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读沙飞作品记
2005年秋,我在《随笔》杂志的书讯上,得知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沙飞摄影选集》的信息,眼睛一亮。为什么呢?我曾在一本画报上,见过沙飞的《鲁迅与青年木刻家》的摄影作品,惊异那不是摄影,倒像是一幅绘画。自此,沙飞这个名字就刻在我的记忆中了。当即,我就按出版社提供的地址,邮购了《沙飞摄影选集》。假日里,我总是要翻一翻此书的,每品读一次,总是心潮难平。
我一向以为,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就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它是具备认知、教育、娱乐、审美等多种功能的。所谓认知,通俗地讲,就是我们今天用摄影镜头所作的原生态的记录,就意味着这是明天的历史。由于新闻摄影,它是人类以纪实为特征的一种记录和表现生活的手段,它在认知这个功能上,就比文学作品表现得更直接、更强烈。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新闻摄影作品,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以及人类自身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情操以及价值观。至于审美价值,我想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文学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满足人对情感价值的自觉追求。在文学活动中,读者通过对艺术形象或意境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观,实现情感价值的满足。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其中的“兴”与“怨”,就是指审美体验的成分在内。新闻摄影作品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鲁迅与青年木刻家》的摄影作品后,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鲁迅一直是关心青年的,不愧是中国木刻艺术的倡导者和推波助澜者。从而对鲁迅产生由衷的崇敬之情。而沙飞摄影作品,无一不强烈地表达着这些功能。
正是有了认知这个功能,沙飞摄影作品告诉了我从来闻所未闻的历史。一是关于鲁迅的生活。除了《鲁迅与青年木刻家》作品外,沙飞留下了鲁迅抽烟的侧面头像和鲁迅去世的遗容等珍贵镜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冷峻形象。二是日寇在冀中平原上“大扫**”中留下的大量罪证:有的村庄、寺庙被火烧毁;有的老百姓被杀害后还死不瞑目;有的是老百姓死后全身**,身上的绳索还未解开;有的是孤寡老人的哭诉;还有的是衣不裹体的人们,在被轰炸村庄的瓦砾中寻找着什么……说实话,这些画面,我过去在电影中似曾相识,如今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亡国奴后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三是八路军和游击队抗击日寇的生活:如八路军攻克平型关;八路军攻打陈庄的机枪阵地;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女孩;山西五台、河北阜平、张家口等青年参军;八路军军训、蓝球比赛、演出《白毛女》、边区大生产、游击队员出没于青沙帐等……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抗日军民,是怎样度过了那艰苦卓绝的日日夜夜。四是外国友人和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形象:美国军事观察组在冀中;白求恩为八路军动手术,白求恩的遗容,数万军民一起参加白球恩的追悼大会;高级将领有周恩来、贺龙、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程子华、萧克等在抗日前线一身戎装英气勃勃的形象。
孙犁是我喜欢的作家,他的大量的小说和散文作品,记录和描绘的也是晋察冀儿女的抗战生活。如果说,从孙犁作品获得美的享受主要是靠我们联想获得的话,那么,沙飞摄影作品更多的是靠它视觉形象本身,刺激我们的感官,震撼我们的心灵获得的。一个是文字,一个是照片,两者相得益彰,使我们更加完整地了解了晋察冀人民抗击日寇侵略者血与火的历史。
有一位评论家说:沙飞的照片往往比一粒子弹和一把大刀更有威力,因为他的照片指引的是成连营、成旅团的士兵。这些士兵是呼啸推进的不可阻挡的洪流。他们排山倒海般地压向敌人,将前面的碉堡、坦克和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战争机器压成齑粉。正是由于沙飞摄影照片的威力,使得聂荣臻将军于1939年2月建立了我军第一个专门摄影机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科,科长就是沙飞。出版了第一本专门的摄影刊物《晋察冀画报》,筹办者还是沙飞。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沙飞的摄影作品,对我们后辈来讲,获得的是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于当时根据地的人们来说,则是号角和动员令的力量了。
从我个人对新闻摄影作品审美情趣来看,我是不喜欢静态的纯风光的照片的,我倒偏爱动态的有人物动作、表情的作品,正如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广告语:新闻因人而生动。而沙飞的摄影作品,就很难寻见一张纯风光的照片,即何是长城,平型关、五台山等这些风景名胜的镜头,但那一定是有八路军战士威风凛凛、英勇杀敌的形象登临其中。既然是人物在生活中此时此刻的活动,这就得靠摄影者现场抓拍。据原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团长李钟奇回忆:沙飞抢战时镜头是惊人的,他拍的真实镜头是别人没有的,那是极端危险。他说:“我记得1937年平型关战斗后,11月份已经冷了,沙飞棉袄右边有了个洞,敌人打的。在摄影记者中衣服打洞的不多见。”可以说,沙飞有许多张照片,都是他冒着枪林弹雨,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拍摄的,因而他的作品让人过目难忘,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历史感,决不是偶然的。
可惜,沙飞因精神病患而只活了三十八岁。但我坚信,他的作品却是不朽的。
2006年1月22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