地方修行就是为了屏蔽他人的干扰,可王守仁哪是个轻易放弃的人?他觉得,再难走的路只要有人去过,自己一定也能上得去。

一开始,山路还是好走的。快到山顶的时候,必须要徒手爬悬崖。山崖陡峭,山岩险峻,若稍有不慎,人就有坠落深谷的危险。这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王守仁豁出去了,在深呼吸之后开始努力攀岩。他扶着山壁,拉着树,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向上爬。当爬到山顶的时候,他两腿一虚,坐倒在地上。这样的运动量,对于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一阵子,他才缓过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找到了地藏洞。走进洞里,他发现这位僧人真的在酣睡。

遇到这种情况,读书人大概都会仿效“程门立雪”,学习杨时的尊师之道。王守仁也是儒家弟子,还研究过理学,对于“程门立雪”的典故肯定是烂熟于心。可他却没有按套路出牌,不但没有在原地等待,反而主动坐在僧人旁边。

没穿鞋的僧人的一双脚很是粗糙,破了几个口子。王守仁心中疼惜,情不自禁地用手轻轻抚摸,好像这样就可以让脚伤愈合一样。过了一会儿,僧人醒了过来,冷不丁地发现有人在自己身边,而且还捧着自己的脚,着实吓了一跳。

僧人问王守仁:“来路这么危险,你怎么到这里的呢?”

王守仁说:“想要向您请教,晚辈不辞辛劳。”

僧人被王守仁的诚意打动了,便将自己几十年悟得的佛道要义传授给了王守仁。僧人学识渊博,很有见解。两人还谈到了儒家学说,以及对当时的主流宋明理学的看法。

王守仁很认同僧人的观点,与僧人热切交谈着,以至于天色暗下来都浑然不知。僧人担心王守仁因天色太暗不好下山,反复提醒他,王守仁才肯作罢。

王守仁临走之前,这位僧人突然又冒出一句话: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周濂溪即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程明道即程颢,字伯淳,学者称其“明道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的代表人物。

对于这句话,王守仁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因为读书人都知道这两个人是先贤大儒,他们当然是好秀才。可是这时天色已晚,王守仁不便多问,只好匆匆离开了地藏洞,向化城寺返回。

回到化城寺后,王守仁又想起了僧人告别时的那句话。他仔细琢磨一下,感觉僧人说这句话是有用意的。为什么僧人偏偏要说周敦颐、程颢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呢?为什么不说朱熹是儒家的好秀才呢?为什么也没有说张载、邵雍、司马光是好秀才呢?王守仁思考了许久,也想不通其中缘故。于是他决定再上山一次,请教这位僧人。可是等他再次拜访地藏洞的时候却发现人去洞空了。这个问题只能留在心中了。

当时,在东崖峰麓还有一位行为怪异道人,人们只知他姓蔡,不知其名号,因其时常蓬头垢面,故人呼蔡蓬头。此人善谈神仙道术,可能是道家人物。

王守仁得知九华山有此人,自然很高兴。第二天,他一路打听,才找到这位神秘的道士。这位道士虽然衣衫褴褛,全身脏兮兮的,看上去像个乞丐,但神情颇怡然自得。

王守仁凭直觉判断这位道士定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他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问好,并且说明自己是远道慕名而来,向其求教仙道之术。

可是,当王守仁说明来意之后,蔡蓬头过了好久才从嘴里蹦出一个词:“尚未”。

王守仁听后一脸懵相,“尚未”是什么意思?他心想:是不是自己身边人多,道长不方便讲透。

过了一会儿,王守仁单独把蔡蓬头请到后屋,对着他拜了又拜,再次真诚地向其请教仙道之术。可是蔡蓬头的态度依旧很冷淡,还是从口中挤出两个字:“尚未”。王守仁依旧一头雾水他来九华山就是为了求仙访道,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得道高人他哪里肯轻易罢休,所以就继续恳求道士。

蔡蓬头被王守仁问烦了,于是开口说道:“你虽待我以隆重礼遇,但并未忘记做官。”说完这句话,蔡蓬头招呼也不打就走了,只留下王守仁一个人在原地发呆。

九华山之行,对于王守仁而言,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预期,但多少有些收获。同蔡蓬头和僧人的交谈,或深或浅地影响了王守仁日后的人生方向。

走出九华山,王守仁又南下徽州府,游览了休宁的白岳。

白岳位于徽州休宁县西,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

王守仁在这个时期钟情仙道,于是到山中游览。在齐云岩,他诗兴大发,赋诗《云岩》一首:岩高极云表,溪环疑磬折。

壁立香炉峰,正对黄金阙。

钟声天门开,笛吹岩石裂。

掀髯发长啸,满空飞玉屑。

游过白岳,王守仁东归,经太平府芜湖绕道龙山拜访同僚李贡。李贡,字惟正,号舫斋,南直隶芜湖县人,明孝宗成化二十年(1484 年)进士,授予户部主事,后升任刑部员外郎。

正月十三日,王守仁登门拜访李贡,可并未得见,于是留下一只羊作为礼物,并写下了留言交给李贡的侄子,然后他闷闷不乐地继续赶路。路过当涂,他趁着月色登临太白楼,体验李白逍遥的情趣。

二月,王守仁来到镇江府,遇到了新同事汤礼敬。汤礼敬是南京镇江府丹徒县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 年)丙辰科第三甲第六十六名同进士出身,原来的职务是行人司的行人,弘治十五年升为刑科给事中,成为王守仁的同事。

汤礼敬喜欢神仙学问,说到做功夫如何呼吸、如何运动、如何练气化神时便头头是道。他听说王守仁刚从九华山回来要去茅山继续探访,立即决定和他结伴前往。

茅山原名句曲山,位于江苏西南部,常州西部。山虽不高但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

茅山以道教圣地而著称,既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茅山是“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誉。

王守仁和汤礼敬两个人一路游山玩水,谈仙论道,不久之后就来到了茅山。茅山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王守仁在诗中详细地描写了山中的美景:

山雾沾衣润,溪风洒面凉。

鲜花凝雨碧,松粉落春黄。

对于茅山的神奇,王守仁由衷地称赞说:灵峭九千丈,穷跻亦未难。

江山无遁景,天地此奇观。

王守仁和汤礼敬一起探访了陶弘景隐居的洞窟,并遍山寻找有关陶弘景的遗迹。王守仁在茅山写的诗保存下来四首,其中有两首诗题写在茅山蓬莱方丈的墙壁上。其中一首诗云:古剑时闻吼,遗丹尚有光。

短才惭宋玉,何敢赋高唐。

这一年,汤礼敬五十九岁,六年前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正八品的行人。行人就是替朝廷跑腿的信使。在这个年纪干这个活儿,他的心情可想而知。说到陶弘景,汤礼敬便感慨红尘的污浊,羡慕和向往陶弘景的生活。

年仅三十岁的王守仁已经是正六品主事,并小有名气。虽然他也羡慕陶弘景即使身居深山,也能够吸引梁武帝多次派人来咨询国事的本事,但是想到陶弘景是在建功立业后才进山,而自己寸功未立便入山同草木一起腐朽,他心有不甘。

汤礼敬想要早日脱离尘世、进山修行。王守仁对于他的想法表示了否定。汤礼敬便问其原因。王守仁微微一笑,说:“你两眉之间隐含凄然之色,这是愤世妒俗和忧国忧民的表征呀!”

不过,王守仁也还没有忘记做官,这从他写的《游茅山》一诗中也可以看出来。诗中这样写道:

海月迎峰白,溪风振叶寒。

夜深凌绝峤,翘首望长安。

从诗中可以看出来,王守仁这个时候的心思还在朝堂之上。因此,他离开茅山后就北上返京。可是时运不济,他到了扬州府地面便旧病复发,而且病情非常严重,因此滞留了三个月。

王守仁回到北京只待了三个月,就向朝廷写了一份《乞养病疏》。皇帝批准后,他便回浙江老家养病了。王守仁这次回浙江老家入山静养,与他游历九华山和茅山有直接关系。其实他这次入山静养,一是养病,二是修道,将向和尚与道士学来的养生修道方法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