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宗教遗风1
宗教遗风
说到文化的利川,人们总爱用“巴楚文化的交汇地”来表述。我想这的确是有道理的。利川由于地处出蜀入楚之地,文化呈现巴楚融会的特点,也呈现中外交融的特点。宗教文化的诸多遗存,成为利川一类独特的文化现象。
1
曾经轻描淡写地去过一次花梨岭天主教堂,但只是匆匆走过一遭,对教区的总体布局和几座教堂建筑的外观多少留下点儿印象。毕竟,我不是天主教的信徒啊。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天主教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还是有必要作些了解的,于是便有了第二次造访。
再次去花梨岭,是2006年深秋一个大雾弥漫的天气。时间是事先预约好的,赶上那样的天气,到花梨岭去看天主教堂,似乎正好给我们一个恰到好处的印象和感受。
花梨岭天主教堂位于凉雾乡的李子槽,柏油公路一直通到教区。我们乘车来到教区大门——原来是没有那道大门的,教堂要举行建堂一百周年庆典活动,省民宗委拨专款刚刚修建的。查阅有关资料,有的说始建年代不详,但更多的是有年代记载的,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因外国传教士和不法教民相互勾结,欺田霸产,图财害命,利川人民不堪屈辱,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掀起震惊清廷的“利川教案”,将花梨岭教堂付之一炬。清政府派重兵将反洋教斗争镇压下去,并给教会赔偿白银,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教堂,光绪帝还亲笔题写匾额:“敕建天主堂”。可教堂第二天就是建堂一百周年庆典,大门牌楼上挂着“热烈庆祝花梨岭天主堂建堂一百周年”的大红标语,这让我没弄明白,如果按始建的1837年算起,距今已是169年;如从重建的1900年算起,又是106年。不知那一百周年是怎么算得的?来到教堂大门口,首先给我的便是一个矛盾和疑问。我想那也正是有关教堂的种种给我的基本感受吧?花梨岭天主教堂从开始建立,到之后的几经沉浮,到现在的依然存在,无不给人以一种矛盾的感觉。
利川这方古巴国的领地,从远古巴人到今天的土家人,一直浸染在巴蜀文化与楚文化的交相影响之中。在宗教信仰方面,虽然存在多神崇拜现象,但仍有自己的体系和特定的内容,从土家人的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到东汉时期传入土家地区的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人原始信仰的诸神跟道教、佛教所属的各种神祇并存,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相互影响,逐步为土家地区人们所接受,形成了利川复杂共存的宗教格局。而天主教的传入,可谓来势凶猛,在十九世纪末期,仅利川县域内就呼啦啦建起大小15座天主教堂,花梨岭教堂是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鼎盛时期神职人员达30余人。20世纪30年代后期,花梨岭天主教堂甚至成为施南华籍教区的总堂,下辖利川、恩施、咸丰、来凤、宣恩五县教堂的教务。曾先后有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国的传教士来此传教。但这种异域文化的强制性传播,受到了利川人心灵上的排斥和行为上的抵制,直到今天也似乎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利川的宗教文化中去,在有关花梨岭天主教堂的评价资料中,仍被称为“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在鄂西的重要据点”。
花梨岭天主教堂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冒着霏霏细雨,我们朝大雾中的教堂走去。整个天主教堂主要由修道院和天主堂构成。首先来到修道院,修道院亦称女堂,坐落在一座山下,为两层木构四合院建筑,上盖青瓦,外为石墙,建筑平面呈矩形,四周石垣围护,坐东向西,后面山上绿树葱郁,古木森森,使整个女堂呈现出一派雅静庄重气氛。修道院前方是一条青石铺成的人行道,沿着水杉夹道的石板路走去,经过育婴堂,迎面是一条依山就势铺砌而成的九十九级青石阶梯。那象征着天堂之路的阶梯尽头是一道穹形拱门,拱门上方肃穆地树立着一枚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拾级而上,再登上三十三级台阶,穿过拱门,便来到了天主堂。天主堂人们亦习惯称作男堂,建于一座山顶之上,坐西向东,建筑较修道院更为宏伟,砖石结构,四合院式,中有天井,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建造风格中里有西,文中有武。所谓中里有西,即于中式的四合院中配以歌特式、罗马式穹窿拱顶的圣心堂。圣心堂就在天井的右侧,装饰得庄严肃穆,每逢周日,信徒们便聚集到这里举行弥撒;每年的8月15日,是圣母升天节,圣母升天节是天主教一年中最重要的四大瞻礼之一,要在神甫的主持下,举行大礼弥撒,仪式庄重肃穆。所谓文中有武,即于教堂围墙的西北和东南两角各建有一座“碉楼”。西北角的“碉楼”是名符其实的,是1898年利川教案之后,教堂为加强防卫而建造的,也是教堂跟当地民众矛盾对立的证明;东南角的“碉楼”则实为一座钟楼。
时光流逝,风走云飞。眼下的花梨岭天主教堂,已属宜昌教区管辖,有神职人员9名,现任神甫姓龚,毕业于北京天主教堂神哲学院,之后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研习过英语,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新型神甫,他的布道思想也多有“中国化”的成分,也许那正是花梨岭天主教堂跟当地民众的关系能够趋于平静祥和的重要原因吧。
2
在利川呆上三年,对利川的山山水水也产生了深厚感情,便总觉得到处都充满了灵运仙气。忠路镇木坝河南岸,有一方“前有眺,后有靠”的仙福之地。那里背依青山,苍翠的群山如万马奔腾;下临木坝河,清澈的河水似玉带环绕;前有寨公寨母双峰对峙,情意绵绵,充满浪漫情调。难怪那座至今保存完好的道观三元堂,要选建在那里呢。
据史料记载,自东汉时期,道教传入土家地区,并逐步为土家人接受,“魏晋以降,土家族信道者日众。”土司制度时期,土家族地区开始建有大量的道观,利川道观三元堂当属其中之一。
道家以天、地、水为三元,故称三元堂。三元堂为木结构殿庑式道观建筑,始建年代不详,只知现存道观为三元堂道首罗宗题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所扩建,距今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整个道观分为三进,依山势成阶梯式摆布,东西宽50米,南北长60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正门前有10级石梯,阶沿用整长条石铺就,用料十分讲究。由前殿入天井过道,登石梯进入正殿。正殿中堂左右各有过道、厢房。正殿后正中天井上建玉皇阁,高阁耸立,突兀于整个建筑之上。后殿两厢,彩楼回旋,左右对峙。整个道观,布局巧妙,红墙黑瓦,飞檐斗拱,巍峨壮观。殿内雕刻精细繁多,内容多为神仙故事。石柱础双层或三层缕空,鹿鸣鹤舞,玲珑剔透,其工艺之精湛实为罕见。
道观四周,林木苍翠,风景秀丽。过去道观旁侧曾有两株古树,一株香樟,一株刺楸,将道观映衬得分外幽静清雅,可惜在我去利川之前早已被砍伐掉了,只有彭一新同志曾经拍摄的一幅“绝照”,为那两棵古树的曾经存在作为证明。直到今天,每当我想起三元堂道观旁的那两棵古树,仍深感惋惜。
如今道教活动已没有开展了,但三元堂道观依然保存完好,就坐落在利川去重庆彭水的公路旁边,去去来来的人们多有在那里停车参观的,穿行在道观的厅殿之间,仍不免对一种宗教文化曾经在这里的兴盛作些追忆,追忆中似乎仍能感受到仙风道气的熏染。
3
利川虽然受到多种外来宗教的影响,并至今仍然是多种宗教并存,但影响最为深刻、最为普及的外来宗教,还是要数佛教。历史上利川到底建过多少佛教寺庙,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就现存的寺庙和寺庙遗址来看,足以说明佛教在利川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位于团堡集镇附近一座小山顶上的石龙寺,是利川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寺庙。
我走进那座古寺,是在2004年的冬天。沿着那条绿树簇拥的小路走近石龙寺时,那古老的墙壁映入眼帘,我的思绪就沉浸到那座古寺的历史里去了。
石龙寺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是利川市也是整个恩施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站在寺门前,只见巨大条石嵌成的寺门的门楣上方,阴刻着“石龙寺”三个大字,大门两侧刻有一幅对联,上联为“仙鹤栖松非佛国胜似佛国”,下联为“石龙绕殿似人间不是人间”。审读着那些凹陷的文字,我的内心也如那石刻布满了沧桑之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石龙寺经受了怎样的起伏兴衰呢?
查阅史料,才知道石龙寺最初并不是寺庙,是酉阳土司后裔冉如龙所建家庙,清代经多次重修,范围不断扩大。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当地名士周大坤等人找冉家商量,认为“此山钟灵,上有石龙,前临金子(山名),有关文风,与其秀毓一家,不如荣分众姓”,得到冉家同意,随后改家庙为佛寺,并塑诸神像,将其装扮得金碧辉煌。乾隆五十四年再次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知县何蕙馨的支持下,正式将石龙寺辟为义学。光绪九年(1883年),施南府知事王廷祯来到学校,见神儒混杂,认为不妥,命令将义学迁至山下,石龙寺又恢复寺庙。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后,扩建碉楼、厅堂,设乡公所。解放后又曾先后辟为粮仓、学校。2000年10月,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修缮,并加以保护,石龙寺才成了呈现在我眼前的那个样子。
寺庙的外围墙壁为条石火砖砌筑,进得门去,才看到里面全为木质构造。总体看,石龙寺为殿堂式庙宇建筑,共四进三殿一厅,大小天井7个,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中间一进两殿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前后两进建于清代,后面一进于清末被烧毁,补建于民国二十六年。主殿的大门也是由条石嵌成,上方亦有一石牌,上刻“石龙寺”三个大字,楷书;大门两边也有一幅门联:“仙拥灵山飞法雨,龙藏胜景起祥烟。”穿过主殿,后面是一个天井,天井的地上有条石扣成的一方形水池,一条天然形成的“石龙”卧于池内浅水之中,这便是石龙寺寺名的来由。过去那龙头也是天然生成的,可惜“文革”中被不信“邪”的造反派给砸掉了,1986年,当地群众用水泥做了一个“人造龙头”,才恢复了整条龙的形象。那龙身逶迤伏卧,龙目虽然圆睁,龙头却是低耷着的,使得整个龙的形象显得低调平静,甚至有些萎靡,少了许多昂扬气势。是曾经遭受的打击教会了它保持那样一副神态的么?
寺内石刻众多,木雕纷呈,虽历经“文革”浩劫,仍有不少保存完好。在寺内随处走动,细细观赏,只见石刻年代上起乾隆,下至光绪,内容涉及当地政治、经济、宗族、宗教、教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木雕内容包括人物、动物、树木、花草,形象生动,工艺精湛,充分展示了当地土家人的艺术才华。
石龙寺历经明、清、民国三代,最终被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香烟袅袅、晨钟暮鼓的情形虽已远去,但置身寺内,仍让人感到一种神圣肃穆的氛围,耳边依稀能听到阵阵木鱼声中的唱诵。
那是心壁碰折的回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