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不在乎的勇气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在意的人和事,但现实却告诉我们,很多人和事不是我们能完全控制的。有时,我们就会过于在乎而使自己困扰。

例如,我们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是人人都会在乎的,我们都想拥有良好的形象,但如果过于在乎就会激发不良情绪。看到同事私下小声谈论别人,很容易对号入座,担心他们是不是在谈论自己,开始怀疑自己。对另一半特别在意,对方的一言一行很容易影响到自己,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想要走出去,跟别人好好相处,但总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因此造成误会。同样,对于一些事我们也会存在过于在乎的时候,一次考试没考好,没考上称心如意的学校,评奖没评上,升职落空,等等。

这些难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为了平衡好情绪,

钝感力的说法源于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按照他的解释,钝感力是一种力量,一种避免负面信息冲击的能力,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挫折和伤痛,不受影响,坚定前进的方向,这是一种赢得美好生活的智慧。渡边淳一认为,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面对困难时,人的耐受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如同一束电波需顺利抵达终点,过程中就要规避电磁场的异常干扰。人生要朝着目标前进,就要规避各种外界不利信号的冲击。

沙子在手中握得越紧流失越快。跟这个道理一样,我们越敏感,就越容易胡思乱想;越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越有可能适得其反,反而钝感一点,会活得不那么累。

还是新人作家时,渡边淳一加入过一个作家文艺沙龙。里面有一位渡边淳一认为最有才华的作家A先生。A先生当时已经发表过不少作品,小有名气。然而,这位天赋极高的A先生也和渡边淳一一样,会有被退稿的情况。在相同的境遇下,渡边淳一虽然感到沮丧,但在短暂的沉沦后,很快就重整旗鼓,投入创作之中。而A先生很敏感,对自己的作品更在乎,接受不了打击,丧失了创作的欲望,发表作品的次数越来越少。几年后,在文学圈里,已经甚少听到他的名字了,他就这样在文坛消失了,而渡边淳一如今却享誉世界,作品被翻译成多个语种,在全球影响很大。

所以,成功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钝感力,它可以让我们持之以恒。在渡边淳一看来,A先生的才华不在自己之下,如果能有一点钝感力,他会是一名多么优秀的作家,这种结果令人惋惜。

日本著名心理咨询师大岛信赖写了一本《不在乎的勇气》,此书是渡边淳一《钝感力》的实践版。大岛信赖用八万多件心理咨询案例的经验,引导人们从新视角看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在书的封面上写着一句话:“你真正强大的时候,是你能够不在乎的时候。”作者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我们被别人的批评或感情所左右的原因。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有办法去摆脱被左右的命运。

为什么我们很难不在乎

对于我们通常很难做到不在乎的情况,大岛信赖从八万多件心理咨询案例中总结出来两个原因:

1.没有边界感

书中有个例子,作者休息日打算收拾屋子时,同事发来“收到客户的投诉”这样没头没脑的一条短信,作者本来不予理会,继续打扫房间,但脑海里会不受控制地想同事为什么要发这样的短信。结果时间全浪费在思考这件事上了,傍晚时房间还没打扫完。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的烦恼在于想得太多而能做的太少。”内心敏感的人总是想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可或赞同,被对方的言行所左右,或者是过于热心肠,不由自主去干涉别人的事。

人与人相处时,如果边界感缺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烦恼和不便。就像作者的经历的这样,同事没有边界感,给别人带来烦恼;而敏感的人模糊了边界,被对方的言行或感情所左右,过度地剖析,不敢做自己。

2.容易自卑

内心敏感的人,非常在意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在与别人比较时,下意识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低人一等,凡事先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一来就让自己丧失了自信,变得自卑。

他们总是在出现不好的结果时,第一时间把问题归咎到自己身上,心里不断问自己,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别人才这样对我。因为不想被别人讨厌,才不断放低姿态,以致失去自信。

其实,我们越是模糊边界,越是放低姿态,对方往往越是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地对待我们,这样我们会更痛苦。

如何让“钝感力”增强

太过敏感,可能会轻易毁掉与他人好不容易建立的桥梁。要想减少敏感度,可以做些钝感力方面的练习:

大岛信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分隔方法:以自己为圆心,双臂张开为直径画圆。这道圆就是个分隔线,将事物区分为“什么该在乎”和“什么不必在乎”。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有个观点深入人心: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有边界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降低敏感度,无视那些“不必在乎的事”,该干吗干吗,会轻松很多。

敏感是一种天赋,也是一个人的资质,不可能轻易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去改变那些相对容易的东西——看问题的角度以及思维方式。

相比“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考虑,以他人为中心”这种生活态度,那些能够平静地看待别人的言行、忽视无端的指责、能够随心所欲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活出自我,过得幸福。

对其他的事钝感起来,不太在意他人的言行,埋头做自己的事,容易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自然而然就自信了。

他人因为身体、家庭或其他原因情绪很糟,把你当出气筒,与其同这样的人较真怄气,我们不如改变心态,学习如何接纳。

对于别人的“热心教导”,如果是对的,我会接受。如果不是,那对不起,我不在乎你,就当耳边风,很快就忘掉。其实,我们从小时候起就应该学习“无视”。相信很多人都遭受过别人以爱的名义对我们进行控制,这时候我们需要站在自身感受的角度去看待这种“爱”。如果你感觉受到了侵犯,生活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那么你有权利反击,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感受,并请他们收回口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