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喜欢的外国短篇爱情小说备忘录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书遗忘的速度也在加快。为了保卫阅读的成果,现对我特别喜欢的十篇外国短篇爱情小说(主要是其写作手法和风格符合我的审美取向),简介如下,籍以备忘:
《法尼娜.法尼尼》。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1783-1942)1829年的作品。小说中主要是两个人物,一个是罗马贵族小姐法尼娜.法尼尼,一个是意大利烧炭党人米西律里。法尼娜.法尼尼小姐的父亲出于对烧炭党人的同情救了米西律里。法尼娜.法尼尼小姐则出于好奇和冒险,为他治病,于是两人相爱。法尼娜.法尼尼勇敢地自愿抛弃门第与米西律里结合,拿出自己的财产资助他们的革命活动。而米西律里虽然也深深地爱着法尼娜,却为了投身斗争而毅然离开了她。法尼娜为了使米西律里回到自己的身边,出卖了他的同志,使他们遭到逮捕。她以为这样就能使他永远不离开自己了,但米西律里为了不使人怀疑而向警察自首,被关进监狱,法尼娜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贵族身份,多方奔走,想要营救米西律里,但他仍不肯回到她身边,她就把所作所为告诉了他,米西律里愤怒至极,毅然同她决裂。法尼娜的爱情破灭了,只好按父亲的意愿嫁给了他并不爱的萨凡里王爵。小说把两个不同出身、不同信仰、不同性格的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如法尼娜为了爱情不择手段,米西律里则虽也追求个人幸福,但他把追求祖国的独立自由放在首位,两人的爱情终久以悲剧结束。从这里,我看到了后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和冬妮亚的爱情,同这两个人的结局有些相似。司汤达让我从这篇爱情小说中,看到了意大利烧炭党人反抗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以及他们为了祖国自由勇于牺牲的精神。小说与作者后期的著名长篇《红与黑》风格一样,充满着浪漫传奇色彩。有人或许不理解米西律里或保尔之类的爱情,为什么找老婆非要她对他事业上理解和支持?这要从心理上找原因。爱情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你爱他,那你就要爱他的事业,甚至他的一切。特别是青春期时的男人,对恋人特别有如此的期盼,希望与之并肩战斗。不像老年人了,饱经沧桑,洞穿了世事,无所谓了,豁达了。
《儿子的否定权》。英国作家哈代(1840—1928)1891年的作品。小说写的是在北威塞克斯的乡村里,贫穷的索菲嫁给比她年长20岁的特魏柯特牧师之前,有过真正的恋人,即青年园丁山姆。牧师死后,她想重新嫁给自己所爱的山姆,可在学校接受贵族教育的儿子,对母亲很不理解,感到是极大的耻辱,竟大声斥责,逼迫母亲下跪发誓不与村夫山姆结婚。母亲终于忧郁而死。作品虽写的是爱情故事,却极力挖掘人的情感的社会意义,通过儿子对母亲再嫁婚事的干扰,深刻地批判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伦理道德、习俗偏见、等级观念和封建宗法婚姻制度。显然,作品也闪烁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光芒。
《头七年》。美国当代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年—)的经典之作,是一篇叫我百读不厌的作品。作品的情节是这样的:鞋匠费尔德要为女儿物色对象,他看中了一个大学生,却没想到他的助手索贝尔一怒而去。由此,他才知道五年以来在他铺子里含辛茹苦,从不计较工钱的助手,一直爱着他的女儿。索贝尔是一个从波兰逃出了希特勒魔掌的犹太流亡者,年龄三十多了,忧患的经历使他显得老相,这个逃到美国、举目无亲的知识分子,却爱上了他19岁的女儿。年龄的差距以及道德感责任感,使得他只有拼命干活来等待少女的长大。为此,他把自己的爱情深藏在辛勤的劳动中,这一等,就是整整五年。哪想到,费尔德不同意他对女儿的爱情。后来,费尔德因助手索贝尔的离去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顺,终于明白了女儿和索贝尔的感情,同意他再等两年。小说表现的是受过苦难的小人物身上的内在品格:人道、善良、富有同情心、自我克制,颂扬了索贝尔超凡的坚毅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小说的写法特别新颖,它没有正面写两个人的爱情,而是把爱情藏在幕后。小说有一种震撼人心灵的力量。
《芦苇》,德国女作家安娜.西格斯(1900—1983)的作品。作品首先介绍了女主人公玛塔的家庭情况,战争带给的不幸:家人离散,亲人身亡,玛塔处于孤独悲痛之中。她只好“更加沉默”,起早贪黑,顽强支撑着家。后来,她出于道义与同情,窝藏了因散发反战传单而被追捕的逃犯库尔特。一次次追捕,玛塔以女性坚毅的力量,通过湖上芦苇,帮助库尔特渡过险关,在极度恶劣的处境中,玛塔的灵魂放出了夺目的光彩,坚强的性格得以表现。二战结束后,她所爱的人走了,与别人结婚了。她没有因为失恋而倒下,而是带着对爱情的甜美的回忆,成为儿子的好妈妈。作者以平静的笔调对玛塔的爱情予以侧面描写,达到了深刻与炽热的极致。小说告诉人们,拥有爱的秘密竟成为生命中快乐的源泉,并且还使人从消沉与绝望中“重新挺直了胸膛”,这样的爱情在人心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此篇小说有一种激励人战胜逆境的力量。可以说,这是小说的特殊魅力。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一对年轻夫妻节日互赠礼物的故事。圣诞节到了,妻子德拉卖掉引以自豪的头发,给丈夫买回一条与金表相配的表链;丈夫杰姆卖掉祖传三代的金表,为妻子买回装饰秀发的梳子。为了节日相赠礼物,双方都卖掉了心爱之物,都为对方作出了牺牲。小说既展示了小人物生活的艰难,又赞扬了他们纯真的爱情和美好的心灵。这种善于从日常平凡小事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社会意义的能力,令人惊叹!
《爱的牺牲》,是我喜欢的欧.亨利的又一篇爱情小说。小说写的是一对爱好艺术的青年,男的是学绘画,女的是学钢琴。但现实生活却使这对青年背井离乡来到纽约,特别贫困。表面上看,似乎写的是贫困与艺术的矛盾,但其实作者写的是,这对青年的纯洁无私的爱情。年轻的妻子为了使丈夫不放弃艺术,“继续去公园画速写”,自己却放弃了艺术,到一家洗衣店去打工;而年轻的丈夫,为了使妻子“仍然能去教音乐”,自己却到洗衣店当烧火工。冷酷的现实没能让他们保存住自己的艺术生涯,但他们那种自我牺牲的热情却在冷酷的现实之中放射出了人性美的光辉。
《西西里柠蒙》,是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1867—1936)的名作。其情节是,一名在市乐队里保有一席长笛手位置的热血青年密库乔,爱上了家境贫寒却富有音乐天赋的姑娘苔莱季娜。为了培养她成才,一连两年在她身上花掉了自己的全部收入。出于对这位姑娘炽烈而纯真的爱,密库乔甚至把父亲的遗产也卖掉了。小伙子为心上人不惜献出一切。然而一举成名,由贫家女变成富有的走红的歌星苔莱季娜,却把自己曾痴情过帮助她成长的长笛手、引路人抛到了九霄云外。密库乔历尽艰难,坐了三十六小时的火车,携带着西西里柠檬,来到她富丽堂皇的住处,一心想见他日夜思念的心上人,可令他心酸的是,出了名的她根本不想见他。即使象征爱情的柠檬,也不能燃起她一点点爱的火星。这是一个爱情悲剧。是当今社会地位和金钱如何使人异化,将人性由美变丑,由善变恶的图画。最可贵的是,小说并不直接写女主人公的变化,而是通过对她生活环境的描绘、对仆人、厨师以及亲娘感情变化的渲染,烘云托月地反衬她的变化。这种不动声色地暗示艺术,让我佩服。
《第四十一个》,是前苏联作家包.拉甫列涅夫(1891—1959)的著名作品。严格来说,这是个中篇。故事发生在苏联十月革命后艰难严峻的国内战争时期。一支突围的红军小分队逃进了沙漠地带,在途中意外地俘虏了一个白军中尉戈沃鲁赫.奥特洛克,他身负重任,在红军政委看来,是一名“要犯”,他被交给女战士玛琉特卡专门看管。小分队历经艰辛,走出沙漠,抵达海滨。玛琉特卡与另外两个战士奉命押解沃鲁赫.奥特洛克,从海滨前往红军大本营,但他们在海上遇风暴沉船,两个战士牺牲,玛琉特卡和白军中尉戈沃鲁赫.奥特洛克漂流到荒岛上,他们为生存苦斗。他们成了情人。若干天后,海面上来了一只船,是白军的船。中尉狂喜地奔去,玛琉特卡抡起枪,从后面结果了这个红军的“要犯”。这个故事,所饱含的意义是深刻的:也就是说在特定的环境里,爱情是可以超越阶级的,当事人都可远离自己的政治原则和意识形态,由对抗转化为爱恋,这是人性的反映。当然,小说最后的结局是由爱恋还原为殊死的对抗,这是因为环境和条件变了。小说把人**与阶级爱这个过程写得详尽而自然,说服力很强。这篇小说,是十足的红色经典。它再次说明,即使是血与火的战场,人性也会顽强地闪烁着它本来的光芒。
《舞会以后》,是俄国列.尼.托尔斯泰(1828—1910)晚年(1903)的作品。列.尼.托尔斯泰被称为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小说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主要写豪华舞会场面中,贵族青年伊凡.瓦西里耶维奇爱上了瓦莲卡,也认识了她堂堂仪表和文雅风度的上校父亲;后部分写上校父亲指挥毒打逃跑士兵的残暴场面。舞会的欢乐气氛与鞭打士兵的残暴,上校在舞会的温文尔雅与毒打士兵的凶狠叫喊,形成了尖锐对比,让那个青年的爱情**然无存。小说的意义在于它把爱情置于一种从属社会正义感、道德良知感的地位,而没有把它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里,爱情的性质是符合规范的道德伦理思想的,它只在正常条件下生存发展,一旦遇见不人道社会现象,它就枯萎了。小说的主人公,正是见了他所爱的小姐的父亲原是一个凶暴的头目之后,埋葬了自己的爱情。通过这个故事,托氏提出了一个高于爱情的社会正义、民主主义的准则,使爱情具有了一种崇高的意境。这种爱情观,表现了托的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小说的立意和技巧,值得我好好学习。
《一小时的故事》。小说只有两千来字,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1851—1904)的超短篇小说。严格来说,这是写婚姻的小说,当然也和广义的爱情沾边,故我也把它列为爱情小说。小说开始写的是马拉德夫人的丈夫突遇车祸身亡,她放声痛哭,亲人们同情地注视着她。但是,马拉德夫人在真诚地悲痛的同时,她突然发现,自己长期以来和一个如此专制而平庸的男人生活在一起,现在居然有一种被解放了的感觉。久久隐藏在心底深处的一个声音突然之间变成最强烈的冲动,那就是再也不作男人的附庸了,要为获得自己独立的人格而争取自由。一个女人长久被压抑的自我意识突然之间觉醒了。然而正当这位自信而美丽的女人勇敢地走下楼时,她的丈夫安然归家,她经受不住这个打击,因突发心脏病死了。小说写的是一个社会悲剧,它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这正是小说的成功处。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典型。前不久,我听我法院的一位朋友说,有不少的老人,七八十岁了,非要离婚不可。有的快死了,也坚持要把婚离掉。这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这样的行为?我以为还是人的本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或者说是人的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什么是人的本质?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自由是人的本质。说明追求人的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如果想通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老人的行为了,而决不能轻易说什么“老糊涂的人,什么事也干得出来”的糊涂话。
2008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