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自己,看清路
◆1◆
回想幼年,小旭遵守纪律,连眼保健操都做得格外认真。她熟记“手放背后坐好”。并且,只有她,记得老师曾说过,“一只手要做警察,另一只手是小偷,警察抓住小偷不放,大家手放背后坐好”。
青春期的她很乖,也尽量事事做到最好,同时对所有因为不乖而反抗的事感到愤怒。所以她看不惯同学拍老师马屁。然而有个同学的论文得了优,小旭甚至心态都崩溃了,恨不得来一首《满江红》。 那一次,她的过于在乎显得有点奇怪,她也从未思考过那篇论文万一真的写得不错呢。
小旭是个很正经的姑娘,她很勤奋,平常读书看报,知书达理,端庄大方,还会弹钢琴。但大家总觉得她有些死板和紧绷,少了些趣味和松弛。那种感觉就是,她整体很好,但她像电影频道的优秀数字电影展播,并不精彩,但是没有出错。
小旭后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很顺利,去了大平台做媒体相关工作,也做过出镜的报道,在名利场展露着身影,保持清新的笑容。再后来的她做着相对程序化的工作,也因为周遭环境都很光鲜亮丽,她也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打造她丰富多彩、精致生活的朋友圈。
在临近三十岁的时候我们重聚了,小旭把过往的种种,借着深夜和酒精一并倾吐。这种真诚的对话,让我们找寻到了灵魂深处最真的答案。
◆2◆
小旭经历过职场性骚扰。那种商务社交的聚会,不仅让人放松,也让人随意放纵。
小旭的领导是个已婚人士,身材微胖,是成熟的中年人。那天傍晚酒局之后,深夜之际,小旭的领导处于微醺和装醉的状态。那晚领导累了,小旭没喝酒,正好可以帮领导开车。
在回程途中,北京的深夜格外安静,广播里的歌声也有着忧伤冰冷的调调。领导没说什么虎狼之词,只是开始回想起了当年。从童年阴影讲到了青春懵懂,慢慢也说到了自己没懂人生就误入了婚姻,很多东西来不及了。小旭对领导的才华还是很欣赏的,只是没动脑子,搞不清楚这些都是上下其手的铺垫叙述。
后续,领导开始夸小旭有智慧也很得体,又慢慢讲到她气质出众,渐渐就讲到了小旭的脸庞、身材,再到腿的形状,说着说着就变态了起来。送领导到家楼下的时候,领导说想聊聊天就没上楼,然后开始给小旭洗脑。小旭恍然察觉到这里面龌龊的目的,感到十分紧张,拳头都攥起来了。她是很正经的女孩,不存在任何出卖灵魂肉身换取报酬的想法。
那一晚,他俩都动手了。领导动手在先,小旭在后。后来,他俩的关系算是闹僵了,小旭也离开了那个部门。再后来,她在跟客户的相处中也经历了类似遭遇,只不过小旭那次没动手,只是骂了对方一顿。
这些离谱的事情给小旭带来了伤害,也改变了她看待世界的角度。
她慢慢推测,漂亮的女孩混得好了,这崛起之路一定不单纯。她慢慢认为,捷径就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恰逢那些年媒体大变更、平台大换血,早期顺利的小旭经历着自己职业的动**期和低谷。
小旭搞砸了一些事情,也错失了一些机会。
那会儿传统的网络栏目改版,要在基础的新闻信息之下增加更多的趣味观点。小旭作为负责人,项目推进得很慢,栏目的点击率每况愈下。她跟新的领导沟通,寻求领导的帮助,领导也给了一些建议和思路。但一路下来,结局没有逆转。
电视媒体进展到网络门户,后续到了视频网站,慢慢也有了微博和抖音。平台的变更是大浪淘沙,厉害的人,跟住了每个时代,纵使跌跌撞撞,也基本都可以活下来。然而大多数人会在行业产生巨变时露馅,发现自己的成功大多都是机缘巧合,实际上自己真的不行。
小旭那会儿感叹道:“我们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后来,平台方向大更迭,从新闻走向了影视,小旭忙前忙后,但更多是在行业的周边产品上提提意见,参与和介入,从没有真的执行过什么。她一直不清楚自己在职业上的绝对优势,她拼尽全力、热情洋溢,也遗憾只能是个气氛组。
在职场混了十年,小旭慢慢也有了一些体会。当你成了运筹帷幄的管理型人才,你未必有绝杀的本领,但是你需要凭借着出色的性格、好的人缘、清晰的逻辑、坚定的意志和不怕麻烦的精神,既扛得住一个要求严苛的领导,也扛得住一百个群的轮番轰炸。
你需要早起,需要晚睡,就是踏实严谨地上班,你跑得不算飞快,但需要保持耐力,持续高效。这样的话,你才混得下去。未来,或许是个部门领导,甚至职业经理人。
或者,你成了深耕执行的工匠型人才,比如写稿,做代码,包括拍小片儿,慢慢磨,标准高于绝大多数同行,你慢慢也成了工位里的佼佼者。若有了一些自己的风格,那么也可以自立门户,浪迹市场,也有生存空间。
然而,小旭的确都不算。
小旭在行业的变更下过得很艰难,我问她怎么看,她坚定地说:“若我当年,从了那个人,后面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酒馆里摇滚乐的声音很响,但我依然感到五雷轰顶。
小旭常在朋友圈里阳春白雪、愤世嫉俗,像锋利并融合浪漫主义的诗人。小旭也常在自己的局里盘点他人的种种行径,有桃色八卦,也有尔虞我诈,也不确定这些事情是否证据充足。她是很正经的女孩,慢慢地,“正经”就成了她的人设。更奇怪的是,这个“正经”,竟然成了中性词。
它有着女孩的洁身自好、稳妥和踏实,也有着做作、逃避、欺骗和道德绑架。
道理是个怪的东西,我们以此自洽都是美好的,然而以此轰炸别人,那世界就乱套了。更何况,长大后才懂得,道德里的对错,往往在于每个人的立场和角度。论真正客观的,还得是法律法规。
这些年,小旭尝试做了很多事。
栏目撰稿人——遗憾转化率极低。幽默和感性这种事,往往是骨子里自带的。然而,内心过于“正经”的人,无法写冒犯的笑话,也无法写人性挣扎的情感。
创业者——这事铁定不行。她不爱和投资人社交,也确实没能沉浸到这九死一生的打拼里。在职且条件优渥的女孩,怎么可能真的愿意破釜沉舟。最后所谓的合伙创业即使做成了,无非是你帮我拉个群,我给你挂个名,实际上非常儿戏。
培训讲师——这事小旭真的往前冲过。大平台的打拼让小旭有了很好的基本表述和逻辑能力,但是这一切仅仅只能控制在两小时之内,所以只能是短短几小时的演讲,而没办法做成完整的业务培训。她去了几所大学,也在一些掌声喝彩下短暂地迷失自我,终于在一切放空之后,又恢复了平静的沮丧。
她默默地打拼,只是看上去勤奋,那坚毅的地基,也是不堪一击。在职场、市场和大环境下翻来覆去,她没有远行跋涉,也没有死磕到底。
我们相信这世界里一定有人情世故,它未必如高考一般公平,但也都基本明白一个人自身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逢场作戏,谄媚交互,或许能制造一些机遇,但是能否做成绝大多数在于自己的能力。
小旭只记恨着面前的不堪,却忘记了后面的涅槃重生才是胜负的关键。
小旭依然清高,总说跟世界格格不入。
◆3◆
那天,在采访的过程中,我让伙伴关了摄像机。我说了一段至今后悔的话,这段话让我俩很难再有交集。
我说:“小旭,你必须清高,因为清高是你失败的遮羞布。”
承认自己不行是一件特难的事,承认对方是真的行也同样困难。
在同一时间认清这两件事,一定会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我们终于发现自己不是主角,我们会看到更多厉害的对手,再从容地做个看客,起身鼓掌,或者去打拼磨炼一番,重新归来,与他们再度交锋。
我们何时才可以诚恳面对自己?那些自命不凡是骨子里带的吗?另外,长大的过程中,家人的期盼也让我们误解了自己的真正实力。等大家翻过了故乡的大山,去了远方,才狠狠地撞到了现实的墙。所谓村里大才子,实则是社会边角料,这还真的是疼痛的领悟。我们于城市路边酒馆,喝了一杯杯烈酒,意识越来越迷醉,灵魂越来越清醒。
原来,就是自己能力不行。
原来,世界本身还行,只是自己拉低了平均线。
原来,我们才华一般,同时又很懒。
原来,格格不入不是选择,而是被抛弃了。
原来,清高真的是我们搞砸事情的遮羞布。
原来,长大是如此残酷的体验。
小旭是很正经的女孩,巧逢在2023年的春天,她变得松弛了很多。我们在酒后揭穿真相,互相吐槽之后,依然是朋友。在诚恳面对自己之后,大家也更懂得从容地拥抱世界。
她开始承认别人的能力,帮忙牵线搭桥,成了很厉害的商务伙伴,赚着项目的介绍费。她承认自己的局限,盘点自己搞砸的一百件小事,在自媒体上分享职业成长的教训,也找到了一些新的知己。
我们看清了自己,才有可能看清路。
她给大四的自己留了一张字条。
“见字如面,你很一般,后来的你也会遭遇到很多崩溃的瞬间,但希望你保持好心态。别人成功了,真的是别人的本事,你自己不成,也真的别那么多抱怨。小旭,你会好起来的,坚持你的原则,也接纳自己的不足,放松一点。对错好坏当然重要,但也真的希望你找到自己的小小快乐,实现自己的小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