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络空间里的男孩同行
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第一次开始研究社交媒体。18岁以上访问社交网站的人只有7%。到2015年,这一比例增长了10倍。增长人数最多、速度最快的是年轻人,他们“无处不在”地使用社交媒体。在18~29岁的人群中,88%的人拥有脸书账户。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变化更加迅速。2011年,35%的人有智能手机;在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这个数字已变成了77%,在18~29岁的人群中则是92%。
数字设备在男孩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这一点是这一代年轻人和他们父辈那一代人之间一个惊人的区别。这种区别增大了年轻人与那些试图亲近他们的人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不容易理解彼此。由于男孩的行为已经超出了父母的控制范围,所以父母们感到焦虑了,他们都把手机和电子游戏看成妖怪,认为它们是问题的原因所在,而不是症状表现。在我看来,游戏上瘾和关系疏离哪一个先出现还不清楚。在对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男孩以男性独立的假象为由离父母越来越远。这种情况其实展现了一场风暴。在这场风暴中,虚假的故事以营销信息吸引男孩沉迷于越来越诱人的技术,加速了男孩与家庭的分离。游戏和应用程序只不过是驱使男孩感情的两种方式而已。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崛起,迈克尔·基梅尔所说的“男人国”(4)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1960年的时候,几乎70%的美国年轻成年男性都会离开家,完成学业,找到人生伴侣,然后加入劳动力市场。但是现在,能通过努力在30岁的时候到达这些人生里程碑的男性只有不到1/3。在研究中,基梅尔发现这1/3的年轻人喜欢兄弟之间的情谊、聚会和游戏,胜过喜欢严肃认真的远大抱负和人际关系。他总结说:“讽刺的是,女性获得新的自由反而推迟了男性成年时期的到来。因为不需要养家,除了自己之外无须对其他任何人负责,而且年轻女性在性方面表现得非常主动且儿戏,就像他们曾经幻想过的那样,所以男性几乎愿意无限期地推迟成年期。”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是一个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将千禧一代男性工作时间下降归咎于玩电子游戏。研究人员发现,20~30岁之间的人2015年的工作时间比2000年同期减少了203小时,而且这些休闲时间大部分都是在网上度过的,这与他们的女性同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女性更可能把休闲时间花在睡觉和个人护理上。
要想跟上那些生活在网络空间并时刻都在使用高科技工具的男孩,成年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和先辈所遇到的挑战既有相似之处,又要复杂得多。我们来看看男孩生活中受技术影响的两个方面,就能对这种挑战有所认识。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在13~17岁的青少年中,有人承认自己曾有过一段恋爱,数字媒体在他们最初建立浪漫关系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在脸书上交友,喜欢或追随某人,以及发送信息,都是青少年主动与他人接触的方式。计算机辅助交流创造了调情和交往的新方式。一旦投入浪漫关系中,青少年就会发现网络连接带来了新的期望:11%的人期待每小时都能与他们的情侣交流;85%的人希望每天至少交流一次。而对于这一代之前的父母来说,他们很难理解像这样的关系期待。
还有一方面就是十几岁的男孩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方式。创建个人档案时他们要选择一种形象,这种形象要能广泛地流传,而且是自然而然地、不受控制地流传。自然,他们会照着同龄人的标准来填档案空白页。当男孩尝试着掌控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时,他们更倾向于采用男性的惯例,他们张贴的照片以及描述自己的语言都很男性化。男孩更可能上传一些关于饮酒、性偏好和体育运动的照片。他们使用的语言往往也更有攻击性,他们通常会把自己描述得比实际情况更有男子气概。所以,一般来说,十几岁的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夸大和捏造他们的个人资料。
父母知道他们的儿子将来申请大学和找工作时会面对什么,父母能够想象招生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浏览到这些不讨人喜欢的网上资料时会是什么反应。2013年的一项调查指出,10%的年轻求职者被拒绝,是由于他们社交媒体上的简介让他们错失了可能雇佣他们的机会。父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疏远孩子的情况下,向孩子解释社交媒体形象的长期影响,又不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另一代人,觉得父母“不懂”。更重要的是,父母在传达这个观点时不能像是在向孩子暗示“我知道的比你多”,这样会使孩子逃避父母,因为父母是能为孩子提供主要参考的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亚尔达·乌尔斯讲过如何在数字时代培养负责任的孩子的话题,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她在接受《计算机》杂志在线采访时,为父母们普及了数字化革命的历史背景。她让父母们回忆一下,18世纪末的父母是多么恐惧书籍,他们甚至禁止孩子看书,还焚烧书籍。“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控制欲和威权主义在作祟”。她给了父母们另一个选择,即“积极主动的网络调解”,在此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制定一个“积极主动”的方法,来平衡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和用于其他重要活动的时间,可以就一些基本问题定个标准,比如,睡眠、隐私,以及哪些内容适宜观看,等等。
在这样的方法中,玩电子产品远没有亲子关系重要。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协作的、解决问题的框架,甚至可以用它来应对未来遇到的更有威胁性的问题,比如开车、滥用药物,等等。朝着这样一个双赢的方向,父母对健康和负责任的合理关注与孩子对友谊、休闲和乐趣的合理关注会实现对等,这将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所有父母都意识到了保护孩子和培养他们的信心、判断力之间的紧张关系。皮尤研究中心对13~17岁孩子的父母做了一项调查,美国大部分父母都会进行数字监管:61%的父母会监控孩子的网络活动,60%的父母会关注孩子的社交媒体资料。将近50%的父母都会查看孩子的手机和短信,在电脑和手机上安装父母控制系统则没那么普遍,但近一半的父母会要求孩子把电脑和手机密码告诉他们。电子产品管制惩罚是一种常见的管教形式,55%的家庭都会限制每天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尽管对父母来说数字世界很陌生,很危险,但是在孩子向更广阔的世界迈进的过程中,父母想要为孩子提供支持,那么男孩的数字生活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机会。父母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应对电子产品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这种做法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真正重要的是他们的亲子关系质量,而不单单是提高孩子的警觉性。
例如,父母是否应该对儿子的电脑和手机采用搜索过滤器,或进行其他管控?父母知道十几岁的男孩在青春期早期就会接触到色情内容,他们会面临各种压力,从而过多投入视频游戏中,那么他们该如何发挥稳定的影响呢?我想起了一位母亲,有时候他的儿子陷得太深,现在她监控了儿子的短信和电子邮件,有儿子手机和电脑的密码,并随机检查他的上网记录。但她和儿子设定了目标,如果儿子表现出更好的判断力,她就放松对他的这些监控。儿子以前还小,也更冲动,在经历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她没有惩罚儿子,而是和他一起制订了计划。这个计划是用来培养儿子自我调控的能力,会一直持续到他能独自处理更多事情为止。
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新的网络使用指南,从限制孩子看屏幕的时间,转向确保孩子在发信息或看电视时不是独自一个人。指南中说:“与孩子一起看电视,帮孩子理解所看的内容,帮他们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周围的世界中。”这个新的基本规则与一个建议不谋而合,那就是陪男孩共度特别时光:孩子在哪里,父母和其他看护人也必须在哪里。
但作为儿子童年时代的关键缔造者,父母绝对不能拿网络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本身说事,也不应袖手旁观,让色情内容或消遣性毒品损害儿子的成长发育。“无商业童年”是一场在科技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运动,帮助孩子们远离无意识、无限制的娱乐、人际关系和本性。200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苏珊·琳指出,“无商业童年”这场运动的使命在于“协助父母为了健康家庭作出努力,限制孩子接触商业活动渠道,终结以儿童为目标对象的剥削性市场营销行为。这场运动提供了一套资源,并且鼓励“无屏幕周”和“读书周”同步。为了在家里建立健康的整体平衡,“无商业童年运动”(CCFC)推荐了七种经过测试的策略,来减少儿童看屏幕的时间,包括制定用餐时间,规定早上家里不能看电子屏幕的区域,鼓励户外活动和能激发想象力的游戏,并要求成年人模拟如何平衡地使用自己的电子设备。
针对男孩活在网络中的这个时代,有人开发出了数字时代公民指南,而且不断扩充其内容。鲁本·洛伊威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发了一门课叫“活在网上”,因为他们认为活在网络世界的人不一定无所不知。这门课由30个模块组成,涵盖的主题包括互联网的历史、数字伦理、网络心理学和线上人际关系等。音乐电视网(MTV)已经创建了自己的数字权利清单,上面写的是:“在网上和我的手机上,我有权……”之后跟了一个清单,其中包括“摆脱压力,不受谩骂或虐待地生活”“介入并提供帮助,如果我看到有人被骚扰”“结束不健康的关系”,以及“只要我想,随时切断联系”。传媒公司开展了一项教育活动,让青少年问自己三个问题:(1)为什么我的男/女朋友每天每时每刻都想知道我在哪里,在做什么?(2)一天到晚每五分钟发送或收到一条消息看起来正常吗?(3)我收到的信息有时会让我难过吗?
至于父母想知道他们的儿子是否正逐渐迷上网络,医生兼作家詹姆斯·汉布林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应对方法。他反对长期禁欲的戒瘾治疗方法,他说:“因为我不确定这种方法是否必要,或者它们会不会带来长期后果。”用暴饮暴食和不断的禁食做个类比,这种方法通过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意图”,来帮助他们调节使用电子产品的频度。汉布林博士在宣扬戒除网瘾的好处时说:“想要有目的地使用社交媒体,关键在于打破应用程序和设备想要让你陷入的习惯——机械性地查看并滑动社交软件,对任何铃声、嗡嗡声或消息提醒形成巴普洛夫式反应(5)。”
鉴于禁欲戒瘾这个方法太过激烈,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数字化教育记者安雅·卡门尼茨推荐了一条直截了当的指导方针:“享受屏幕,不要太多,尽量和家人一起。”
对于想为孩子使用数字产品制定合理家庭政策的父母来说,这些问题可能有助于引导父母列出自己的清单。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父母的反应,使他们的政策更有效。
·如果你的儿子在逃避和你的关系,他逃避的到底是什么?紧密的人际关系有一种磁铁一样的吸引力,会让男孩想要留在父母身边,哪怕有朋辈或者其他东西的吸引。当男孩需要理解、安慰、支持或其他帮助时,他们会回来依恋父母。所以,是不是有什么障碍让儿子无法和父母联系呢?
·特别是当儿子表现出更强的独立迹象时,你是不是和他有过太多争吵呢?你的眼睛是不是只盯着他的缺点,而欣赏不到他的优点呢?你是不是因为想要成功激发儿子而产生了焦虑,而批评已经变成了下意识表达这种焦虑的一种方式?
·关于公平使用电子设备,你是如何和儿子协商的呢?什么坦诚交流方式是健康的、适当的,以及上网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用这样的谈话帮男孩理解公民身份。如果你们之间还没有这样的谈话(而不是说教),那又是什么阻止了你呢?
·在学校,你儿子因为在网上展示出来的公民身份而享受过好处吗?他在网上展现出来的身份是不是最新的状态,是不是足够展现他自己,你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了吗?还有,它是不是代表了你们家的家庭观念呢?
·如果你对孩子上网时间和观看内容的担心真的发生了,那你的儿子是不是需要更有力的帮助和指导来应对网络生活的压力和**呢?你能和孩子一起制定父母管控办法,并为实现孩子真正的独立而设定目标和时间期限吗?
(1) 镜中自我概念(looking glass self-concept),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2)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发现,男生比女生辍学率高出30%;从小学到研究生各阶段,女生表现都比男生优秀;男生取得学士学位的比率低于女生,等等。基于这些发现,他提出了“男性的没落”。
(3) 《堡垒之夜》(Fortnite Battle Royale):是一款百人竞技射击游戏。
(4) 《男人国:男孩变成男人的危险国度》是著名的社会学和性别研究教授迈克尔·基梅尔的著作,他在这本书里提到当年被普遍接受的“学校—工作—家庭—退休”的模式。
(5) 又称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外界的刺激和有机体的反应之间会建立起的暂时神经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