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

在男孩孩童时代的诸多损失中,学业不佳是其中较明显的一个损失。据说,全世界的男孩都因为学业表现不佳而陷入“危机”。过去几十年中,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女孩们取得的成绩呈持续上涨态势,然而男孩却一直原地踏步。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报告,男女同样接受一年的学校教育后,女孩们的表现远远优于男生。男生往往处在成就底层的位置,而且超过50%的男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上的基本功水平略逊于女生。

社会学教授托马斯·迪普雷特和克劳迪亚·布赫曼研究了20世纪美国的数据,他们发现自1900年开始,性别差异就已经真实存在了。男孩和女孩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往往在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小学阶段的表现就更加明显了。三个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

·女孩在上学初期,展示出优于男孩的社交能力和行为技能。

·女孩比男孩努力,因此也收获了更加出色的能力。

·女孩更加喜欢上学,她们通过自身的表现体验到了更多的满足感。

中学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些所谓的软性认知能力,例如:完成作业和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取得长远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以至于,八年级的成绩比标准化测验的成绩更能准确地预测他们完成学院课程的概率。他们也解释了男孩越来越弱势的原因。相比贫穷和种族偏见导致的男女差距,男女之间的教育技能差距表现得更为明显。

根据年度调查,成就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志向,同时也拉大了性别差距。八年级的时候,男孩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因此付出的努力也很少。他们不怎么上一些要求严格的课程,成绩比较差。相比在学习上的较少投入,他们更喜欢寻求刺激,例如吸烟,这也反映出他们对未来不上心的状态。

家里面既有儿子又有女儿的父母们更是有话可说,他们的故事让这些数据更有说服力。小男孩查理有一个姐姐,名叫汉娜。姐姐就是一个超级明星:做事井井有条,善于自我激励,志向高远,对待老师真诚,也很会讨他们喜欢。而查理呢,喜欢和朋友们到处闲逛,玩电子游戏,每天乐呵呵的。他也能和别人融洽相处,也很会讨老师的欢心,但就是不喜欢上学。父母不自觉地就会把他的表现和姐姐进行对比,并在报告中评论,他态度消极,不做充分的准备和全身心的投入。查理并不能像姐姐那样,在学校中表现优异,体验到上学的乐趣。而对于女孩们努力学习,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查理和他的朋友觉得她们太较真了。

当男孩面对一些额外的压力时,男女之间学习效果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在最近的一项大型研究中,研究员选取了出生地为佛罗里达州,出生年份在1992年至2002年间的100多万个男孩女孩,将他们的出生证明与健康状况、纪律表现、学院成绩和高中毕业情况进行匹配研究。研究发现,生活在低收入社区的男孩,相比他们的姐妹们,更容易在小学或是初中阶段出现旷课和行为不端的情况。此外,男孩有更大的概率出现心理障碍和认知障碍,很可能不能够完成高中学业,也很可能会触犯青少年司法体系。根据报告作者的观点,这些压力因素对男孩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不是因为男孩本身家庭环境对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反而是由于他们的邻里周围和学校中聚集了大量弱势儿童,这种情况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加上种族偏见和贫穷因素,对于男子气概的文化定义让他们很难在学校中有良好的表现。干扰他们在学校表现的因素已经扩大到在校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来自纽约大学的社会学家华宇·塞巴斯蒂安·切恩格评估了在高中阶段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质量。他很确定,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预见到学生们的期待和成绩。同时,报告还指出,具有移民背景的孩子和有色人种青少年往往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重要的社会资本。

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中,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来,“多项研究表明,表现最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同时还提到“不管是由于社会化进程还是男女天生的一些差异,平均来说,男孩更有破坏性,更愿意触碰边界,肢体行为更活跃。换句话说,他们的自控能力稍差一点儿。”各种各样的刻板观念,导致男孩与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很融洽。

近日,我到访了一所高中,为老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正值五月份,离毕业时间越来越近了。当我经过学院咨询办公室的时候,里面聚集了一群毕业生,我恰巧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女孩拿着手机开心地蹦蹦跳跳,兴奋地告诉电话那头,她被第一志愿的学院录取了。而她的男朋友就站在旁边,也很想和她一起庆祝。但是从他的面部表情中我读出了一种纠结,他也收到了第一志愿学院的反馈——他目前位于候补名单当中。

来自佩尔学院的托马斯·莫特森从事高等教育机会研究,他绘制了一张表格,其中在女性录取率、受教育程度和领导力及市民参与度几个方面都是呈上升的趋势,而男性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则恰恰相反。面对男性下降的学院录取率,求职的渺茫希望,停滞不前的工资,上升的失业率,监禁,贫穷和自杀率这些,托马斯发出了疾呼。

但是,这种性别成就差异的警钟并没有被普遍接受。对男孩来说,真正的担心经常和强烈反对性别平等相混淆。对于一些观察者们,他们对根深蒂固的男性特权的反应,让他们很难去定位男孩的失败。英国社会学家黛比·爱泼斯坦和她的同事们指出了三种普遍的信念,这些信念使对话无法有效开展。

首先是“可怜男孩”文化基因,把男孩塑造成残酷环境和被无情剥削的受害者形象。从这个观点来看,学校就成了霸凌、过度控制的代名词,要求男孩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准则,展现男儿本色。然而,这种观点大大降低了男孩在个性塑造中的自我参与程度。在运动中取得的胜利或是成为校园“老大”的成就感**他们沉迷于短期的名声,而并不着眼于长远的期待。同时,这也让老师和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步入正轨所付出的努力大打折扣。如果学校教育是一出戏剧,那么其中男演员的主观体验在社会力量的冲击中,已经消失殆尽。

其次是一种“失败的学校”论调,认为学校从组织结构到师资配备都更加适合女生。该观点的支持者强调,很多努力的付出都是为了提高女生的地位,以至于学校逐渐“女性化”,从而导致了男孩的挫败。但这个观点的问题是,有证据显示,在提升学校整体各方面的时候,都均衡考虑到了男孩和女孩。此外,这种观点还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几乎在所有的学校里,男孩最喜欢的老师都是女老师。

最后,“孩子总归是孩子”论调认为,考虑到男孩子荷尔蒙爆发、争强好胜和活跃好动,学校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他们的地方。自主选择、冒险还有兄弟会这些活动才更加符合他们的天性。但是,这种论调只不过是对“基因决定命运”二次论述,非常错误地概括了自主选择、体验经历和思想开发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不知为何,这种论调用到男孩身上就貌似合情合理。

还有一些更加有趣的观点,同时考虑到男孩的自主意识和男性的特征,进行综合考量。来自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托马斯·纽柯克认为,由于男子气概属于一种“构建更加严密的文化范畴,越轨行为会面临很严重的惩罚”,男孩在学业上不情愿的投入可视为一种反抗。他写道,一些男孩认为“好的学生时代”就等同于“顺从、娘娘腔、不敢承认自己、也不敢勇敢做自己”。来自罗汉普顿大学的贝基·弗朗西斯和伦敦大学的克里斯汀·斯凯尔顿沿着同样的路线研究,这两位英国教授断言文化规则激励着男孩“叛逆、冒险、具备体育天赋和谈恋爱”。从这两种观点不难看出,必须与童年抗争的孩子似乎更容易得到尊重,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