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赴浙东赈灾

淳熙八年(1181 年)三月,朝廷对朱熹下达了新的任命,授予他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宋朝主管农田水利差役以及茶、盐税赋等的地方官员。提举,官名,原意“管理”,宋代以后设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即以“提举”命名)。二十七日,他将南康军的职事与接任官员正式交割,然后离任。他本打算前往他地拜访朋友,但就在此时,从家乡传来了妹妹去世的消息,只好取消安排的行程,赶往崇安。

九月下旬,朝廷对朱熹有了新的任命。早在夏天,浙东就连遭旱灾,饥民无数。宰相王淮十分赞赏朱熹在南康军赈灾的出色表现,推荐他前往救荒,所以,朝廷便改授他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

浙东所属的七个州全部严重遭受旱灾,有的县甚至颗粒无收。面对这种状况,朱熹根据南康军的经验,首先与僚属商议赈灾方略。他发现城中灾民甚多,而之前所差通判(宋朝位于地方行政单位“州”中的一种地方官,官位仅次于“知州”,但职权却大于“知州”,对府州公事的弹劾可以直达皇帝。因与州府长官共同处理政务,故名)仅注册饥民四万人。前政检视灾情潦草不实,直接贻害百姓。因而,他专设一局,重新核实登记绍兴府城乡饥民人数,准备救济。最后,他找人帮助,画出饥民分布地图,标注姓名住处,结果注册的灾民竟有八万人之多。接着,他们就根据此地图设置场地调集粮食对灾民进行接济。

当然,这些灾民中还包括许多外地人。朱熹也尽力帮助他们。他把那些老弱病残安置到寺院里,由官府出钱给他们购买衣服卧具,找大夫给他们医治,施粥为食,并托僧人对他们进行看护料理。同时他还下达命令,不许旅店向外来灾民多收房租,也不可以在渡口阻拦勒索。

想要赈灾顺利进行,钱财和粮食是当务之急。因而,朱熹向朝廷请求,希望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条件吸引粮商,从而阻止粮食出境。同时,他又派人前往浙西等地买米,动员外地粮商们前来售粮,使更多的粮食流入本地。还请求朝廷能够免除灾民以往拖欠的钱粮,停止催纳本年要上供的钱粮。这一系列的举措,足以看出朱熹的良苦用心。

其实,在朱熹赴任前,他便请求皇帝拨给现钱三十万贯以供赈灾之用。但是,上任之后,那些钱财犹如杯水车薪,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不到几天就分发一空。紧接着,他又向朝廷申奏,请求再拨给数十万石米、三十万贯钱,以解燃眉之急。由于情况紧急,为了买米,朱熹不得不先借用盐司的九万贯官钱。

在赈灾的过程中,朱熹详细列出置办赈济灾民的社仓(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注意事项,并且对社仓仓规进行大力宣传。后来,在朱熹的努力下,民间纷纷效法这种方法,影响遍及天下。此后,社仓逐渐成为民间自救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此行赈灾,朱熹巡历了三个州。为了及时了解赈灾情况,他总是要亲自到现场指挥。为了尽早地缓解灾情,他早已顾不得那些人情世故,因此在赈灾过程中招来了不少流言蜚语。对此,朱熹十分气愤,立即上章自劾,乞求降职。最终,在宋孝宗的抚慰下,他才奉命返回绍兴府。

在朱熹的主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之下,长达半年之久的饥荒终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操劳了数月朱熹,早已精疲力竭。本以为,赈灾结束,他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但是,大灾之后,瘟疫又起,朱熹不得不组织当地的官吏对其进行处理。

然而,天公不作美,它根本不给朱熹以喘息的机会。瘟疫刚控制住不久,旱蝗之灾又再次来袭。

淳熙九年(1181 年)夏天,田地长时间干旱,田土龟裂,飞蝗遍野,众多稻田中的禾苗皆被咬坏。然而,面对这样连续的大灾,宋孝宗却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反而诏令多方祈祷,请求上天降雨。

朱熹对朝廷这种流于形式的作风十分不满,甚至厌恶极了。虽然他十分失望,但依然采取措施积极救灾。他迅速出榜拨钱,然后募集百姓合力捕捉蝗虫,甚至亲自到现场巡察指挥。

朱熹还明令规定不许以苛捐杂税、摊派物品等勒索乡官;禁止村民聚众闹事,并以借贷为名哄抢他人米谷钱财;同时要求地主要体恤和周济佃户,尽量避免百姓流离失所,等等。

到了七月,其他州县受灾的消息纷纷传来。当时由于事情十分紧急,朱熹安排好绍兴灭蝗的事情之后,开始到各州出巡。十七日,他来到了上虞县(今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了解到当地的干旱已经十分严重,但是,县吏不但不体恤民情,积极应对,反而变本加厉追纳租税,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他当即安抚灾民,对酷吏予以严惩,并向朝廷请求支持。

十九日,朱熹辗转来到了新昌县。发现虽然下过雨后稻苗有所反青,但是由于错过农时大都结不了果实。于是,朱熹特别嘱咐检灾官吏要仔细检查,不可错检误民。

二十三日,朱熹来到台州。他以最快的速度筹集了数十万贯现钱,并根据灾情的严重性合理地分发出去;又让每个县里推选出有声望之人参与到救荒的过程中。他积极劝说本地富户低价售出粮食,用于救灾。在几天之内,台州的救荒工作就全面展开了。

在浙东的这些日子里,面对接连出现的重灾大荒,朱熹竭尽全力,急百姓之所急,充分体现了一位正直官吏的强烈责任感。朱熹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宋孝宗的认可。随后,宋孝宗降旨,给朱熹进职二等,授七品贴职(兼职)直徽猷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