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到香山如读书

我到香山如读书。香山之书厚重,远追唐代,近连民国。自唐代起就在香山建寺庙,弘扬佛法。明代“西山佛寺累百胜”。香山因皇家的文化点染而屡露峥嵘。香山作为辽、金、元、明、清的皇家禁苑,是帝王游猎、享乐胜地,是百姓心中遥不可及的天堂。特别是清代,1746年,香山静宜园建成,乾隆御题二十八景诗。第二年,乾隆再来香山,写下“我到香山如读书,日新境会领徐徐”诗句,生动传递出帝王饱览香山宜人景色的喜悦,如同享受读书乐趣的舒畅。帝王在香山读书更是喜上加喜,“自古名山僧占多”,名山又以石刻名。

香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曲水流觞,宛若天成。香山二十八景,清幽雅静,蔚然深秀。清代帝王康熙建行宫,乾隆建静宜园,乾隆一一赋诗,82次驻跸,可见帝王钟爱香山之深。现存的香山石刻多为乾隆帝御题。乾隆亲自题写“乐观林壑之美”,镌刻60余处石刻。从香山的精华石雕、碑刻、诗词文化,可以一窥香山文化精粹,从香山文化精粹更可以管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香山如同一本打开的书,每一页的背后都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香山的碑碣、经幢、石刻,涵盖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题记、志文无不彰显香山自然之美,人文之盛。

与香山相关联的丰富佛经、佛像、诗赋、题词、题额,透露中华文化基因的片段信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满清入关以来的清代皇家文化、满清八旗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宗教寺庙文化遗存丰富。香山留下的石刻多是帝王石刻,石雕造像显露帝王文化、审美、艺术品位。

香山的金刚宝塔等大型石雕工艺,如明珠般镶嵌在以自然生态为胜的香山文化王冠之上。以碧云寺、实胜寺、宝相寺、梵香寺、法海寺等石雕、碑刻历史文化遗存为引领,可以畅读香山历史文化之书,欣赏香山宗教、文学、艺术之美。中华文明在近现代文化的演化,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勃兴,都离不开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都可以在香山丰富的文化宝库中找到线索和踪迹。

近代香山,民国慈善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现代休闲旅游文化、中西并蓄的多元文化不一而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雅士、墨客骚人、僧侣道士、志士仁人、中外游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泼墨挥毫“百万雄师过大江”,为香山历史文化增添新的光辉诗篇。香山以石刻石雕无愧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列,南与五岳、黄山、峨眉相呼应。赏香山自然风物之美,品石刻石雕之秀,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加中华文化价值认同,香山功不可没。游历香山,穿梭今古,无愧“我到香山如读书”!

明代石刻珍贵稀有。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拓片碑文,辽乾统三年(1103年)某某禅师的残墓幢拓片,显露香山初现文化胜迹之端,盛况空前。碑文记述了公主仰慕高师学养风范,殷勤备至延请至香山寺弘法,讲授唯识论,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人,皇亲贵胄、贩夫走卒,络绎不绝,从之者众。高师又乐善好施,功德无量。惜七十而终,追思感怀者不可计数。碑文生动记述了盛况空前的禅师讲学、禅师涅槃和追思经历:

“……皇姑宋魏国大长公主聆其风……,慕其高尚,亲诣……,请礼甚殷,遂屈师于香山寺,敷唯识之论焉。首启之际,辟屋皆来,蚁聚风趋末之如也。盖谈吐奇妙,精义入神,尘柄之下,钟梵之间,其破泛龙,裂世纲,渐离所著相者比比有焉。起成信,见本觉,能发无上心者,时时有焉。以致帝族相思,臣庶缁黄,皆慕敬从。咸生仰重。加以善兴佛宗焉,设贫民,崇礼重贤,好仁存孝。”(2)

明代香山寺的“敕赐香山永安禅寺报恩之碑”,记录了明代寄望于弘扬佛法,以期国泰民安、圣寿恒昌、佛法长存。玉华寺的“万古长春”石刻,记录寺庙灵泉之源,“源源东来,绵绵弗绝。滋我善土,肇我壤业。”制碑者感念众友人捐资修缮,称颂此举将流芳百世,“千百年后,古今一辙。”特也雕刻石碑纪念。天地间小我之外,众生共存。忧今怀古,历久弥新。这一中华文化源流,文人士子、僧侣匹夫的襟怀与抱负,无分高下,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