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去檀香山
1879 年6 月,孙眉的同事在澳门租了一艘英国轮船“格兰诺曲号”,准备运送移民到檀香山去。借此机会,孙中山再一次向父亲提出了要去檀香山的要求。他说:“我现在十三岁,年纪也不小了,应当出去磨炼磨炼。在途中有朋友同行,在那边有大哥的照应,不会有什么事的。况且,在村里可以学的东西,我都已学会了;再留在村里,我的知识学问很难再有长进。我应当到外面去干一些有发展的工作,去外面的学校学习以增长自己的学问。”
但是,父亲还是坚决不同意,说道:“我知道你一直没有死心,想到你哥哥那里去,可是你年龄也不大,你一个人出门让我怎么能够放心呢?”
孙中山急忙叫道:“我不是一个人,我和母亲一起去。”因为他知道,母亲一直惦记着远在外地的哥哥孙眉,也一直想去看看哥哥,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去。
父亲愣了一下:“你妈妈也要去?”
孙中山笑着急忙点头道:“妈妈早就想哥哥了,从早到晚都惦记着他,想去看看他在那里生活得好不好。”
孙达成听了稍微沉思了一下,终于说道:“好吧!有你妈妈带着,我放心,这次就答应你了。”
父亲刚刚说完,孙中山一下子跳了起来,飞快地跑出了屋子,迫不及待地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能去看看自己的大儿子,孙中山的母亲自然也很高兴。孙中山梦寐以求的出洋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让他喜出望外,彻夜难眠。
十三岁的少年孙中山,穿着农村的土布衣服,拖着一条长辫子,和母亲先乘船到澳门,然后搭乘“格兰诺曲号”轮船前往檀香山。这是他第一次离家远行,他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孙中山伫立在船头,见到的是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洋,感受着轮船劈波斩浪、飞速前行的雄壮气势。还有,孙中山以前在家乡见到的小木船,人们用木桨费尽气力地划,可是速度还赶不上人行走的快;现在见到的这么一艘巨大的轮船,凭着锅炉、蒸汽机居然能飞速前进,这实在是他前所未见的奇迹。
接下来,船员们举行的海葬仪式,给他的震动就更大了。
航行途中,有一个水手死了。船员们把尸体装入一个帆布口袋。一个穿长袍的人拿着一本书,念念有词地读了一段之后,船员们就将布袋抛到茫茫大海之中。这种做法,与孙中山小时候所知道的也大相径庭。家乡的人们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不仅要为死者寻找风水宝地,举行隆重的葬礼将其埋葬,而且每年清明节都要上坟扫墓,逢年过节还得祭祀。
年少的孙中山怎么也搞不明白,对于死人,人们的做法怎么会这样不同。他找不到答案,最后就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解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这位求知好学的少年,只两天工夫就和船上的许多旅客、水手熟悉了,并在和他们接触交谈中受益匪浅。由此,虽然在轮船上生活了二十多天,但是孙中山并不感到时间太长。这次的航海生活,给了他巨大的影响。他后来在给别人的一封信中说道:
这次航行,我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