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个技巧让你获得一切

当人们想要从某人身上获取什么的时候,在不利用或者滥用我们可能对他的权利的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效果。一种是试图通过唤醒他的善良、他的情感或者他的理性来劝服他。这种方法偶尔有效,花费一些耐心,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但是通常情况下,他会固执己见,只追求自己的快乐,不考虑其他,也就是不考虑你的需求,你的!

另一种方法在于挖掘人性的弱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缺陷,由于这些缺陷,我们更需要共同生活——我们首先是社会性的动物,而非出于个人心理原因。例如,我们的行为,哪怕是最小的行动,也参与了社会活动;我们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免受质疑。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员称之为“冻结效应”。我们坚持一开始选择的道路,即使它带来的烦恼多于满足。

我们坚持自己的选择,即使知道它们是有害的,损失大于收获。我们仍然继续坚持,是因为我们坚信自己的行为是自由的,而且,我们已经投入资源、时间、精力、金钱……

实际上,利用“依从诱导策略”——他人有遵循惯例的需求,有对权威、习俗的尊重,想要讨人喜爱,待人友好等——让他人能够接受我们的请求,而不产生什么抵触心理。通过唤起他人的理性、正义或情理,我们能够赢得时间和成果,而不必徒劳地战斗。而且,每个人都很高兴:你,因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他人,因为“服从”了,却没有被约束和强迫的感觉,所以他也没有任何不快。

专业的操纵者非常了解,并且频繁地使用这些技巧:政治家、广告商、售货员等以下就是被大量使用的最常见的技巧。

1.“今天过得怎么样?”:铺垫技术

“你好,过得好吗?”“身体怎么样?”“周末还好吗?”……每天,我们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问候语,甚至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通常,这些问候的答案都是这样的:“很好,谢谢”“特别棒”“特别好,谢谢”……

这些习惯性的话语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它们体现了我们的善意,能让我们融洽地在一起工作和生活。

简单的礼仪是伪善吗?我们礼节性地提出的问候小句子,包括那些我们礼节性的回答,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它们不仅展示了良好的自我形象——因为如果我们不遵守这一社会礼节,则被认为没有礼貌——而且还可以操纵他人。

举个例子,问一个人他最近好吗,如果对方的答案是肯定的,你接着说:“啊,那我很开心听到你这么说。”如果对方的回答是否定的,则说:“哦,我很遗憾。”然后再提出你的要求,被告知“好的”的机会将成倍增加(25%,反之则为10%)。

不管是面对面,还是通过电话的方式,这条规则同样适用。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它也被称为铺垫技术。

不管怎样,当某人回答“很好”的时候,他会觉得必须呈现出“很好”的样子,因而也更乐意接受一个请求(在合理的范围里)。

2.提出一个小请求,以获取更多:低球技术

“星期六的时候,你能花五分钟帮我拿几个东西吗?——额,好的。——太好了,我要给我妈妈搬家,把整个公寓搬到乡下去。你来的时候不介意开那辆4×4的车吧?它后备厢更大些,这样我们可以少跑几趟。——额,不介意……”为了获得更多,我们要从一个小小的请求开始。这是著名的盎格鲁撒克逊的触发技术(low-ball:低球技术)。这个技术基于以下事实:一旦我们说了“是”,就很难说“不”了,即使我们同时意识到自己被作弄了。回想一下,有多少次,你走进一家商店就为了买一件打折的商品,但是却带着一件类似的商品离开——打折商品碰巧已经卖完了——你购买的那件价格更昂贵。

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心理学家西奥迪尼指出,运用了低球技术后,56%的人接受做他们本来完全不想做的事情,53%的人确实做了;没有低球技术,只有31%的人接受了,24%的人付诸了行动。

在商业领域,这一技巧被广泛使用。例如,人们用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向我们推荐一款高级产品,一辆车,或者一次旅行,或者附带很多配件的产品,一个清洁机器人或者一个手电钻。但当你走进店铺,你会发现——你没有发现那些用很小的字体写的广告——上面标注的价格只是针对入门级产品,那些高级配置或者附件是需要额外收费的,但你仍然购买了!

只有上帝才知道我们的大脑到底怎么了,每次当我们决定购买时,就很难放弃这种想法,尽管我们并没有这个预算,尽管我们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3.提出“大”的请求之前,先提出“小”的请求:登门槛技术

是否曾经有人在路上询问你时间之后,问你借一欧元、一张餐票或者一张地铁票?是否曾经有人请你填写问卷调查,在一份“公益”请愿书上签字,之后要求你更实质性地付出呢?

这是一个著名的电视导购和上门推销员常常使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在于第一时间“卷入”他人(老板、银行家、客户、孩子、伴侣……),他们在提出让对方非常难受的大的请求之前(这个请求很可能对方会本能地拒绝),会首先向对方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请求。

第一步开始时的现象,又称之为“卷入一系列事”,是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于1966年提出的。他们让人通过电话联系了一百多个人,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来他们家里做一份财产盘点。其中有一半的人三天前已经接到过一次电话,需要回答一份关于他们家使用肥皂的问卷调查。那些回答了问卷调查(小的请求)的人,比起之前没有接到电话的人更多地接受了财产盘点这个请求(大的请求)。使用了登门槛技术(3),76%的人接受了某个请求,而一般情况下只有16%。

此后,在一些大学校园里也做了其他的实验,证明这一方法对于说服他人改变其行为也十分有效。比如,我们要求一组学生一整天都不要抽烟,然后要求他几天都不要抽烟;对另外一组学生直接提出几天之内都不要抽烟。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更倾向于几天之内都不抽烟。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劝说你的小孩不要再玩电子游戏,不要再吸食印度大麻,你可以要求他从一点点做起(一天),而不是一次要求过多(每天)。

那些对别人有效的方法对你也同样适用。戒瘾,然后找到解决方法,这些总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然后,你会感觉不得不继续……

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会把我们卷入一系列的事情中,即使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你可能一直以为被路人询问时间,就不会被卷入了。你错了!给你证据:当有人想请路人施舍一点钱的时候,如果这个请求不是直接挑明的话(他们会首先问一下时间),43%的人会给钱,但如果是直接询问的话,只有28%的人会给钱。此外,被间接询问的路人平均会给得更多(0.37欧,反之为0.28欧)。

音乐,大师!

大家都知道,音乐会直接影响消费习惯。大量的研究表明,它有舒缓作用(例如,古典音乐能降低咖啡馆、食堂……谈话的音量)和鼓励作用(例如,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可以提高商店、餐厅或者市场的销售额)。但是,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内心抉择。

最近,由尼古拉·盖冈主持的一项实验表明,浪漫音乐中的女性更加可能会说“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涉及她是否会给陌生男孩自己的电话号码。然后,看看是否意气相投……是否喜欢他。

要知道,弗朗西斯·卡布雷尔的歌曲《我爱他,至死不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梵尚·德莱姆的《下午茶时间》则彻底失败。

资料来源:《音乐心理学》,2010年

4.请求过多,只为得到一点:留面子技术

“爸爸,能给我买个PSP吗?——不行,太贵了,而且家里已经有一个游戏机了。——好吧,那给我买一个《刺客信条》(4)吧。——唉,好吧……”

与登门槛技术相反,留面子技术(5)是先提出一个非常具有难度的请求,之后再提出我们真正想要的,但是代价小一点的请求。

利用这个技巧,50%的人会接受这个请求,一般情况下只有16.7%。很多研究都证实这个技巧极其有效。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向一位汽车修理员或者一位朋友借车一天,你首先请求借一周的话,那么你会更容易借到车。再比如,如果你向老板要求大幅加薪,老板最后会给予你实物好处。

留面子技术基于互利原理,因为对方已经让步了(他提出了一个较易接受的请求),我觉得更有义务接受他的第二个请求。其他研究人员宁愿将之解释为愧疚感(我无法满足他的第一个要求,因此想要补偿他),如果被操纵的人和操纵者很亲近,他不想变成恶人,失去这份友谊,那么这种愧疚感更甚;对于某些人甚至更为严重,拒绝可能会给人一种反社会行为的印象,因此他们会感到紧张,通过接受第二个请求,可以减少这种紧张感。

无论如何,为了让其他人接受,第一个请求必须比第二个要困难得多,但要保持在同一主题之内。请求可以夸张,但既不能失礼,也不能不合时宜或者过于荒谬。要考虑的其他条件是,两个请求之间的间隔要尽量短暂(超过一天,就没有意义了),最好是面对面交流,而不是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更不要通过写信的途径。

5.“当然,如果你拒绝的话,我也完全理解”:自由错觉技术

当人们在提出请求的时候说“你有空做……”或者“按照你想的来做决定吧”“由你来决定吧”……人们听到回答“好的”的概率提高了四倍。这很矛盾,但当我们诱导出他的自由感的时候,能更易于将某物强加给某人。我们如此讨厌被拘束、被强迫,因而别人也很容易通过选择幻觉来操控我们。许多实验确实表明,唤起自由的选择权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举一个例子,人们请求路人给一点钱来买公交车票。请求时直接这么讲:“请问能借一点钱给我坐公共汽车吗?”另一种则加一句:“你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结果是,在第二种情况下,愿意付钱的人数是第一种的四倍(40%,而非10%),不仅如此,后者付出的平均金额几乎是前者的两倍(0.91欧,相较于0.49欧)。

因此,这个技巧非常有效,而且面对面、打电话或者写信都适用。还有另外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网友上网时,如果将广告语“点击这里”简单地替换成“你可以选择点击这里”,可以显著提升该网页的点击量。

反之则相反。我们越是阻止对方做那些他认为好的事情,他越是要反抗。这就是著名的“心理逆反原则”,即我们的愿望越是受到压制,它们就越具有吸引力。当我们的选择受到或者看上去受到威胁时,那它们会变得更有价值。它是一切悲剧的动因,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无疑是最美丽的注解。想想吧,每次试图劝说某人放弃一件事的时候,比如,劝一个小孩不要玩火柴、劝一位少年少玩一会儿游戏、劝一个成年人不要闯红灯……比起通过威胁、禁止或者讹诈的方式,通过告知对方他有自由做……的表达方式,我们总是更容易成功!禁烟运动通常这样宣传“吸烟会导致慢性死亡以及痛苦”,但如果后面加上“但这一切由你自己选择”,这样的方式大概会更成功。

当我们让对方觉得我们帮了他一个忙,我们总是更容易从他身上获得某样东西。

6.“只是为了你”:“并不只是这些”技术

在某个节日期间,一间美国的学校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实验,一位售货员提供了一些糕点。一种情况,他说:“糕点售价75美分,但可同时附赠两块饼干。”另一种情况,他首先以75美分的价格卖出了糕点,接着又给顾客赠送了两块饼干。结果,当我们分成两次提供糕点的时候,销售量几乎翻了一倍(72%对40%)。

其他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当我们使用“并不只是这些”技术的时候,获得成功的概率高了一倍,有时候甚至高两倍。这是贪婪效应?相对应的是贪“小便宜”综合征,它通常导致我们花费比预期更多的钱。例如:订阅的前三个月是免费的,第一年是每月15欧元(至于接下来需要花多少钱,我们必须花很长时间才能在很小的字体中找到);“节省X欧元”,但为了省这笔钱,你必须多花八倍的钱……或者,这是互利效应,你似乎做出了让步,那么对方也觉得必须轮到他让步了。无论如何,这个技巧成功了。在两性关系方面——“通常,我是不会被金发美女吸引的,但你与众不同”或者“你不像其他人,你有一些特别之处”——在私人或商业交易中也是如此——“这违反了我的所有原则(规则、价值观等),但是为了你,为了你,我要破例……”

换句话说,必须始终将他的请求当成“利益的客户”。例如,你向他人提出的请求可能并不具备互利性,他对你说“好的”,但这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真是令人沮丧,他会感觉损失了什么,甚至感觉被捉弄了。或者,相反的,他可能会获得一点儿东西、一点好处。通过使你快乐,他自己获得了快乐,在他自己和在别人的眼里实现了价值,展现出他的慷慨、能力或者善意……

7.“就一勺”:“有总比没有好”技术

在童年时期,我们经常被这句话给骗了。一勺之后又一勺,最后你喝下的汤总是比想要的多。这个策略从未失败。实际上,大量的实验也证明,最开始只要求一点儿,通常会让我们获得更多,让他们打开自己钱包的人数几乎要多一倍(50%对28.6%)。

事实上,当风险低、代价小的时候,人们总是更愿意说“好的”。例如,如果价格不贵的话,我们总是更容易购买“新品”,一份新酸奶或新的清洁产品,万一失望,我们并没有损失太多。或者,如果没有必要雇用他人来替换你的职位,那么,你的老板会更容易提拔你。此外,当我们对一点点东西,或者几乎算不上什么的东西说“好的”的时候,我们总会尝试给更多。也许是因为既然都打开了钱包,总不好给一点点,显得吝啬(否则,这很伤我们的自尊心,也有损我们的形象)。因此,我们会给予更多,平均来说,大部分关于该主题的研究表明,给予的是最初要求的15倍。

这个技术同样适用于那些出于善意的要求,比如,让一个倔强的小孩吃饭,甚至当一个小孩想从父母那里要点儿钱,但如果将这个技术运用到成年人身上,为的是自己更自私的利益呢?它有点儿乞讨的感觉,看上去相当悲惨。实际上,这还要看具体情况。当自己处于或自认为处于优势地位时,最好使用留面子技术。反之,当处于较弱的地位时,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提的要求太过分,完全不可能成功或者收获很少的时候,“有总比没有好”技术可能会出奇地有效。许多入侵,特别是爱情入侵,都是从这样开始的:我们请求一杯简单的饮料,就一顿晚餐、一张沙发,就一个架子、一个抽屉,最后我们就住了下来。

8.“你真是太美了!我觉得你漂亮极了!”:贴标签技术

就这样,乌鸦最终绝望地失去了它的奶酪。(6)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调情,贴标签在于请求别人帮忙之前,就给对方戴了顶高帽子。例如,人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对方很特别,他会表现得更加慷慨。研究人员首先让学生通过一个虚假的关于慷慨的心理测验,然后要求他们提供服务,那些测验结果为“非常慷慨”的学生明显比其他学生表现得更乐于效劳(71%相对于50%)。

换句话说,我们不自觉地倾向于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反过来说,告诉一个学生他很愚蠢,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愚蠢了。但是显然为了有所收获,话题必须保持一致。例如,告诉别人你非常敬佩他的才智,但是接着要求他做一件慷慨的事情,这种贴标签是没用的。还有,通常来说,社交标签(“你很善良、亲切……”)通常比行为标签(“你很聪明、理智……”)更有效。无论如何,为了获得他人最好的一面,你必须揣测他最好的一面,并将之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和管理原则,值得我们应用到日常社交关系上。

作为总结,我们猜想,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力量关系、利害关系……将这些不同的技巧恰到好处地组合在一起,那么效果也许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