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余瑞华在高等师范学校越来越出类拔萃了。他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与敏锐的判断力,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而且赢得了老师们的交口称赞。

经过岁月的雕琢,他决计不再走余府其他家庭成员已经走过的道**。他不愿意经商,也不会像二哥一样为了一种理想去出生入死,他更不愿意跟姐夫一样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思想。可是,他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也没有确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他仍然在学校读书,对什么东西都非常关心,以求得在其中找到他的理想。现在,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抓住了理想的脉落:要爱国,要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只是,一定要二哥截然分开。

这时候,北京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武昌各校得到消息,群情激奋。余瑞华结识的一些同学,俨然成了武昌各校学生的领头人,在到处联络学生,准备响应北京学生运动。他热血沸腾,也参与进去了。

那一日,几乎整个武昌城里各中等院校以上的学生,全都齐聚阅马场,先进行集会,随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眼望遍地的各色旗帜,耳听慷慨激昂的声音,余瑞华眼帘浮现出昔日亲自参加武昌首义的情景。热血在血管里不断地横冲直撞。他情不自禁地跟同学们一道,到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鼓动市民抵制日货。学生们的举动很快就得到了市民的响应,商界以及普通市民,纷纷加入到这场爱国运动当中去。

这一下,激怒了湖北督军王占元。王占元命令军警立刻**各校校园,不准学生继续鼓动抵制日货。

王俊林的队伍接到了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他得到消息,知道余瑞华是学生运动领袖之一,连忙私下里找到余瑞华,试图劝说他不要参加这种跟政府作对的运动。

"你们是学生,先念好书再说,国家大事用不着你们操心。"王俊林说道。

余瑞华嗤之以鼻:"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国家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你以为只凭一腔热情,喊一喊口号,就能救国,国家就有希望吗?手里没有过硬的家伙,空有热情有什么用?"王俊林吼叫道:"余瑞祥,你二哥,不是满腔热情,要实现这个实现那个吗?他到现在连人影都没有了!他比你要强得多,他都不能做出任何事情,你还能做什么?"

余瑞祥的确从王俊林眼帘消失了。不过,他并不是消失无踪。自从跟蔡济民道别以后,他就秘密潜回了武昌,跟他的旧部呆在一起。

王俊林逼走二哥软禁二嫂,余瑞华一直对他心怀不满。一听他提到二哥,余瑞华心头的火气就大了,索性连话也不跟他说,折身就去跟其他同学商议第二天的安排。

很快,王俊林就出动人马封闭了各校门口。他担心翌日会发生流血事件,伤及余瑞华,便去余府,希望余老夫人和余瑞光把余瑞华叫回家。

余老夫人想起了老爷以前说过的那些话:没有了皇帝,天下就会大乱,国家就再也不能成其为国家了。她叹息了一声,说道:"唉,一没了皇帝,国家就发生了这么多事。"

"你不应该执行王占元的命令。"余瑞光不听母亲的唠叨,对王俊林说道:"你应该知道,学生是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我们商界全力支持他们。"

"服从命令是我的职责。"王俊林说道。

余老夫人终于明白了眼前的现实。还是把小儿子找回来吧,要不然,的确够麻烦,就派遣大儿子和王俊林一道去学校找寻余瑞华。他们见到了余瑞华。

"无论你们说什么,我都不会放弃。你们可以不救国,我却不能不救。"余瑞华冷冷地说道。

"难道你们胡闹就是救国吗?"王俊林呵斥道。

余瑞光打心眼里赞同弟弟的行为,却因为领了母亲的命令,又不愿意反对三弟的行动,只好沉默不语。余瑞华说完一句,转身就走。王俊林深知无法劝回余瑞华,只有亲自呆在高师,免得别人伤害他。

第二天,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朝校门口走了过来。

王俊林如临大敌,命令兵士拉开枪栓,对学生们吼叫道:"回去,你们都给我回去!"

"你不救国,难道要阻拦我们救国吗?"余瑞华冲到王俊林面前,大声喝问。

学生们一齐喊叫起来,挥舞着拳头,吼叫着口号,声音犹如惊雷一般地在校门口炸响。

王俊林气急败坏,把手一挥,兵士们将枪口一抬,突突突,朝着天空就是一阵猛烈的扫射,子弹的喧嚣声盖过了学生的怒吼声。余瑞华愤怒不已,劈面夺过王俊林的手枪。学生们一拥而上,不由分说,一下子将王俊林按倒在地。兵士们大惊失色,再也不敢开枪。余瑞华抓起王俊林,朝学生们挥了一下手。学生们高呼着口号,哗啦啦一声,洪水一般冲出了校门。

余瑞华松开了王俊林,说道:"你要是跟我们一块参加这场爱国运动,你就会知道,救国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

王俊林恼羞成怒,吼道:"你们会闯祸的!"

学生一冲出校门,就径直地奔向督军府。他们沿途依旧高呼着口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队伍宛如一道势不可挡的洪流,波涛滚滚,向前流动。

很快,队伍就来到了督军府。

几挺机枪架设在高高的围墙上。看到人群涌了过来,机枪就是一阵喧响。一团一团的火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非常苍白,将走在最前面的学生扫倒在地。紧接着,从督军府冲出了一队队兵士。他们如狼似虎地冲进发懵的人群,挥舞枪支就是一阵猛打。与此同时,从其他方向开来了许多军警,加入到了打人抓人的队伍。一时间,人的惨叫声,叫骂声,不绝于耳,直冲云天。

王俊林赶过来了,一看到这个情景,心头滚过一阵凉意,赶紧吼叫:"不要打人,不要打人。"

可是,他的声音被淹没了。他很想指挥自己的兵士,将这些打人的军警全部控制起来,却他不敢。因为他清楚,这是王占元下达的命令!许许多多学生被打倒在地,到处鲜血横流,他不忍心看那种惨象,禁不住双手捂着眼睛,差一点流出了泪水。

王俊林忽然心里一疼,似乎听到了余瑞华的惨叫声。

他先是一愣,紧接着就不顾一切地冲进了人群。他的兵士立即挥动枪托冲入人群。他看到余瑞华正跟一个军警抢夺枪支,赶紧扑了过去,试图帮助余瑞华,却从侧边飞身冲来一个兵士,一枪刺向余瑞华的胸膛。余瑞华一闪身,刺刀刺进了那个军警的胸膛。王俊林以为余瑞华挨了枪刺,劈面给了兵士一个耳光,然后猛扑过去。余瑞华愤怒了,趁着那个兵士愣住的机会,夺了他的枪。

余瑞华既没有死,也没有受伤。王俊林大喜过望,赶紧一把抓住余瑞华的手,大声喝道:"走!快走!"

却余瑞华不愿意走,端着枪打向了一个军警。

眼见得越来越的军警围上来了,王俊林一边怒吼,一边猛地把余瑞华朝包围圈外面推去。

余瑞华冷静下来了,为了避免更多的同学流血,赶紧率领学生们突围而去。

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学生被军警抓住了,关进了军营。

王俊林虽说没有阻挡住高师学生突出学校的大门,却能及时赶到督军府,将学生运动镇压下去,得到了王占元的嘉奖。

许许多多学生被捕,也有一些学生被杀,余瑞华心里无比愤慨和悲哀。

枪支是强大的,口号喊得再响,一旦碰上枪支,就什么也不是了。难道爱国救国有错吗?没错!可是,拿许多人的生命和鲜血去爱国救国,就真的救得了国吗?余瑞华的信心发生了动摇。他的眼帘一再回**着那副惨痛的情景。就是当年在军政府门口跟清军的残余势力作战,也没有这么恐怖。这一次,实实在在是听凭军警用枪支恣意屠杀赤手空拳的学生呀!

突然,余瑞祥感觉到面前凭空出现了好几个人。他定睛一看,是大哥余瑞光,大哥搀扶着母亲,还有余府的下人,甚至还有大嫂,全都站在他的面前

"孩子,回去吧。"余老夫人说道。

余瑞华望着母亲,眼泪哗啦啦地流出来了。

余老夫人伸手在小儿子脸上擦了擦,说道:"回去吧,孩子。你还没有长大,你什么都不知道。"

"不,我长大了。"余瑞华本能地抵制母亲,忽然蹲**子,失声痛哭起来。

这时候,有一些同学来找余瑞华。他们试图把余瑞华重新拉去商量明天究竟应该怎么跟督军府斗,却余瑞华一直痛苦不休,根本不敢应声。

"你想做一个懦夫吗?"一个同学问道。

另一个同学说:"你既然想做懦夫,我们也不阻拦。请你明白,爱国救国在任何时候,都是无罪的。"

余瑞华精神一振,起身就想跟同学们一道离开。却母亲已经伸出了手,轻轻地挽起他的手,朝旁边停着的一辆人力车走去。余瑞华不由自主地跟着母亲,坐上了人力车。人力车一阵飞奔,余瑞华的思维再一次激活了。他的眼帘再一次闪现出曾经的辉煌。

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武昌以后,他们在阅马场集会,紧接着就游行示威,以后又成立了学生联合会,各界联合会,声势浩大地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他们用扇子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一夜之间,就可以把翌日举行的活动内容传达给每一个学生。他们成群结队,整齐有序地朝着一个目标进发。从长街,到黄土坡,所有的**段,都是学生的队伍,排成了十余里的阵势。那个情景,比起二哥发动攻击督署的行动,丝毫不会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