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军阀大混战
朱自清到达宁波的浙江四中时,正赶上学校的学制改革中学与师范合并,学校将中学6 年分为三段,前2 年为初中,间2 年为公开高中,后2 年为分科高中,分文理二科。
朱自清在浙江四中担任文科国文教员。他不用学校发的教科书,而是自编教材,他还将鲁迅的《阿Q 正传》和《风波等编列进去。他教学一贯严谨,备课充分,讲究方法,循循善诱因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
学生们常去他住处求教,他每问必答,绝不敷衍了事,因来访的人多,朱自清索性在屋中放了一张桌子,让学生们环而坐。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或释语义,或阐明语源,或传授方法,往往长达数小时。
在宁波,朱自清没有什么朋友。有一天,俞平伯突然来访他大喜过望,于是就邀俞平伯到李荣昌酒馆小喝一杯。那儿特色是野味,有竹鸡、鸽、鹌鹑、水鸭等,他们还要了2 斤酒,在杂市声,暗黄灯火里,二人把酒谈心。
在浙江四中教师中,朱自清和夏丏尊交往最多,夏丏尊朱自清12 岁,曾在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执教,还和鲁迅做过事,后来他又在浙江一师教书。1921 年,夏丏尊在上海中国学任教时,经刘延陵的介绍而结识了朱自清。后来,1924 年,丏尊回到家乡在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同时还在浙江四中兼职,教作文课。
夏丏尊一见到朱自清,便十分高兴,他当即决定聘请这位学识丰富的老相识到春晖中学兼课。于是,为了贴补家用,朱自清很快就答应了下来。就这样,从1924 年3 月2 日开始,朱自清到上虞春晖中学教了一个月的书。不过由于两地奔波,实际上他只在那里待了两个星期。
虽然兼课时间短暂,但是春晖中学的师生们对朱自清的到来都十分重视,当月《春晖》半月刊就曾在他兼课前登出一则消息:
本校本学期添聘的国文教员朱佩弦先生自本月起到校就职。
作为经验丰富的教员,朱自清与夏丏尊对中学教育都极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自编教材,鼓励学生成立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为了加强宁波文学研究会成员间的联系,朱自清和夏丏尊等人还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宁波分会,以浙江四中为阵地探讨“文学与人生”等问题,促进了宁波的文学思想解放。
但是,朱自清对宁波的生活还是不大习惯,他常常怀念温州的山水和友人,而且家眷又不在自己身边,所以他感觉十分孤独。后来,他在3 月间写的《别后》一诗,是对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真实反映:
……
成日坐在有刺的椅上,
老想起来走;
空空的房子,
冷的开水,
冷的被窝——
峭厉的春寒呀,
我怀中的人呢?
你们总是我的,
我却将你们冷冷的丢在那地方,
没有依靠的地方!
我是你唯一的依靠,
但我又是靠不住的;
我悬悬的
便是这个。
……
除了孤身一人的寂寞而外,学校复杂的环境和人事关系让人不快的重要因素。1923 年,私立春晖中学校长经亨颐,派兼任浙江四中校长。在他就任之前,当地的遗老、新贵、财和富绅们组成了一股恶势力,他们联络学校的旧派教员给省发电,反对他出任校长。
经亨颐到任后,在学生和进步教员的支持下,大力提倡话文及其他改革,因此旧势力才有所收敛,但他们仍然明里里地挤兑经亨颐,搞得学校气氛很不融洽。这些一切的事情都令朱自清感觉到了窒息,他甚至还有脱离教育界的打算。
在宁波,朱自清经常想起他在温州度过的时光,温州的水那么清秀,温州的朋友那么可爱,他在给马公愚的信中也言不讳地说他喜欢温州而厌恶宁波。
为了传播新文学,来到浙江四中不久,朱自清便与叶圣陶、俞平伯等商议再度合作出版刊物,并很快敲定了相关事宜。根据计划,第一期《我们的七月》由俞平伯担任主编,朱自清等人负责撰稿。
朱自清很快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和《绿》之后,他以温州生活为主线,又创作出了《白水漈》和《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这4 篇作品后来结集为《温州的踪迹》。不过,醉心于创作的朱自清并没有忘记与自己分居两地的家人。因此,暑假一到,归心似箭的他便马上回到了温州。
暑假期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召开第三届年会,尽管朱自清不是该社的社员,但是他也想观光一番。于是,他在7 月1 日乘火车到上海,2 日便和上海的会员们一起前往南京。本来说好由招待员负责,就可以买到半票,但是闹了半天竟不能办到。于是,朱自清只得自个儿想办法,挤了一身汗才买到一张三等票。
7 月3 日开幕大典,天气很坏,朱自清冒着狂风暴雨坐了黄包车赶去列席旁听。一到会场,只见车水马龙,黑色的警察和灰色的士兵一片静默肃立,原来是有大人物到场了。只见督军齐燮元、省长韩国钧、督办高恩洪犹如三尊佛像一样,端坐在台的正中间。
齐燮元张开大喉咙训话,他甩腔拖调一字一板地在“中华教育改进社”上做拆字戏法,先讲“教育”,继说“教育改进”,再谈“中华教育改进”,最后则在“社”上大做文章,层层递进,胡说八道。朱自清越听越觉得难以接受,他认为这齐督军讲话在是典型的“半篇八股”。
韩省长也有一篇开会词发给大家,朱自清看里头有一节及现在学风的不良,颇有痛心疾首之意,就很想听听他的高见可是,却不料韩省长却大谈什么“统一要靠文化”的谬论。因此朱自清感到失望极了,在他的感觉中,这次所谓教育改进会,际上只是一幕喜剧罢了,他本想列席参加,增长见识,却想不反惹了一肚子气。
会议一结束,朱自清便马上回到温州和家人团聚。不久他收到东亚图书馆寄来的两本《我们的七月》杂志,丰子恺是面的设计者,32 开本的杂志如同一本书,装潢精美,别具一格朱自清在其中刊发的作品最多,他反复翻看,爱不释手。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暑假结束后,朱自清不不再次告别家人前往宁波。启程之前,温州的浙江十中的同事都来为他送行,校长金嵘轩还诚恳地邀他明年春天再执教,朱自清爽快地答应了。可是,被离愁别绪包围着的朱清怎么也不会想到,没过多长时间他就不得不再次赶回温州原来,1924 年9 月,江、浙、闽一带爆发了军阀大混战,战随时都会蔓延到温州。身在宁波的朱自清是从报纸上得知一消息的,此时家中也没有书信报平安,因而他心中十分烦躁恰在此时,朱自清接到了夏丏尊的来信,要他立即到白马湖春晖中学。朱自清觉得春晖中学这次很可能是专门聘请自己9 月23 日,朱自清乘车前往白马湖,正如他所料的那样,己果然得到了校方正式聘用,因此他担任了一班国文教师。
在第二天,朱自清终于收到了妻子的来信。他从信中得知,温州局势十分紧张,而妻子的身体又出现不适,要照料一家老小已是十分吃力。读完信件,朱自清决定请夏丏尊暂时代课,自己下午先回宁波打听消息。
这时的温州已经乱作一团。人们惊恐万分,纷纷扶老携幼,逃到临近偏僻的山中避难。但是朱自清一家5 口,除了老母亲、妻子,还有3 个儿女,举目无亲,又身无分文。正当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朱自清的好友马公愚立刻伸出援手,邀他们一同去瓯江北岸山里避难。
于是,朱老太太和武钟谦匆匆收拾了一下,便跟随马家登上了租来的小船,到了一个名为枫林的地方。过了几天,武钟谦听说局势起了变化,温州可能没事了,她怕朱自清回到家中见不到人心中着急,便决定回到温州。
马公愚无论怎样劝阻都没有用,于是他只好借给武钟谦10元大洋,并托付了一个用人护送他们回到温州。这时,朱自清尚未回到家中,浙江十中教员怕朱家老幼妇孺住在偏僻的寓所不安全,便把他们接到了学校中暂住。
25 日晚,朱自清接到了温州电报,得知全家住在浙江十中,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立刻从宁波动身赶往温州,不料乘坐的永宁轮至海门时因前方发生战事忽然停止行驶,心急如焚的他只能改道。
朱自清在步行100 多里后,终于搭上了一艘船,并在9 月30 日抵达温州与家人平安团聚了。想到温州已经不宜久住,朱自清决定带着一家老小迁往白马湖的春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