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文风物两相宜

香山的诗词、石刻与风景须臾不可分隔,犹如鱼缸中的水和水草,单独评述哪一个,都会失了颜色、风采。香山以清幽取胜,以诗词著称。香山人文艺术与自然景观圆融交汇,相得益彰。香山的诗词、楹联等等,依香山风景而来,钟灵毓秀,变幻万千,意味隽永。香山风景成诗,就地取材,生动熨帖,妙趣横生。香山因独有的帝王居园理政功能,遗留下大量珍贵的帝王手书御笔牌匾、楹联等。匾额文字如山川之眉目,丹林沟壑,陡然增色,草莽之地,熠熠有神。诗词雅韵,文墨增香,丹青水墨为香山葱茏的山野姿态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静”“宜”堪称香山基调。静宜园为香山著名的二十八景之一,在今天香山公园的东宫门内。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建造,乾隆在此处理政务、接见大臣。正殿内乾隆曾书“与和气游”牌匾,两侧金柱御笔题书“林月映宵衣寮寀一堂师帝典;松风传昼漏农桑四野绘豳图”。乾隆御制“静宜园记”,殿内悬挂“静宜园图”。一方面自我勉励,一方面自我标榜,也为自己在修建圆明园后又修静宜园开脱。

“乾隆乙丑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菲榛莽,剔瓦砾,即旧行宫之基,茸垣筑室。佛殿琳宫,参错相望。而峰头岭腹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揽结之奇者,为亭、为轩、为庐、为广、为舫室、为蜗寮,自四柱以至数楹,添置若干区。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园成,非创也,盖因也。昔我皇祖于西山名胜古刹,无不旷览。游观兴至,则吟赏托怀。草木为之含辉,岩谷因而增色。恐仆役侍从之臣或有所劳也,率建行宫数宇于佛殿侧。无丹膜之饰,质明而往,信宿而归,牧固不烦。如岫云、皇姑、香山者皆是。而惟香山去圆明园十余里而近。乾隆癸亥,余始往游而乐之。自是之后,或值几暇,辄命驾焉。盖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而左右侍御者之挥雨汗而冒风尘亦可廑也。于是乎就皇祖之行宫,式茸式营,肯堂肯构。朴俭是崇,志则先也。动静有养,体智仁也。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于先天也。殿日勤政,朝夕是临,与群臣咨政要而筹民痪,如圆明园也。有憩息之乐,省往来之劳,以恤下人也。山居望远村平畴,耕者、耘者、磕者、获者、敛者,历历在目。杏花菖叶,足以验时令而备农经也。若夫岩峦之怪特,林薄之华滋,足天成而鲜人力。信乎造物灵奥而有待于静者之自得耶!凡为景二十有八,各见于小记而系之诗。”

从香山的石刻中,亦能领略帝王玺宝之妙。在勤政殿后侧山石上,石刻乾隆御书“紫霞天”,字的右侧可见“惟精惟一”“乾隆宸翰”两方玺印。“惟精惟一”指用功精深,用心专一。宋代朱熹在《寄陈同甫书十五首》之九中提道:“但古之圣贤从根本上便有惟精惟一功夫,所以能执其中,彻头彻尾无不尽善。”继承儒家经典学说的清代帝王,钻研朱子之学,亦以此教诲帝王家子孙,刻于玺印,遂为传家法宝。

香山云蒸霞蔚,西山横云、西山晚霞,成为京西最负盛名的胜景之一。香山的多云亭,位于静宜园二十八景丽嘱楼的西山坡。乾隆御笔题写石刻“浮玉”就设在亭前自然石壁处。乾隆的玺印“德日新”“所宝惟贤”“乾隆御笔”分刻于字迹上下。“日新”源于《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系辞上》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孔颖达疏:“其德日日增新。”晋·张华《励志诗》:“进德脩业,晖光日新。”宋·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宋·王禹偁《答张知白书》:“如足下之文实亦鲜得,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仆安敢测其涯涘乎?”郑观应《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购用宜慎之又慎。”

日新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清华大学的“人文日新”,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精神,中国改革开放的首创精神,无不源于中华传统典籍中对中华民族固有的“日新”精神的记述。崇德尚贤也成为中国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原因。“所宝惟贤”表达了所尊重的只是贤人的价值取向。《尚书·旅獒》中有“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修齐治平,成己达人,君子所为,为中国今天的人才思想输送源源不断的滋养。

香山有钟亭。清幽宁静的山野之间,传来悠长的钟磬袅袅,未尝不是乐事。钟亭也是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绿云舫”南山沟旁的重要景致。在三层的钟亭东侧,自然石体上,雕刻乾隆御笔“知时”,提醒不可耽于安乐,嬉戏于山林溪水之间,畅然忘归。不知老之将至,无我两忘,怡然自得,毕竟只是片刻的欢娱。帝王、臣子、天下百姓、耕夫、农夫,皆有责任,均要知时、守时、敬时,珍惜农时,方可乐时。万物长隆,天下安泰。

静宜园二十八景的璎珞岩,名称因山水相关联,充满动感。因泉水在层层叠石间漫流成池,岩壁坠苔与水宛若织成璎珞,由此得名。宋代诗人苏辙曾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七璎珞岩》一诗:

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

乾隆十一年(1746年)钦定璎珞岩诗铭文:

滴滴更潺潺,琴音大地间。

东阳原有乐,月面却无山。

忘耳听云梵,栖心揖黛鬟。

饮光如悟此,不复破微颜。

如诗如画,触景生情,禅心油起,佛性深思。景因诗胜,诗由景明。

二十八之翠微亭景区,名称雅致。单读其名,已感山色青翠缥缈。《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意指“山色青缥色,故曰翠微也”。明陈仁锡《潜确居类书》:“凡山远望之则翠,近之则翠渐微,故山色曰翠微,亦曰山腰。”李白《赠秋浦柳少府》:“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杜甫《秋兴》:“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徽君石沟溪隐君》:“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刘禹锡《赠东岳张炼师》:“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于良史《春山月夜》:“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特别是在园林建筑艺术中,翠微亭运用了“借景”之法,使得亭内外四季风光,四时各异。乾隆御制诗中胜赞“入夏千章绿阴,禽声上下;秋冬木叶尽脱,寒柯萧槭。天然倪迂小景”。盛赞小亭别致,翠微不穷,沐雨蒸霞,如诗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