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四大美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其实是自古红颜多不幸

夸奖美人,最常用的辞藻就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辞藻背后的典故,也大多耳熟能详。诸如闭月,讲述的就是三国时期,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遭遇浮云遮月(其实就是恰好有片云飘过去,把月亮给挡住了),却被她身后的王允,吹出天花的故事。

“我那姑娘,生得是真漂亮!晚上拜月,月亮都自愧不如,躲到云里去了。”

这便是“闭月”二字的由来。

“闭”又可称“避”,莹白皎洁如月亮,都要避貂蝉之锋芒,足见这位能歌善舞的姑娘,是何等天人之姿。

然而这个典故,本身就有“王司徒卖瓜,自卖自夸”之意,且貂蝉只是墨客笔下一道香丽艳影,因此这闭月一事,便聊当一段瑰丽故事,茶时谈资吧。

别忘了,她只活在《三国演义》里。

说完闭月,少不得就要提起羞花。

这段典故的主人,倒是确有其人,且是位珠圆玉润的“胖”美人。

故事时逢大唐开元年间,唐明皇风流爱艳,派出大队人马,四处为自己搜寻美女。当时寿邸县的宏农杨元琰家里,就有一美貌女子叫做杨玉环。

那时候的大唐,以胖为美。玉环享天赐容颜,自来便生得一副冰肌玉骨和柔媚动人的丰腴体态,放在人堆里,也是响当当的出挑柔俏。

可惜这么柔俏的玉环,父亲去得太早,10岁的时候就被寄养到三叔杨玄璬家。唐明皇猎艳那会儿,她尚且年幼,又是孤女,因此完美擦肩而过,并未被选美大队选中,跟玄宗产生什么火花。

此后的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了。

杨玉环的叔父官职低微,并没有在席上得到什么太体面的座位。杨玉环则是以“伴娘团成员”的身份,出现在婚礼上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公主托钗拿玉,摆排场的,比寻常宫女站得靠前一些,又比得脸宫女靠后一点。

而就是这不前不后、不高不低的一个位置,恰恰就对上了寿王李瑁的眼。

寿王李瑁是咸宜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当得宠,所以身份地位仅次于当时的太子。咸宜公主在玄宗面前,也是被十分宠爱的女儿。

宠爱到什么程度呢?本来按规定,公主的食封户应该是五百户(就是用五百户的赋税来供养)。玄宗宠爱咸宜,愣是给她加到了一千户!这个例子开了以后,大臣和其他公主就闹起来了,说这不合祖制啊!而且别的孩子“零花钱”都是五百户,凭啥她一千户啊?偏心眼也不能摆得这么明显吧,你让其他的孩子心里怎么过得去?

给咸宜公主降零花钱的呼声越来越高。玄宗也觉得好像是过分了,但是他舍不得让自己的宝贝闺女“受苦”,所以大笔一挥,颁下圣旨,把所有公主的零花钱都加到了一千户。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让你喝瓶农夫山泉,我给全班都买了水啊!

如此看来,玄宗似乎有点宠女狂魔的意思。其实不然,女儿里他也有不喜欢的,诸如他的寿安公主,因为在娘肚子里待的时间不对头,他就很嫌恶她,随口给起了个小名叫“虫娘”。连个公主的封号都没给,就让她迁出京城去了。

寿安公主心里苦啊,别的公主都在老家长得好好的,零花钱都有一千。就因为她早产,生的时候不得爹喜欢,就被莫名其妙送走了?如果我是寿安,再看到自己亲爹,一定没好脸色对他!

但是寿安本身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并且有那么一点佛系。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被逼退位,寿安公主就跟他重逢了。重逢之后不仅没有质问他的狠心,反而在禁中照顾他起居,唐玄宗这时才意识到迷信出生年月这事多么的愚昧,再三嘱咐自己的孙子唐代宗:“虫娘是我的女儿,我那会儿对她不好,这会儿想对她好了,又没实权了。你记得不管怎么样,都要赐她一个公主的名号,要不然她入皇陵的时候,还是虫娘两个字,刻在石碑上也不好听。”

有人越老越糊涂,有人越老越明白。李隆基属于后者。

不过明白得也不算太晚,等到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李虫娘姑娘就被封了寿安公主,下嫁苏发了。

这会儿咱们不细谈虫娘,说回在蜜罐中长大的李瑁和咸宜公主。

李瑁看上了玉环,就跟咸宜说了。咸宜打眼这么一瞅,确实挺好看的。脸盘子肉乎,体态丰满,符合咱们家的审美!就把杨玉环带到了老娘武惠妃跟前。

武惠妃也很喜欢这个大脸盘子的姑娘,娘仨都很中意,没有因为这姑娘出身不高就嫌弃人家,一拍即合,娶!

而之后对玉环百般疼爱宠幸的玄宗李隆基,仍然沉浸在——朕的后宫为何没有寻到新美人的惆怅中。他自己还没找到美人呢,哪有闲工夫管儿子娶谁?听到武惠妃撺掇,杨家姑娘如何之好,如何富态,便顺水推舟下了诏册,立了杨玉环为寿王妃。

那个时候,李隆基还没见过杨玉环。如果见了,又预先知道自己需要整那么多幺蛾子才能把她捞到身边,肯定不会下那道诏书了。

再说玉环和李瑁,婚后是十分恩爱的。李瑁对玉环的痴迷,尽人皆知,那叫一个宠!

可惜该来的总还是会来,该遇见的总还是会遇见。这段唐玄宗亲手赐下的姻缘,最终也由他亲手毁了个稀巴烂。

5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隆基看见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跟他儿子李瑁的反应一样。

“这大脸盘子,这丰满的体态,这旺夫的面相,娶!”

李隆基对杨玉环也一见倾心了。或者说,不仅仅是倾心,还有那么一点旺盛的狂热。

他觉得人生中的花花草草,突然有了形貌。后宫的莺莺燕燕,只有她住进来,才能重归颜色。

值得一提的是,那段时间,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刚刚逝世。而这位武惠妃,正是寿王李瑁的亲生母亲。

婆婆死了,公公爱上了儿媳,这话传将出去,别说是在皇家,便是寻常坊间小老百姓的茅草房里,都是里外都不好听的事儿。

李隆基为此很是费心地做了一番表面工作。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再又命令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然后,他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并立为妃,以此来安抚寿王。

5年之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自己养了起来。

这一连串的动作,说起来容易,做的时候,可是狠狠费了一番工夫。先不说要顶着外界多大的舆论压力,单说道德礼法这一项上,就足够被人戳破脊梁骨了。要知道,史官的笔杆子可不是吃素的。一代君主夺自家儿媳的污点,是会在百年之后,仍被外人所道的。

然而李隆基显然爱惨了杨玉环,不惧身后名,一心只想把她养入后宫。

寿王李瑁也不是个傻子,明知道被抢了女人,又不敢发声,气得那是捶胸顿足,差点一口气上不来,被亲爹活活憋屈死。

您说您都多大岁数了,还跟儿子抢媳妇。真要是媳妇跟儿子关系不好也就算了,人家夫妇二人明明如胶似漆得很。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

寿王李瑁醉酒后念叨得最多的一句话,大约就是:没有这么当爹的!

诚然,李隆基的这个爹,当得确实不咋的,但是从公爹转为老公的李隆基,却是从头到脚地将杨玉环宠得快要上了天。

著名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可品出其味。

就为了她爱吃荔枝的喜好,他愿意跑死几匹骏马。

华清池畔,贵妃将酒杯掷入池中,垂眸浅笑,便有了“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的名句。

贵妃醉酒亦是耳熟能详。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那人,那诗,那句。

李隆基爱得痴,杨玉环美得艳,都是太液池内一捧陈年玉露,甘醇百年,却终为一场别离。

马嵬坡一役,贵妃之死至今仍有诸多说法。

有说是被高力士勒死的。

有说是被人偷梁换柱,跑到日本去了。

也有人说,是在乱军之中跑走的。

这些说法,死的“少”,活的“多”。潜意识里,大约看客们也都不希望那样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子,就这么如凋零的花瓣一般,褪干颜色,归于大地。

可惜我们总是无法见识到最真实的历史,只能从旁枝末节中,寻找和编织那场凄美又明艳的梦。

只能从羞花的故事里,幻想贵妃当年的倾城姿容。

那时玉环刚刚被养进宫内,因为思念家乡,总是郁郁寡欢。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成迫于外界的舆论压力。毕竟夺人儿媳的虽然是李隆基,作为当事人的杨玉环,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欢喜。而且之前便说过了,她跟寿王李瑁是有感情基础的,少年夫妻被迫“和离”,难免要伤怀。

那天她去花园赏花散心,抬眼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到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年华,不觉便生出了叹息。

女人的感情都是细腻而柔软的,对着盛放的花儿,贵妃不无感慨地道:“你这等姿容,也只能被关在这院墙之内,得一人赏玩。那人开心时,你便要怒放,不开心时,也要维持明艳。”

越说越觉得自己和花儿的命一样,身不由己。两行清泪落下,触了触那花叶。没承想,刚一摸到,花瓣就立即收缩,绿叶也跟着卷起低头。现今我们想来,便能猜到,玉环摸到的是一株含羞草。

如果美人的容颜要用含羞草来证明的话,那人人得一株,人人都是美人了。

这个故事只能说明,刚好美人碰了草,草羞更添美人韵。这事儿其实跟貂蝉的闭月一样,都是赶巧被人看见了。这次“赏了景”的,乃是玉环身边的一名宫娥。宫娥见到以后到处跟人家说:“我们家贵妃真是美,美到什么程度呢?跟花儿比,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情传到本就爱玉环的明皇耳朵里,自然是更添一桩喜事。当即就宣了杨玉环来见驾,玉环梳洗打扮一番,明皇一见,果然更加倾心。

从此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君王不早朝。

可惜后面的故事,就不那么甜腻了。

杨玉环得势以后,就被养大了胃口,不仅跟她兄长杨国忠串通一气,开始玩弄权术,还陷害忠良,对一切看不惯她的老臣“开炮”,夜夜吹枕边风说坏话。当然,盛唐的繁华,早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日渐懈怠,和安享其成中走起了下坡路。玉环那点小打小闹,只是腐堤上跳舞,最后的狂欢。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和文武大臣向西逃窜了。安禄山率兵追赶,扬言不仅要唐朝的江山,还要美人杨贵妃。又是一个爱江山,也爱美人的主。

西逃路上,大臣们老泪纵横质问明皇,国破家亡,社稷难存,你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如果你要美人,那我们各奔西东,谁也别管谁。至此陷入僵持,六军不发,万般无奈之下,李隆基决定要江山,赐贵妃一死。

这段历史后来经由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润色,更添了几分凄美。

可是真实的帝王之爱,依照笔者之见,真的并非那般深情。

先不说李隆基年轻之时,便是一位风流君主。便算跟杨贵妃在一起时,他也留恋过其他女人。杨玉环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都曾跟这位“妹夫”“嬉戏打闹”过。

杨玉环妒火中烧,还曾动手搧过李隆基一巴掌。新、旧《唐书》中,也有李隆基两次逐杨玉环出宫的记载。

可见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不是没有,只是没有后世所传的那般深厚罢了。

然,正史素来喜欢把一段王朝的覆灭或腐败,归罪到女人身上。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大唐再难达到从前之荣华。杨贵妃的罪责,便也在死后再次被挖出嚼烂。

都是她爱唱歌跳舞,都是她迷惑君主,都是她……

一个女人,纵然是生了一副了不得的容颜,纵然是唱了跳了惊天的歌舞,对于政治、对于朝堂本身又能有多大的罪孽呢?纵使她进了不该进的谗言,捞了不少“体己”,又怎能将全部过错都扣于一人头上呢?

唐玄宗李隆基早在玉环进宫之前,便懈于政务。重用外族土肥圆安禄山,养肥贪官杨国忠。他自己就没有责任吗?就没有一点评判能力吗?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花儿败了,环儿“碎了”,这便是羞花的故事了。

另外,关于杨玉环还有一个有趣的讨论就是,这位驰名中外的美人到底有多胖?

遗留后世的诗词和画像,描画出来的都是一个丰腴美人。唐朝最初的审美,本来是飞燕那种瘦骨,杨玉环的胖,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改变人们的审美呢?

显然,我们是没有福气见到真人了。野史中倒是曾说过,她身高一米六四,体重一百三十六斤。

这个体重,放在现在来说也是胖的。没达到“肥”的程度,却也着实不算瘦了。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依据,也许是人信口胡诌,也许是故意写出来博人眼球。但玉环“不瘦”这事儿,倒是能找到一点记载。

书籍《杨太真外传》中就曾说过一个故事。

是讲有一天,唐明皇闲着没事看了一本关于赵飞燕的书,书里说她身轻如燕,可在人掌上起舞,身材瘦小至极,一阵风就能吹走。再抬头看看自家玉环,很直男地调侃道:

“你肯定是吹不走的。”

古往今来,说哪个女人胖哪个女人能乐意?贵妃当然是不服气地一挑横眉,一瞪凤眼。

“瞎了你的狗眼!我就算胖,也是个灵活的胖子,我的《霓裳羽衣曲》远远超过了赵飞燕!”

另一个故事,也说过她“不瘦”。

是讲唐玄宗有一次去密会他的旧爱梅妃娘娘,被杨玉环知道了,妒火中烧前去“抓奸”。高力士得知消息,连忙跑去告诉李隆基,说:“娘娘杀过来了,您看怎么办吧?”

李隆基慌得够呛,赶紧让梅妃躲到桌子底下。

梅妃心说,我一个妃子,还比她早进宫,就算没她得宠,也没必要钻桌子啊!再看没出息的唐玄宗,在自己跟前吓得一遍一遍地转圈,不由气得破口大骂:“堂堂一国之君,因何怕那个肥婢?”

自此后,宫内失宠的嫔妃就以“肥婢”来暗中骂杨玉环。

这些边边角角的野史小记,都说明了杨贵妃确实是胖的,但是她的舞蹈特别好,马术也很好,再加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温泉水滑洗凝脂”,应该是个,白,且灵活的,微胖界女神。

说完了羞花,再来说沉鱼落雁。

这段典故,很多人都认为讲的是西施与王昭君。但是鲜少有人知晓,这四字成语的典故,最早其实出现在《庄子·齐物论》里。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按照《庄子·齐物论》来看,毛嫱应该才是最早的“沉鱼”原型。

说到毛嫱,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她也是春秋时期越国艳霸一时的绝色美女,与我们后世认为的“沉鱼”西施是一个时代的。相传这位美人还是越王勾践的爱姬。最初人们对毛嫱的称道,还远远超过西施。

《千字文》中曾说:“毛施淑姿,工颦妍笑。”意思是,毛嫱和西施皱眉头的样子都那样妩媚动人。《管子》也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说明二人确实是同一时期的两位美人,且从夸奖顺序来看,毛嫱应该是美于西施的。因为那段时期后人对美女的赞颂,同时出现毛嫱、西施二美时,都是毛嫱在前,西施断后。

有史所记。

《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

《淮南子》则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

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在前面的,说“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

东汉边让《章华赋》也有“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之说。

当然,每个时期对美人的评判标准都不尽相同,我们也无法贸然赞同,毛嫱就是比西施美。

只能透过古书以及遗留的辞藻,大致猜到,西施是一名具有病态美的女子。

其来源有西子捧心、东施效颦等。

西施的美是病态柔弱的。根据后来的事件演化,我们大胆猜测,应该她的美,恰恰就是符合了当时吴王夫差的审美观了(也许,在夫差大王眼中,西施的娇柔乖顺,以及从不反抗的隐忍,才是最能激起男性本能的爱护的)。

而毛嫱,则更多的是一种素雅娴静的美,如茉莉,婉淡清甜,带着大家族女儿的优雅温柔,又在不经意间,透出几分淡淡的疏离。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谁比谁美,便也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毛嫱这位香如茉莉的美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除了留有一抹至美的倩影以外,并未留下什么笔墨。就连她本为勾践宠姬一事,也有待考证。也正因笔墨不多,茉莉美人在百年之后,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将身后那位病美人西施,推到了众人视线之中。

那西施又是谁呢?

那是在春秋末期,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西头老施家,生出的一个美人。爸爸家是猎户,妈妈是浣纱女,西施是个小姑娘,不可能跟着爸爸打猎,当然就是跟着妈妈浣纱。浣纱的地方又叫浣纱溪,溪水澄净,浣纱的时候常常能看到游玩的小鱼。

西施浣纱,鱼就不游了,傻傻盯着美人,慢慢就沉到了水底。从那以后,浣纱女天生丽质、秀媚出众的名声,很快就在十里八乡传开了。

但是那会儿仰慕她的人虽然多,却不是个个都知道她小名叫:夷光。因为她家住西坡,她爸爸又姓施,就直接唤她“西施”了。

西施少女时期,身体是不算太好的,经常会觉得心口作痛。当然,也可能是活干多了,太累。从溪边浣完纱后,经常双手捧心,缓解疼痛。又因为天生脚大,为了弥补缺陷常穿“小鞋”,鞋垫中间还垫了一层让脚背隆起来,远远看去就跟正常姑娘一样是小脚了。如此一来,走路就不便利了,歪歪扭扭的。

然而这生来的两样缺陷,在惊天的美貌之下,反而成了优点。大家觉得她漂亮,即使蹙眉捧心,妖娆行路,也如天女下凡,反而当作一样景致。

村东头的丑女东施听说以后,认为捧心这个活,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可言,西施能捧,她也能捧;西施走路歪歪扭扭,她也能。

于是,东施这一捧一扭,就诞生了一个东施效颦的典故。

东施心里得多生气呀!同样都是人,做同样的动作,因为脸长得不如对方,就被埋汰成这样?心里恼火,干脆就不怎么出门了。

再来说回美丽的西施。

虽然美人二字,为她收获了很多爱慕她的人,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盛名在外的西施,也没能幸免。

时逢越王勾践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日夜练兵,引起了勾践的忌惮,决定先发制人,杀吴国一个措手不及。

范蠡听说以后,坚决反对,希望勾践可以从长计议。

勾践呢,因为几年前发兵吴国,逼死过夫差的亲爹吴王阖闾,并且听说阖闾临终前,好像还告诉过他儿子:“一定不要忘记向越国报仇。”

勾践这么一寻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啊!这小子练兵,明显就是为了杀我的。更加觉得必须遏制吴国的军事力量发展。于是,披甲挂帅,冲到吴国边境,讨伐夫差。

夫差也不是吃素的,心说你还有脸找过来。正好,省得麻烦,开打吧!

夫差领兵是把好手,年轻力壮,骁勇善战,派出吴国精锐兵力全力迎战,没费多大力气就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打得节节败退,只能带着五千兵力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被夫差围困得进退不得。

大夫范蠡不知掉了多少眼泪,心里虽然埋怨勾践莽撞,但是事儿既然出了,也不能不出主意。况且夫差练兵,本来也是对付越国用的,勾践就是老老实实地在家待着,夫差也是会打过来的。

范蠡让勾践向夫差求和,当时的情境,笔者大致想象了一下。

应该是:

吴王夫差仰躺在奢华大殿宝座之上,懒洋洋地问勾践:“你嘎哈来了?”

越王勾践俯首跪拜,称:“在下是来求和的,求您不要再攻打我的国家。”

夫差缓缓地从椅子上坐起来,冷笑道:“新鲜。我都打到这一步了,为什么还要跟你和好。你气死我爹的时候,怎么不提和好?”

越王勾践早知道会遭到拒绝,于是顺着来之前就计划好的措辞,努力拍夫差的马屁:“大王勇猛善战,就算不攻打越国,越国也愿意臣服于吴国。我现在带着老婆孩子过来做您的人质,您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越国,岂不更划算?”

打仗费钱费兵,夫差虽然拿下越国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但两军对垒,肯定都会有伤亡。现在勾践愿意“投诚”,不费一兵一卒,就捞到一个附属国,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不过,对于这个提议,夫差身边的老臣伍子胥是一百二十个不同意:首先,他认为该打的仗就是应该打完,该花的钱,也没必要去省;其次,他觉得勾践的面相就是阴险腹黑的小人一枚,他入吴国为质,也是他养精蓄锐的暂缓计策之一。

投诚遭遇反对,勾践气蒙了,打算抡胳膊卷袖子,拼死一搏。

范蠡一看这位君主又要冲动了,稍加安抚以后,去找了吴国太宰伯嚭。范蠡知道这人是出了名的贪财好色之辈,金银财宝送了半车,又送了几名标致的美女过去。伯嚭果真接受了贿赂,进言吴王夫差:“勾践那个建议其实是可行的。咱们打一场仗太费钱了,而且越国虽然已经无法跟吴国对抗,逼急了,勾践杀妻灭子,焚烧宫室,跟咱拼死一战,咱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废旧的城池,和恨意丛生的百姓是不值钱的。”

吴王夫差认为挺有道理,接受了越国的请和。

伍子胥鼻子都气歪了,跳脚告诫吴王:“现在是天赐良机啊,你不趁机灭了越国,早晚有一天得悔得肠子都青了!”

夫差这次愣是没听伍子胥的话,并且不怕悔肠子地赦免了越王勾践的罪,从越国撤军回来。

勾践顶到嗓子眼的那颗心,算是就此落下去一半。另一半,就是入吴为质了。

堂堂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话,顶多就是关在里面憋屈个几年,死了也就死了。做人质,过的不仅不如阶下囚,还得低三下四地逢迎。

勾践真的很能忍,如果他不忍,他就无法在夫差跟前活下来。一朝君主变成臣,卑躬屈膝,卧薪尝胆。他连吴王的粪便都肯吃,最后终于获得了夫差的信任,释归越国。

勾践这种帝王,无疑是可怕的。因为他肯对自己狠,也肯对别人狠。勾践回国以后,就针对夫差**而好色的弱点,以及政治上了解到的一些问题,跟大夫文种范蠡一起,研究出了灭吴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一条,便是美人计。

而美人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美人一定要够!

于是,我们这一节的主人公,享有西子美名的西施妹妹,就粉墨登场了。野史曾载,西施入宫乃是范蠡举荐的,称其:“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

而这句“西施郑旦”,在之后也引起过不小的争议。

有史学家认为,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西施这个人。也可能,西施确确实实存在,但西施不是她的名字,名字是郑旦!

这句话初听上去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进一步细嚼就会明白了。

因为当时啊,很多人都喜欢用“西施”二字来形容美女,西施一词等同于一个代名词,不是人名。由此看来,这两个字的用途等同于现在的“萝莉”“御姐”等称谓。

“范大夫带了西施郑旦入宫。”“范大夫带了美人郑旦入宫了。”“范大夫带了御姐郑旦入宫了。”

西施故里萧山区历史学会副会长史文慧就认为:西施、郑旦,其实就是同一个人!越国美女西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春秋》《左传》《史记》等均未载其人其事。先秦诸子虽有言及西施者,也仅为片断:“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亲士》)“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

《越绝书》《吴越春秋》里倒是都曾把西施说得来历分明,但是古籍是没有标点的,后人把两书中的“西施郑旦”判为二人,误传至今也是有可能的。且南朝梁史学家刘昭引古本《越绝书》移注于《后汉书·郡国志》“余暨”条下说过:“余暨,西施之所出。”北宋欧阳忞编写地理总志《舆地广记》也说:“余暨县……越人西施,出于此县。”

都能够证明西施的出处,也就是说,西施确有其人,但西施确实不叫西施!

北宋丞相韩琦曾孙、端明殿大学士韩膺胄在《三溪忟》中曾为我们揭开过答案,他说:“相国范少伯访西施之家,得采薪者之女,姓郑名旦字夷光(父姓郑,母姓施),入选吴宫……”

长期经营诸暨“西施殿”的晚清举人陈蔚文也说:“西施郑旦实为同一人。因西施母姓施,父姓郑,乃施家之赘婿。”(摘自郑逸梅《艺林散叶》)。

也就是说,西施她爹姓郑,但这位郑姓爹爹是老施家倒插门的女婿,倒插门都是孩子要随母家姓的,所以众人都只知道西施姓施,而不知姓郑。

而不论西施姓郑还是姓施,我们记住她最深的,仍旧是西施二字,所以后面我们仍旧以“西施”为称。

西施是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时找到的。据传,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绝美的病娇美人西施。一见之下就知道,这样的女子一旦入宫,必然会受到君王的宠爱。范蠡为什么会如此笃定呢?

正应了那句话:男人总是最懂男人的。

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范蠡自己也在这个发现过程中爱上了西施。他胆子挺大,很直接地向西施吐露了真情,西施也爱上了这位直接的范郎。直到大夫文种的到来,才结束了两人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

文种和范蠡把西施带回了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但是越王身边一名十分宠爱的宫女却认为:“真正的美人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的,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现在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

女人果然更了解女人,她们知道,什么样的状态是最美好的。

于是,越王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教导西施歌舞、步履、礼仪,为的就是要让她三点俱全,让吴王夫差满意接收。

西施果然也不负众望,三年时间,让她的身姿更加优雅曼妙了,再加上漂亮至极的小脸蛋,刚被送到吴国,就被夫差于众多美女中一眼相中,宠爱非常。

吴王夫差宠爱西施到什么程度呢?这里面有一段小故事,是说西施擅长跳舞,吴王夫差就直接命人把御花园的一条长廊给挖空了,然后放进大缸(类似于现代的共鸣箱),上面再铺上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边缀上一圈小巧的铃铛,穿上木屐,每当她的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时,脚下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叮叮塔塔”的回声,裙边的小铃铛也会跟着响起“叮叮当当”的清脆悦耳声音,加上她的美貌和优美的舞姿,简直是征服吴王的锐利小红心,一把刺穿王的心。

“这把小心心我收了。”

吴王拥着美人,把西施跳的舞蹈称为“响屐舞”,并把这个长廊命名为“响屐廊”。

西施入吴后,夫差还为她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跟她花前月下,吟诗作赋。灵岩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就让西施对着泉水梳妆,他亲自为美人梳理秀发。泛舟湖上、乘船出游、骑马打猎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了。反正就是沉醉于美色,把姑苏台、馆娃宫当家了,什么家国大事,天下民生,通通丢在脑后。

伍子胥求见,十次有九次被拒于门外,身边只有太宰伯嚭常侍左右。也正是因为有伯嚭在,夫差听到的,永远都是一些歌舞升平、阿谀奉承之声。无数史例证明,帝王一旦谈恋爱谈到这个程度,也就离垮台不远了。

果然,西施在与夫差形影不离的有利条件下,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变得无所不知。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

当然,也因为这个“职业”行为,西施姑娘被一些精于考证的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女间谍。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说起来,伍子胥从西施进宫开始,也没少跟她对着干。两人属于针尖对麦芒的关系,但是西施比老伍精明,不跟夫差硬杠,软玉温香一通枕边风,没过几个月,夫差就赐剑让伍子胥赶紧自杀去了。

伍子胥死后,勾践的大军便**,直抵吴国都城。夫差当时已无还手之力,军政的荒废和骄奢的生活已然腐蚀了整个吴国。可以说,西施是勾践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明代西施祠有楹联云:“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只合铸娇姿。”就是对西施在越国灭吴中的功劳的肯定。

可是,当勾践灭了吴国,夫差被逼自杀之后,西施这位中国古代第一美女,也就此失去了利用价值,而她的下场,甚至比文种大夫还要悲惨!

正史不载传奇,所以越国灭掉吴国以后,西施的下落也成了谜,我们只能从其他史籍中寻找一点踪迹。

《墨子·亲士》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吴越春秋·佚文》称:“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吴地记》称:“(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越绝书》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东周列国志》称:“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因为有了西施跟随范蠡私奔,泛舟湖上的说法,后世的文人墨客,也根据这个框架,构造了很多戏剧、小说、影视剧。

跟前面所述的,范蠡向西施表白,两人郎有情妾有意的典故传说一样,很多人的话本子里,都曾诉说过,西施姑娘能够完美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爱范蠡。

不然,吴王夫差对她也算不错的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有了她以后也没再跟别的女人欢好。女人又生来比男人感性,西施又是怎么能坚定一颗心不变的呢?

不论小说还是影视剧中,对这一段的描述都凄美而深情。

家国天下,不负使命。更有说勾践曾允诺西施,待她归来,便将她许配给范蠡。如此一来,吴国灭亡后,西施与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似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一个才子与佳人的故事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吴地记》这段文字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吴越两国的首都,相距仅仅数百里。但是书中所述,却是范蠡奉勾践之命,送西施入吴,走了整整三年?书上还说两人在中途生了一个儿子,范蠡送西施入宫的时候,孩子长到一岁能说话时,才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外。笔者在此想问,范大夫是一天一厘米地带着西施蹭到吴国去的吗?如果真是这么蹭的,范蠡岂不是在拿国家大事当儿戏?

再把话说回来,生过孩子的西施如何就能在途中保养得那么好了,产后都不用修复身材就能把夫差迷倒?范蠡如此做,回国以后又拿什么脸去跟勾践复命?

说:“我跟你用了三年时间培养好的美女相爱了,还生了一个儿子。但是我还是记得我身为大夫的使命,所以仍然把孩子他娘送到吴王夫差怀里了。”

这合体统吗?

不合体统。

这合伦理吗?

不合伦理。

真心相爱,生了孩子还把孩子他妈送出去?

“西施灭吴后,复归范蠡……”一语,也没有见于《越绝书》。

由此可见,作者不过是以春秋美女西施为引,结合民间传说,编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罢了。《史记》与《吴越春秋》均称,范蠡出逃时连妻子都没带走,若他没带妻儿,反而带着西施“同泛五湖而去”,那他未免也太渣了吧?

而除了《越绝书》以外,其余四本书都说西施是沉江而死的,只是凶手将她沉江的手段有所不同而已。

东汉范晔所著《吴越春秋》称:“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去。”

“鸱夷”,就是皮革制成的一种口袋。越国处死西施的方法,就是将她装到皮袋子里,投到江中,让她在江涛中漂流到沉没的。

至于是先勒死再装进皮袋,还是活活塞进皮袋投入江中,范晔没仔细交代。

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西施被沉水的事。

李商隐的《景阳井》诗曾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诗云:“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也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也许是挺直了腰杆,重新掌权以后,认为美人计这招太下作了,要杀人灭口?

也许是因为本国的绝代佳人被夫差占有,而自己却不能享受,心怀嫉妒?

对此,清代蔡元放所著《东周列国志》的记述,就不仅仅是处死西施的手段,而是蕴含着令人想象的故事情节了。

原来,勾践早在范蠡将西施从苎萝山载回都城时,就垂涎上了她的美色,但为了灭掉吴国,只好忍痛割爱,把西施送了出去。

吴国被灭以后,夫差已死,大仇已报,就可以大张旗鼓地把美女接回来供自己享乐了。

但是越王没有想到,西施的归来,会威胁到另一个女人的地位,那就是越王夫人!

没有女人会不忌惮漂亮的女人,尤其这个漂亮的女人,还被自己老公明显地惦记着。

越王夫人显然是不能让西施活的,但是她又怕杀掉老公的心头肉,会不好交代。于是她打出了爱国旗号,大张旗鼓地在朝堂上说西施是亡国祸水,谁留谁倒霉。不然你看夫差,才跟她好了几年,就落魄了?

一下子就把干掉情敌的行动,上升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不过,《东周列国志》毕竟是历史演义,蔡元放先生又是清朝人,也是后世写史,所述故事虽然顺理成章,但西施是否被勾践的夫人所杀,也缺乏有力的史证。

然而,不论西施是因何而死,都不能埋没她生前功绩。

墨翟先生生活于战国末期,对吴越争霸的历史是更为了解的人。他就曾在书中直言,西施之死,其实与比干、孟贲、吴起可以并列。他们都是因为自己过人的美德、才干、长处而死的。

西施的惨死则更凄美,是因其美貌。

文种死后,勾践尚且为做表面文章,造了一座高规格的巨墓。西施沉江,却是落个死不见尸,叶不归根的下场。一缕香魂漂泊江上,她用半生青春换回一座城,可惜这座城的主人,吝啬得连一抷黄土都不肯给她。

实在悲也。

沉鱼之后,便剩下了最后的落雁。

可叹落雁也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跟沉鱼出处一样,最早的落雁,指的是跟毛嫱齐名的另一位美人,骊姬。

只是远离政治舞台的女人们,即便生得再美,也没有因为那副皮囊为后世留下多么深远的影响。反而是出塞的昭君,以一袭红衣迎大漠孤烟而上,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完整的平沙落雁的故事。

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在了南郡秭归县(今湖北兴山县)。这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平民之家,家里孩子很多,因此家境并不富裕的老王家,就把姿容出落得最为出挑的王昭君于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送入掖庭,成为一名宫女。

昭君进宫以后,也了解到这些行情。但是她拒绝贿赂画师。

坊间一说是,昭君姑娘本来就不想入宫,更不想伺候皇上,所以故意不给毛延寿钱,故意让他把自己画丑。

还有一说是,由于贿赂成风,养刁了毛延寿的胃口,昭君姑娘家底太薄,给不起昂贵的金银。

总之,不论过程如何,昭君的小像是没入汉元帝刘奭的眼的,没被选入后宫,而是跟随了一位公主,做了她的贴身宫女。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的时候,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兴致勃勃地请求汉元帝赐他一名汉女做妻子。为保匈奴与大汉交好,这场联姻显然是势在必行的。

正常来说,公主的婚事,向来都是政治牺牲品。呼韩邪单于来朝,也是想求娶一位公主做正妻的。然而皇室公主们,实在是不能接受这位从小长在蛮夷的汉子,谁都不肯出嫁。王昭君伺候的那位公主,更是差点以死明志,吊死在房梁上。

昭君姑娘感念这位公主的恩德,在犹豫了几天之后,梳洗打扮一番,跪上大殿,说愿意代公主出嫁。

汉元帝一看昭君如此识大体,且模样秀丽端庄,当场认她做了干女儿,赐婚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对此非常高兴,很快上书表示愿意永葆边境安宁。

一场政治婚姻,就这样,在昭君姑娘的成全下,敲锣打鼓地启程了。大漠孤烟,昭君一袭红衣驾马而行,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她的心绪也是难平的。

姑娘远嫁,不知何日能归。这种心境,不论换在任何一个女子身上都是伤感。更加上,昭君跟单于不属于“自由恋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谁知道嫁过去以后过得好不好呢?

几种伤怀涌上心头,让昭君坐在马上弹奏了一曲《琵琶怨》。琴声凄婉,情态动人。凄美的昭君,竟然使南飞的大雁都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的美称,自此跟随了昭君。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就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跟呼韩邪单于倒是相敬如宾,过得很是快乐,两人共同生活了三年,养育了一个儿子,取名伊屠智伢师,还封了右日逐王。

昭君出塞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也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的关系。西汉末年的这场和亲,无疑是成功的。西汉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还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把中原的文化传授给匈奴人。从此,使得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

她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王昭君的故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可惜,这样一个对民族对国家都有如此重大贡献的女人,却迟迟没能再回到自己的国家。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就曾向汉廷上书,请求回家。汉成帝看到上书以后,非但没有准许,反而下令让“从胡人礼仪”,依照游牧民族收继婚制,让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昭君没办法,只能又跟单于的长子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生下两个女儿。

昭君是对得起汉朝的,但是汉朝,对不起昭君!

公元2年王莽专政,为了取悦王太后,他厚赏了乌珠留若鞮单于,又让王昭君送长女须卜居次返回中原,进宫服侍王太后。

母亲想要回到中原的愿望,似乎在女儿这里得到了慰藉。可惜好景不长,初始元年(8年),王莽夺取了西汉政权,建立了新朝。

匈奴单于特别生气,认为“你不是刘氏子孙,凭什么做中原的皇帝?我不服!”

于是边疆战乱迭起,祸害无穷。

昭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为之献身的和平局面,瞬间化为乌有。

昭君气啊,怨啊,悲愤成疾,没过多久就在幽怨凄清中绝望地死去了。

佳人出塞,妙龄之年背井离乡,远嫁匈奴。一生二嫁,终不得归,就连死后也葬在大黑河南岸(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南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段怨词是昭君亲笔写下。她是带着对家乡的爱远嫁的,可惜这份珍爱,最终让她化为远方的一抷孤土。可怜,可悲,可叹。

自古红颜多薄命,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政治舞台的牺牲品。君主们喜欢用女人的“祸国”,来粉饰自己的昏庸无能。花开花落,一抹倩影,一捧香屑,一卷古书,两行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