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读《史记》三题2

“难为俗人言”的玄机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撰写《史记》是为了“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则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用现在的话说,他写《史记》是为了藏在名山之中,传给能够理解他的人,在四通八达的都市里散布。这样,我从前被侮辱的旧债就能偿还了,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这些话只能对有知识的人说,难以对世俗的人讲啊。

为什么“难为俗人言”?司马迁没有说。但我从司马迁悲怆的字里行间里,还是悟出了“难为俗人言”的三大玄机:一曰内容,二曰形式,三曰情感。

何谓“世俗”?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说,“一般人”称之为“世俗”。然而,汉语是奇妙的,如果语境不同,其含义也会有差异。我琢磨,就史书而言,司马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那种简单的重复和模仿,称之为“世俗”。

我们还是先看看内容吧。如果按照俗套标准,司马迁的《史记》,比之于流传下来的断代史书,显然是属于另类的。就拿《尚书》来说吧。它总共6卷58篇,主要是记言和记事,反映的是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的片断历史;《春秋》则以战国时期的鲁国十三代国君为顺序,编年记事。幸而有左丘明对《春秋》作传,将《春秋》提到的历史事件,比较完整地交待了事件的原委,记录了各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历史见解和宗教观念,否则后代人如果仅仅是读《春秋》时,会不知所云的。我这里拿《尚书》、《春秋》与《史记》相比,丝毫没有贬低它们的伟大与不朽,而是以此说明,司马迁在前人已垒筑的史学高峰上,不畏艰难,独辟蹊径,构筑了另一座高峰,这没有超凡脱俗的勇气是难以企及的。

而《史记》则是一部通史。它记载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三千年的历史。不仅写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写了天文、水利、商贸、财政、医药;不但写了汉朝,还写了邻国和少数民族;不仅写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还写了游侠、剌客、占卜者。时间跨度之大,涉及内容之广,详写人物之多,是自史记之前的任何一部史书所不能比的。

再说说形式吧。也就是说在编写体例上,司马迁是不落俗套,勇于独创。他吸收先秦史书的编纂方法,把全书独创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本纪,是采用编年记事的形式,按照朝代和年代顺序,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历代王朝兴衰及历史重大事件。表,则是将复杂的史事,以简洁的语言表格化,是一种大事记。书,记述的是社会政治、经济、礼乐、天文、历法、水利等制度方面的情况。世家,是写自周代以来诸侯和诸侯国的情况。列传是公卿将相和社会各阶层重要人物的传记。由此可见,除了表、书是编年记事以外,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人物传记,这正是司马迁的创新之处。

看了《史记》写了众多的人物,不能不叫人联想到左丘明的《春秋左传》。是的,《左传》涉及的历史人物有三千,重点的也有几百。他往往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显示其个性特征。如他写的郑公的伪善,晏婴的智慧,晋灵公的凶残,子产的善断等,都很鲜明。但总的来讲,《左传》长于记事,写人物只取片断。而史记写人物,把左氏写人物的手法推向极致:

注重人物的命运和事迹的典型性。《史记》一般开头就点明主人公的姓名籍贯,然后记其家世,继而描述生平事迹及子孙或家族兴衰,篇末发表“太史公曰”的评论。这种布局结构,能让读者完整了解人物及家族的最终命运,从中悟出“成败兴坏之纪”。然而,《史记》写人物的一生,不是记流水账,而是选择人物一生中最为典型的突出事例。如写韩信,《淮阴侯列传》只是选取“韩信**之辱”、“刘邦拜将”、“攻赵平齐”、“蒯通说降”、“韩信叛汉”等几个中心事件,就刻划了一个盖世英雄的悲剧性结局,让人感到古人“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论断是何等深刻。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化语言,可以说是司马迁的又一发明。如《萧相国世家》,写萧何避祸的事例,就特别精采。有一次,刘邦在外平息黔布叛乱,几次派人到京城长安问萧何的行踪。有人指出,这是因为萧何入关中,深得民心,刘邦担心萧何控制了关中。萧何便大量置买土地,借贷剥削百姓,造成老百姓对自己的不满。刘邦“大悦”!好一个“大悦”,把刘邦诡诈多疑的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在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上,司马迁是精心选择。如写项羽、刘邦见到秦始皇时,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则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两个人都想取而代之,但前者口无遮拦,霸气逼人;后者小心谨慎,情感阴柔。如写周勃也是如此。周勃是一员武将,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粗人。“文革”中,毛泽东曾多次向许世友讲过“周勃安刘”的故事。周勃不喜欢文学,每次召见儒生时,他总是不客气地东向而坐,并且命令他们道“快说。”一句极具个性的语言,就把周勃质朴率直的性格,逼真地刻划出来了。

最后,我想说说情感。司马迁在列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史实之后,毫不隐讳地直抒胸臆:这些圣贤的作品,大都是愤懑之作;他们于逆境而奋发,寄希望于未来;我司马迁就是要向他们学习,著愤懑之书,藏之名山,传之国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偿前辱之旧债。我理解,司马迁与其说是了债,不如说是治疗宫刑的伤口。他说即便是千刀万剐,也不后悔。试想想吧,一个人能置生死于度外,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恐惧的呢?因此,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始终感到作者的灵魂在颤慄,作者的真情在流淌。

我寻思,如果能从内容、形式、情感三方面读懂了《史记》,我想也就破解了“难为俗人言”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