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完整儿童

促进培养习惯和反思,只是培养所谓“完整儿童”的社会化实践的众多方式之一。在今天的教育界,一些未加分析的有关“完整儿童”培养方法的说法,本身就带着不实和误解。但总体而言,这种观点代表儿童发展需要的立场朝着更统一、全面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让这一立场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准确定义“完整儿童”,以此识别那些把这种统一、全面的愿景当作目标的各种社会化实践。

从最广泛的层面上来说,“完整儿童”培育方法是指促进儿童智力和道德的发展。社会化必须承担培养能力和品格的双重目标:顾此失彼是行不通的。如果儿童获得了技能但却没有明确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就会滥用这些技能,或者无法为其找到持久的意义。如果儿童获得了价值观却没有技能,他们的良好意图就无法实现。将智力问题与道德问题分开的教育实践—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社区—就会冒失去平衡的风险。只有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社会化实践,才能传授能力和品格的构成要素,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

能力和品格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我们的社会化实践是如何推动这两者统一发展的?在这里再说一次,我们必须抵制对不同能力进行简单两极分化。在能力方面,社会化必须传授智力技能和知识以及学习倾向;创造能力以及缜密的思考能力;合作的精神以及竞争的能力。正如我将在下面阐述的那样,在品格方面,我们有必要将习惯和反思结合起来。在当今的文化争议中,类似这样的不同能力常常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视为必须两者择一的选择。这是我在第4章和第5章中阐述的破坏性对立思维的又一个例子。我们的社会化实践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关注人们假想的这种对立的两个方面。我们不应该把它们视为两极,而应该把它们视为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与一些两极分化的教育辩论所暗示的不同,能力和品格的构成要素都不是单向度的。

“文化素养”的倡导者认为儿童需要了解事实,以便恰当地解决问题,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并在这个世界上行走,这一假设是正确的。但真正的能力需要知道重点关注哪些事实。这需要具有区分事实与虚构的能力,并对两者进行很好的推理。简而言之,它需要思考技能和事实性知识。一些教育批评家将这两者对立起来,这是现代最荒谬的错误之一。

同样地,像另一些教育批评家试图做的那样,将创造力与严谨缜密的思考割裂开的做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孩子有强大的创造倾向,我们当然应该鼓励他们去锻炼这种能力:学校只会让孩子死记硬背,这简直是人类天赋的一种极大浪费。但是,任何成就,无论多么有创造性,都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刻苦努力,而且它还势必会带来乏味和挫折。如果要让创造性工作有价值,就必然要付出努力,这对孩子和成年人来说都是如此。要发展创造性天赋,孩子就必须学会认真地对待这些天赋。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从这种平衡的、同时促进创造性和自制力的教学氛围中受益。

一个平衡的教育计划会避免毫无意义的对立,致力于发展孩子全部的才能和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就是(或至少应该是)“完整儿童”教育方式的含义。从平衡的教育体验中,孩子不仅能够获得特殊的技能和知识,而且能够获得进行深入学习的持久倾向。这种倾向包括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好奇和开放的心态、系统性地处理问题的倾向,以及从各种社会环境中学习的能力,包括强调合作的社会环境以及强调竞争的社会环境。学习的倾向是一个人能力终生发展的核心。它们至少是与孩子可能获得的任何技能或知识同样重要的早期教育的产物。在第9章中,我将论述重要的学习倾向,以及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这种倾向。

关于儿童能力的最有争议的辩论发生在教育政策领域,这毫无疑问是因为人们对现代学校的质量和表现有太多的不满。尽管美国人开始认为,美国学校的表现尤其不佳,但事实上这种不满情绪已蔓延到了全世界。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19世纪的学校教育模式实际上仍然在各地的公立学校教育中占据着垄断地位,尽管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这种19世纪的教育模式已经与当今广大的青少年严重脱节,它迫切需要改革。我将在第9章中回过头来详细论述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如何改革这些学校,从而使它们能对孩子的发展作出更有建设性的贡献。在这里,我只简单地提出,这些改革必须遵循我在本章中论述的社会化原则。像养育的所有方面一样,在学校培养孩子的能力有赖于向他们传授新的目标和技能。此外,在所有环境中,包括学校的跨代沟通,始终是在成年人的考虑和孩子自己的兴趣之间搭建桥梁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要培养孩子们的技能和理解能力,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一个鸿沟上架起桥梁,这个鸿沟的一边是儿童早期生活中形成的自发兴趣、想法、价值观和目标,另一边是学校要传授的知识。在孩子已准备好向学校生活积极过渡的理想情况下,这样的桥梁建设就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学校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提高能力的机会。那些认可这个机会的孩子将会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生活中,因为孩子总是在寻找各种新的方式来获得能力。但是,很多孩子从来看不到学校提供的东西和他们自己能做或想做的事情之间的联系。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发兴趣和学校的考虑之间的鸿沟太大。他们看不到学校活动的意义,所以他们变得心不在焉。

如果心不在焉的孩子只占极少数,那么我们可能会热烈讨论他们应该付出什么样的特别努力。但是,正如我在第1章中所指出的那样,这样的孩子在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在—他们在不太富裕的社区最显眼,但绝不仅限于这样的社区。教育这群心不在焉的孩子的挑战是教育所有孩子的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需要统一的教学原则。

在迎接这一挑战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学校教育鸿沟两边的问题。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自发兴趣,同时让他们获得必要的技能、强有力的思想和对更多知识的渴望。学校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孩子当前的水平和未来的水平相关。在小学阶段,学校课程必须建立在孩子天生的兴趣和技能基础上,必须引导孩子知道他们将在严格的纪律下开始学习。

搭建一座双行道桥梁—连接孩子之前能力和之后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才是当今学校最需要的。正如我将在第9章中阐述的那样,当前许多学校改革中的对立情绪已经削弱了这种搭建桥梁的努力。当改革者对玩乐与刻苦练习、看字读音教学法与整体语言教学法、解读力与理解力、自尊与技能掌握、学校即玩乐与学校即努力的优缺点争论不休时,他们站在了鸿沟的一边,而把对手置于鸿沟的另一边。如果我们要帮助我们所有的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我们就必须设计出可以在这些鸿沟上搭建桥梁的学校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