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开仓放粮赈灾

王羲之四十二岁时,受殷浩的推举出任右军将军,并兼任会稽内史,负责会稽一郡的郡政,因此被称为“王右军”。王羲之真正地参与政治也是由此开始的。王羲之在政治上确实有着卓越的才华,绝对不是光说不练或是纸上谈兵而已,他的政治才能在任会稽内史的时候便表现了出来。

幼年时代,王羲之便立下了为天下百姓谋福的大志,上任之初,他也雄心勃勃地想好好成就一番事业。一直忧国忧民的他早已了解到百姓生活的疾苦。他时常感慨地说:“连年战乱,百姓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失去了亲人、财产和赖以为生的土地。国家应该体恤民众,减轻各种赋税徭役,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国力也才能渐渐恢复。可是,为什么现在国家还在压榨这些流离失所的可怜人呢?”

有一年,会稽一带发生了罕见的旱灾,周围的几个省份也都发生了粮荒,百姓只能以草根、野菜充饥,王羲之身为一郡的父母官,看到如此情景不禁潸然泪下。他几次对灾民倾囊相助,试图救济,但即使把自己的俸禄全捐出去,对数量庞大的饥民来说也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王羲之召集了各主事官员,一起商讨赈济百姓的事宜。再不快想办法,百姓就要饿死了。在王羲之看来,这可是他们这些为官之人的头等大事。

王羲之对他的属下们说:“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为了找出一个能在最短时间内救活多数灾民的办法,希望各位能够畅所欲言,积极提出建议。不必拘束于其他,只要有办法能使灾民们渡过难关,我一定全力支持。”

话刚说完,主管运输的官员便开口说道:“大人,是不是可以动用本郡的所有交通工具来运输粮食救济灾民?

这样做不仅方便,而且数量也会增加很多。”

王羲之听了以后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办法我早已想过了,用运输工具运送粮食自然没有问题,只不过周围的几个地区都在闹粮荒,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粮食分到我们的车船上来呢?”刚刚发言的官员听了王羲之的分析也闭口不言了,是啊,没有粮食可运,调用那么多运输工具来做什么呢?

其他官员们听后面面相觑,然后一个个地耷拉着脑袋无计可施。这也难怪,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粮食短缺,除非有办法能变出粮食来,否则其他的办法都解决不了问题。王羲之看看他们,知道再等下去也不会出现什么实际可行的建议,便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更好的办法,那我只好下令打开城南的那几座大仓库,把里面库存的米粮调出来,赈济灾民!”

开仓放粮?王大人是不是被几个饿死在路边的穷百姓吓得失去理智了!大家立即打破了刚刚的沉默局面,纷纷向王羲之劝诫道:“大人,那几座仓库里的米粮是百姓上一期缴给朝廷的赋税,如今你要把这些全部分配给灾民,朝廷怪罪下来,我们都脱不了干系啊。大人,你可要三思啊!”

王羲之以异常冷静的口吻回答说:“我知道那些米粮是缴给朝廷的税,但是,如果现在不拿来救济饥民,老百姓饿死的饿死、逃亡的逃亡,田地也没有人耕种,以后朝廷还向谁去征税?到时候别说这几座仓库的米,恐怕连一粒米也征不到了。这不是杀鸡取卵嘛!我主张先打开仓库以解燃眉之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这些手下大多是谨慎行事,虽然爱戴王羲之,但他们都觉得王羲之做事太感性,不考虑后果;作为属下,他们认为有责任提醒他不要鲁莽行事。于是,一位官员说道:“大人,这件事请千万慎重。没有上面的命令而擅自动用朝廷的税粮,轻则丢官,严重的话可是死罪啊!如果大人一定要开仓放粮,那么,必须按照规定,请示上面的批准。请大人为身家性命、自身仕途着想,万万不要鲁莽啊!”

王羲之笑了笑说:“私自开仓放粮的严重性我知道,后果我也考虑过了。但是,就算马上拟一道呈请公文,上面也不敢做决定,一定会再往上去请示;这样,一层层转呈上去,再层层转送下来,一来一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等公文批准,发到我的手上,只怕本郡的人早就死光了。所以,我决定不向上面报备,马上发放这批米粮来救济灾民。只要粮食都能用在百姓身上,就算上面降罪于我,我也问心无愧。

这件事完全由我一人来承担,你们尽管做好赈灾的工作,其他事情不用担心。”

听了王羲之的这番话,在座的官员们无不深受鼓舞;即使是为官多年的官员们,也深深被王羲之的爱民之心、敢做敢当的魄力折服。于是,他们下定了决心要追随这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治理好这方水土。

王羲之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认同与诚服,便挥挥手说道:“救人如救火,都快去吧,不要坐在这里发呆了。”官员们一个个站了起来,对这位可敬可佩的长官行过礼之后,便分头去办事了。

王羲之开仓放粮的举动挽救了无数百姓的性命,他也一下子成为了深受百姓们爱戴的父母官。可是,王羲之私自放粮的事却让那些上级官员们十分不满,他们觉得他擅作主张、目无王法。于是,那些大官们纷纷指责王羲之,奏请朝廷处他以重罪。

朝廷接到检举之后,便派人来彻查这件事。经过一番调查,王羲之和他的手下们并没有人利用这个机会徇私舞弊,也没有人从中谋利,而且,王羲之的这次赈济,在当时进行得正是时候,的确保住了全郡百姓的命。除了王羲之擅自做主,找不出其他能攻击他的把柄,只好放过了他。经过这次事件,王羲之虽然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望,但在仕途之路上却树敌无数,而且他的对手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