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宗教遗风2

在利川,至今仍保存着佛事活动的寺庙也是有的,那就是位于建南镇的王母城。

王母城是一座佛教寺庙,建在鄂渝边界的一座大山顶上,四周悬崖峭壁,仅有西北一条小路可通,平时是很少有人上去的。利川市委办公室的吴琼出于好奇和摄影的需要,随市旅游探险协会的会员们一起去过王母城,并写过一篇游记,认为那是一个“险远又奇特的地方”,而且认为那个地方“是必须去一次的”。但遗憾的是,我至今也没能去成,曾向建南镇党委书记周峥嵘问起王母城的情况,她约我找时间上去看看,时至今日,却还是没能成行,只在编辑《聚焦利川城》那本画册的时候,从一些摄影师交来的图片和撰写的文章中,间接地作过一些了解。

王母城始建年代不详,但距今大约已有500多年历史。500多年来,王母城虽经历过起起落落,但香火一直在那偏远的一隅断断续续地延续着,尤其是每年阴历六月十九王母娘娘生日那天,鄂渝两地边界的信徒聚集到那里赶庙会,人数多达数千,可以想见那该是怎样一副热闹情形!从山下到山顶的寺庙,需攀登两万多级石梯,而且那石级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行,可以想见那该是怎样一副虔诚的态度!不流一身淋漓的大汗,不经历一番吁吁的粗喘,不下定决心,没有坚定的信念,是难以到达王母城的,也许那正是王母城要建在那云天相接的高山之顶的用意?

王母城寺院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主要由大雄宝殿、云台观构成,分别供奉着牟迦释尼和王母娘娘,实际上是一个佛道共敬之所。历史上,王母城已经历了两次损毁、修复。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这次修复已是第三次了,负责修复的是一位姓王的女士,王女士来自荆州,为了寻求一片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慰藉,只身来到鄂西深山之中,其行为的本身就充满了禅意佛道噢。

利川城北两公里处,有一座龙泉寺。龙泉寺历史上也是利川的一大佛教胜地,坐落在318国道东侧的铁炉寨上。铁炉寨地势奇特,一山突起,三面悬崖,远远望去恰似一座巨大的铁炉。清同治《利川县志》载:“明初,土人避乱作寨山顶,故名铁炉寨”。寨顶稍平,有泉水从岩隙间涌出,清澈甘冽,清乾隆时寨顶建庙,名龙泉寺。利川解放初期,僧尼还俗,寺庙拆除。现在,铁炉寨上仍可见到龙泉寺,不过那已非昔日之龙泉寺,而是人们出于旅游的目的,于2004年在原有基础上重建起来的。

我头一次上去是在2004年2月的一个周末,早上起来看到的是一个洁白的世界,实在让人兴奋,便想出去走走,想了想,就决定上铁炉寨去。那时候龙泉寺还没有恢复起来,只是听说铁炉寨作为一个待开发的旅游景点,已经有人承包了,且正在着手恢复龙泉寺庙。

铁炉寨三面悬崖,仅有东南边一条小路可达寨顶。离开公路,便开始沿着那条小路踏雪而上。雪花在我的周围纷纷扬扬地飘舞着,像是为欢迎我的到来而抛洒的晶莹的花瓣,让我从那纷纷扬扬的情景中感受到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从那厚厚绒绒的质感里感受到了一种缠缠绵绵的温馨。白雪覆盖下的小路,只是一条白得更加深沉的痕迹,依偎在山湾的怀抱,看不清哪里是坚实的石墩,哪里是松软的泥窝,只有凭着感觉和经验,试探着一步步地前行。树木静静地肃立着,雪花飘落的沙沙声里,各种鸟儿在树上欢欢地跳跃着,或悠悠扬扬地鸣唱,或叽叽喳喳地低语,让人感受到满世界的和谐。在那种和谐里,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石门前停下,那道石门便是铁炉寨的寨门,寨门由青石砌成,青石上布满青苔,刀把粗的藤蔓攀爬在石门上,将一块块巨大的条石紧紧地拢在一起,使寨门更显得古朴沧桑,结实坚固,透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那道寨门是铁炉寨上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了。

踏着积雪,穿过寨门,沿着一段横路走去,大约二三十米的样子,便见路的里侧树着一块石碑。石碑高不过一米,时间已将字迹风化得像久远的记忆一样模糊。据资料记载,龙泉寺僧尼传承历安、心、源、广四代,时间长达百年之久。我停下来仔细辨认,识得碑主乃是当年铁炉寨龙泉寺第一代和尚安元,却是有碑无墓,碑基又有新鲜痕迹,显然是不久前人们才将其立在那里的。看过,再往前不到十米,下一段坡,又见一小小平台,平台上并排建有两座坟墓,静静地躺卧在那里,给人的感觉是安详而悠远。那两座墓,一座是第二代和尚心德、心诚的合葬墓,墓碑系五厢抱鼓式组合,上雕唐僧、悟空、八戒、悟净、小白龙取经及西天诸佛形象,刀法细腻,神态逼真,虽有破损,但依然不难辨识,碑顶阴刻“想似蓬莱”四个大字,保存完好。另一座则是第三代和尚源崇之墓,碑之形状大小与心德、心诚之墓之碑大体相同,可惜碑顶已毁,散落墓前。第三代和尚源善、源法和第四代和尚广贵、广元、广训之墓在哪里呢?我默然立于墓前,任凭寒风劲吹,思绪便也随了那漫天飘飞的雪花飘然而去,一直飘向悠悠远远的无极里去了。

沿着小路拾级而上,约二十米的样子,便又来到当年庙宇所在地。据史料记载,龙泉寺系清乾隆年间始建,同治元年,寺庙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所毁,同治九年,源崇和尚重修龙泉,添买各业,装修诸佛金身,一时间殿宇辉煌,香火旺盛。解放初期,寺庙拆除,僧尼还俗,佛像遗失。如今只见一片废墟,高低两方平台上,基石纵横,残碑静卧,草掩雪埋,却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这里佛事的隆盛,耳畔似有若无地听见缥缥缈缈的诵经声和木鱼声。我立于风中,思于风中,依稀听得晨钟暮鼓伴百鸟争鸣,仿佛看见善男信女正虔诚跪诵……心里也充满了佛性禅意。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融化成水,蒸发成汽,升腾入云,再凝聚成珠,幻化成雪,飘然下落,如此循环往复……这不正是对佛教所谓生死轮回的生动诠释吗?

离开那片荒芜废墟,我沿着那道山脊爬去。山脊上长满了杂木,有栗树、九桩等等,树不大,却显得朴拙苍劲,看得出生长时间的久长,只是由于山上土脚瘠薄,才没能形成参天之势吧。站在山脊之上,想象当年这里古木森森、百鸟鸣唱的情景,我心里禁不住涌起一股难以抑止的感伤。

踏着林间厚厚的落叶,低头弯腰而行。那些飘落的树叶,是岁月的弃儿还是历史的书简?山下汽车的轰鸣声清晰可闻,而山上则显得十分宁静。山上山下,是两个相隔久远的世界噢。我走走停停,一路思绪,一路留恋。再次停下来,站在高高的山脊之上,望着远远近近的山山岭岭,只见瑞雪纷纷扬扬,雾气升腾卷涌,眼前的景象苍莽雄浑,我的内心也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随雾飘然而动。这景象,好多好多年了,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山脊上没有路,两边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悬崖。我站在那高高的山脊上,在那呼啸的寒风中站成一尊雕塑,任时间和风从眼前匆匆拂过,任光阴与雪从眼前悠悠飘去。在茫茫的飞雪里,天堂和大地连成了一体。飞雪扮演着天地之间的信使,就像上帝之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周身和内心,我感到自己是立于天地之间,立于时间之间,身体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空灵,渐渐地飘起来飘起来,不知不觉地,也化作了一片轻盈美丽的雪花,随了风的牵引,朝着茫茫的天宇飞去、飞去……

2004年7月10日,我再次登上铁炉寨,看到那里已被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过去寺庙的遗址上已重新长出几栋木质结构的房子,并营造了一些宗教氛围,只可惜弄得佛不佛、道不道的,也没有专门的僧人和道长驻持,没有和尚、道士在那里修行、修道。不过建比不建好,至少那楼楣上“龙泉寺”三个大字还能勾起人们对一段历史的回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