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读《史记》三题3

是谁成就了司马迁?

读了《史记》,我情不自禁感叹道:司马迁是自孔子卒后五百年的又一位伟人。他记录了“上自轩辕,下至汉武”三千年的历史,终于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梦想,这些就不必说了。仅他独创的纪传体文本,竟成了后来二十三史的范本。那么,究竟是谁成就了司马迁?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我以为,时势也造史学家。上古时的尧舜禹姑且不论,就说春秋战国吧,兼并战争此起彼伏,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脱颖而出;到了汉代,尤其经过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等几代皇帝的精心治理,中国进入了相对强盛时期,正如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所说,自孔子卒后五百年了,迫切需要总结这些年来的历史。作为当时的汉武帝,也需要一部史书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司马迁是赶上了盛世修史的好时代。

从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看得出,司马氏从周朝开始就担任史官一职,到了司马谈辈也是如此。正当司马谈着手撰写《史记》时,不幸病逝。司马谈临去世时,把撰写《史记》的历史使命交给了司马迁。事实上,司马谈很早就注意培养儿子司马迁的学识和史才。十来岁,就让他饱读诗书;二十来岁,就让他走访全国,考察名人史迹。史官世家和父亲的影响,无疑为司马迁完成《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学识基础。

其实,一部史书的生命力如何,与作者对历史事件取舍的立场和他所持的思想观点是紧密相联的。司马迁对历史叙事所持的立场是什么呢?从他《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少卿书》可知,他的立场,是秉笔直书的立场、实录的立场、一个保持着人类良心的立场。用现在的话说,是唯物的立场,客观的立场。这就确保了历史的真相得以保存。他的思想观点是什么呢?他接受了父亲的思想,但又不等于就是乃父的思想。他父亲是些什么思想呢?现在看来,他父亲的思想也是很了不得的。据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介绍,父亲专著《六家要指》,总结了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等六家学说,有所扬弃,有所保留,这也就是说,其父思想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杂家。司马迁是带着崇敬而又欣赏的口吻记载这一史实的,这也意味着表明了司马迁的价值观。所以我说,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思想,这对司马迁撰写《史记》,无不有着深刻影响。但,其父思想又不完全等于司马迁思想。从司马迁写的大量的人物传记和他精采的“太史公曰”来看,司马迁是一个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的杂家。比如,他写的《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等篇章,对孔子老子的称颂自不待言,尤其是写大量的人物评点当中,司马迁基本上是以儒老思想为武器,或批评,或劝讽。如写项羽、韩信、黔布等英雄的悲剧时,他是直抒胸臆,对这些失败了的豪杰缺乏儒老之学,无不充满着同情和遗憾。正是司马迁吸收了前人的先进思想,他才清醒地发现历史的秘密、揭示生活的真相、写出人性的本质,《史记》才魅力四射乃至于不朽。

据《汉书·司马迁传》说,司马迁撰写《史记》是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等。据学者统计,司马迁编写《史记》的过程中,提到的典籍多达一百多种。我们也可以相见,史书是记录和叙述史事的,来不得半点的想象和虚构,一定要占有大量的史料。司马迁除了利用史官的身份,查阅自己管理的文书档案和国家有关的藏书以及自己走南闯北,实地考察有关历史材料外,一个很重要的史料来源,那就是查阅自周朝以来的各种历史典籍。用现在的话说,《史记》是司马迁站在孔子、左丘明、刘向等这些巨人肩膀上的结晶。

司马迁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从历史上无数遭遇不幸而完成不朽之作事实中,悟出发愤著书立说的规律,即便千刀万剐,也要完成《史记》,毫无悔意。就在他写《史记》的第七年,他为大将李陵投降匈奴说了几句公道话,而惨遭宫刑。这不仅没有熄灭他写作的热情,相反使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汉武帝专制主义的残酷性,为《史记》灌注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愤懑之情,可以说,这是成就司马迁伟大、《史记》不朽的重要原因。如果司马迁一直是汉武帝的庞臣,我可以肯定的说,《史记》将会是另一个模样!

2007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