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读《尚书》记

韩愈曾在他著名的《进学解》中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意思是说,《尚书》里的《大诰》、《康诰》、《召诰》、《酒诰》、《洛诰》等篇,以及《盘庚》三篇,艰涩难读。2009年岁尾,我几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啃完了《尚书》。在我眼里,岂止是周《诰》殷《盘》拗口,全书无论是《虞夏书》、《商书》,还是《周书》,总共58篇,篇篇难读。好在我看的这个本子是贵州人民出版社的1990年版《今古文尚书》,注音精准,解释精当,译文精炼。

阅读古文,我不敢称汗牛充栋,但也不少于百万字了;撰写古文,我不敢说下笔万言,也能够胡诌几句,但如果不借助古文专家的注释和译文,我仍然是读不懂《尚书》的。这倒不是简单地说它的文字古今意义颇有不同,而是有的字词古今之义截然相反。单说一个“乱”字,决不能按照今天的理解说是“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更不能说是“动乱”,而在夏商周时期,“乱”却是治理之意。初次见到这种注解,我愣了半天。然而对照上下文理解,竟又是如此的畅通。今天的人们能够懂得《尚书》,主要是得益于自汉以降的历代训古学家,尤其要感谢孔子的两位后人:一个是汉武时期的孔安国。一个是唐代初期的孔颖达。前者不仅为《尚书》精解作传,更重要地是他收藏《尚书》,免于毁坏之苦;后者则是兼容并包,融合南北,排除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从而结束了西汉以来对《尚书》解读的各种纷争。一部注解,使我对文字学者产生了“舟桥”般的敬意!

我们常说的六经如《尚书》、《诗经》、《易经》、《乐经》(已失传)、《礼记》、《春秋》,有把《易经》列为六经之首的,也有把《尚书》列为六经之首的。我以为各有各的道理。《易经》是中国文化思想之源,包括后来的儒家、法家等众多的思想家文学家都从中受到启发,遂有大成,无不与之有着血肉的联系,把它列为六经之首原本也是可以的。《尚书》乃历史之书,记载了夏商周三代治国的道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影响了历代治国者的执政理念,从而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走向,把它列为六经之首,显然也不无妥之处。如果要我排列的话,把《尚书》列为六经之首是合适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清代的史学家章学诚说,六经皆史。以我浅见,较之于《易经》,《尚书》的史书特征更为鲜明。《尚书》记录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原始社会末期伏羲氏画八卦,黄帝擒杀蚩尤、尧舜禅让、尧考验舜、舜流放三苗、夏启争夺帝位、太康失国、夏桀之死等传说,以及商汤灭夏、伊尹流放太甲、盘庚迁国等夏商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是来自于《尚书》的记载。司马迁撰写《史记》,引用了《尚书》中的许多材料,进一步强化了它的真实性。有人会说,商周时期有了甲骨文,有史官记录,这些历史不必怀疑,夏代时期包括以前的传说就未必当真了。我以为,这些传说是可信的,理由有二:一则来自于文字佐证,一则来自于口碑流传。从文字来看,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已能结绳记事,这是最早的语言了,虽然它给后人的辨认带来了困难,但毕竟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历史的记录。从口碑来看,正因为结绳记事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至于口头流传的功能得以强化。有了这样两种渠道,《尚书》的记录才不是空穴来风。最近,我看到考古专家 、历史学家严文明在光明日报撰写的《早期中国是怎样的》中说:综上所述,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古史传说包括刑法等等,这跟考古发现的情况是基本上相符的。由此可见,我们华夏民族有记录历史的传统,这就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文化的重要原因。《尚书》记录的是上古的历史,反映的是上古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赋税、法律、历法、地理、宗教等全面的情况,那么就其内容的丰富与博大,其它经书是略逊一筹的。

中国与外国对人文学科分类不同的地方,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我读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柏拉图的《理想国》、乃至德国的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的《权力意志》这些书籍时,感觉就是充满概念的哲学,就其语言来说,味同嚼蜡,枯燥得很,难于卒读。而《尚书》是最早的中国文字书,虽说古今文字演变导致语言难懂,但它却熔文学、历史、哲学于一炉,思想是磅礴的,文字是温暖的。它在记录史事的同时灌注了哲学,或者称之为历史哲学,这就使得《尚书》有一种混沌的博大。然而,最让人惊异的是《尚书》记录的夏商周三代的治国哲学,至今仍然不朽。除了敬天思想外,三代帝王及贤相有共同的哲学,那就是“明德”、“慎罚”、“保民”、“无逸”等。“明德”,《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意思是说,要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了,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候国协调和顺,天下众人从此也就友好和睦了。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发扬美德是何等的重要。它关系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而是一个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 “慎罚”,就是慎重地使用奖惩与法律;“保民”,用今天的话来说,统治者要一切从百姓的利益出发,时刻想到老百姓的安危;后来孟子将其发展为“君轻民贵”,也是来源于此。这几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执政遵循的铁律。“无逸”,就是指不要贪图安乐。这几种治国哲学,今天看来,并不过时。

从《尚书》的思想性来看,我以为它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无意中第一次揭示了王朝更迭的历史周期率。所谓历史周期率,是指历史上的王朝兴衰、政权更迭,往往成为周期,区别只是时间长短不一,其原因均由腐败所致。而《尚书》通过商、周两代帝王及贤相之口,反复言明了帝王不顾百姓死活,执意自己享乐,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如《商书》中的《汤誓》,记录的是商汤讨伐夏桀的慷慨陈词,表达的就是商汤数说夏桀种种腐败劣迹,说明消灭夏桀是如何的顺应天意民愿;《伊训》,虽是记录伊尹流放太甲时的苦口规劝,但也是重复商汤的同一道理,以警醒商汤之子太甲反思自我。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到了商纣王时期,周武王召集诸候讨伐商纣王所发出的誓言,居然与当年商汤讨伐夏桀的理由一致。所不同的是,记录这一历史时刻的《泰誓》,在篇幅上长一些,其基本意思竟是如出一辙!

《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它按朝代编排,分成《虞夏书》、《商书》和《周书》。从文体上看,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尽管《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难懂,但它却开中国散文文体之先河,在对话和训导言辞为主体形式的的基础上,已经能够比较自然地运用了描写、叙事等手段,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无疑产生深刻影响。试看《禹贡》一开笔就是叙事:“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意思是说,禹分别九州的疆界,顺着山势砍削树木作为路标,疏通河道,根据土地的肥瘠情况制定出贡赋的等级。接着就分别叙述和描写九州士地状况和定赋情形,文笔极为洗炼:“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至绩,至于衡漳。厥土惟自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大意是说,冀州:从壶口开始施工以后,然后就治理梁山和它的支脉。太原治理好了以后,又修到了太岳山的南面。覃怀一带的治理取得了成效,又到了横流入河的漳水。这一带的土是白壤,赋税是第一等,也夹杂着第二等,这里的土质是第五等。恒、卫顺着河道流入大海以后,大陆泽也就已经开始治理了。岛夷的人用皮服来进贡,先接近右边的碣石山,再进入黄河。此段文字,寓叙事于描写之中,言语朴素,行文精炼,被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文字。而我觉得,这也是朴实无华而最富于咀嚼的文学文字。

2009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