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立体诗章3
3
一个地方能有几座古塔,也许很能说明那个地方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在利川那个县级市的地盘上,至今仍保存有三座古塔,这在我所到过的地方很少见,至少在恩施州境内是这样。我想,那三座古塔,应该能够证明利川历史上就是出过一些有识之士、有钱之士的。
三座塔,代表着一种地域文化,在时间的风雨里顽强地坚守着,让人生发出绵绵思绪和层层思索。
齐岳山下的南坪集镇附近,卓然屹立着一座凌云塔。凌云塔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为7层石塔,占地25平方米,高约20米。之所以叫凌云塔,我想,既是因为20米的高度在当时当地已是凤毛麟角,还因为是为昭示如膏书院的目的——以励凌云之志的缘故吧。
凌云塔可以跟如膏书院看作是一体化的建筑,也是当地兴学重教的见证。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二年至嘉庆元年,南坪巡检王霖历时9个年头,在南坪建如膏书院,延师授业,并四处劝捐,凑钱置产以为学用,每年收取经费所需。据牌文记载:“凡愿子弟肆业及无力延师者,悉来听学,行见敬业乐群,人之焕然。”当时所有经费“未改妄耗,积有余资”,其后将“院内余资营建石塔”。
2005年深秋的一天,我去到凌云塔下,亲眼目睹凌云塔的风采,看到历经近二百年风雨剥蚀的凌云塔,塔身斑驳,字迹已显模糊,但依然呈挺拔之姿,具浩然之气。打量着那座屹立在时间深处的高塔,思绪却沉入到有关那座塔来历的种种遐想中去了。
为什么要建那样一座塔呢?史料上说是“以此激励后人,作此塔为念。”我想并不尽然。只要稍作分析,便会觉得那只是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还有一个没有道出的理由是,如膏书院的建成,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工程的组织者王霖自然希望将这一功绩留传后世,晓以世人。那时候还不能将文字刻录在光盘上,只能刻录在石头上,于是便想到了要建造那么一座高塔。史料上把那座书院和那座塔的建造都归功于王霖,王霖自己也认可这种看法,塔门两侧的那副对联就是证明。对联是:“拔地文星映少徽,傍天剑气连齐微”。少徽当是指王霖,甚至将他的功德跟高高的齐岳山相提并论,以显示其功德无量。我对此是持有异议的。想想看,建书院、建塔都需要钱,钱从何来?钱是当地百姓所捐,建书院后尚有余资,又用以营建石塔。这说明建造书院和石塔的资金最终都是来自当地百姓,是当地百姓节衣缩食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建造书院和石塔都需要工匠,需要技术,需要付出汗水,而作为当时当地的统治者王霖,是不会去经受日晒雨淋之苦,肩扛手托之累,直接参加艰苦的劳动的。是谁一锤锤一钻钻地打制出那些形状规整、图案精美的块石?是谁将那一抔抔泥土夯制成一块块方正的砖胚,烧制成一块块坚实的砖头?又是谁将那些青色的块石、灰色的砖块磊砌成坚固的书院和高高的石塔?是民间的匠人,是当地的百姓。王霖只是一名组织者。将所有功劳归于王霖一人头上,显然有失公允。但他想到了,并集百姓之力,集百姓之智,建造起那座书院,那座石塔,并让后人从书院里学到知识,从石塔上了解到许多历史信息。从这个角度讲,他依然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噢。
团堡集镇南侧,有一座至今保存完整的砖石塔——培风塔。从培风塔下匆匆经过无数次之后,我终于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冬日的上午,造访了那座古塔。其实培风塔就在318国道一侧的一座小山顶上,站在公路上就能看到。为了看得仔细,我还是绕道爬上山顶,去到塔的脚下。
培风塔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属重檐楼阁式造型,7级,高约17米,占地20平方米,塔体为正六边形,边长1.9米。塔门西向,门额上正楷阴刻“培风塔”三字,每字大20厘米见方,门楣上方刻渔樵耕读浮雕,门框两侧刻有楹联:“绝顶高超联紫气,层梯稳步接青云”。行书洒脱,笔锋稳健。这座塔属何人所造?可惜我一直没能找到相关记载的详细资料。
伫立在培风塔下,凝望着高高的塔体,那斑驳的青砖青石让我感慨万千,思绪万千,为什么叫培风塔?缘何建造?
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打量着那六边形的塔体,发现第一层的六面都刻有精美的碑刻和精细的浮雕。在塔门的右侧,刻有本地廪生冉寿益撰写的《序》,希望从中觅得答案,便细细品读起来:
城东数十里许,寺名团凸,形势突兀,旁得长岗环绕,远来山色,
金字联云,近映水光,玉镜倒影,钟灵之秀意在斯乎?操风鉴者谓其人
曰:此地虽属天造,久赖人力培之,若髫文笔擎世界,藉白石以成台,
干青云而直上,则人文将蔚起矣!众闻之,涣然欣悟,意文风胜必培植
深,非操他山之石,莫壮百年之观。已而一柱特擎,嵯峨高耸,有志云
程者可拾级以登之。因以培风颜其额云,是序。
反复吟诵,终有所悟。序文对培风塔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情形,描绘得贴切生动。关于“培风”塔名的得来跟建塔的目的,照序文解来,当是为了培植一种风气,以期“文风胜”之意了。
看过序文,环顾塔前,只见团堡河如玉带环绕山下,为培风塔频添了许多灵动之气。团堡河就那样悠悠浅浅地逶迤东去,不知流淌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年,流走了多少时光,带走了多少世间人事,而培风塔则踏实而坚定地守望着一方故土,目送着清清河水和纷纷世事,从时间深处流来,又朝时间深处流去……
每次在恩施跟利川之间去来,在团堡镇野猫水那个地方,我总要看看路边那座美丽的宜影塔。
野猫水指的是塔下那一塘碧水。传说古时候那里本是一片低洼的良田,田中有一眼落水洞,大雨涨水,水从洞走,保田不淹。可是有一天,一只野猫钻入洞中,当晚一场大雨,水流被堵,积水成塘,从此不干,野猫水由此得名。
宜影塔就矗立在野猫水的东岸,为七层重檐楼阁式砖石塔,一层外刻花草,二层嵌入碑刻,三至七层均为粉面彩绘花草图案。遗憾的是,由于年久失修,风剥雨蚀,塔的第七层及塔顶已经坍落,彩绘墙面也已剥蚀。
为什么要建那座塔呢?为什么叫宜影塔呢?开始去到宜影塔边,望着它那已不完整但风韵犹存的身影,我心里总要冒出这些疑问来。
我曾走访当地老人,问及塔的来历,老人们也说,那座塔是当地一冉姓大户集资所建,原因是古时候,野猫水一遇大雨,常泛滥成灾,传说是因为那只钻入洞中的野猫变成精怪,时鱼时龙,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为了镇邪,建造此塔。对照塔上所刻序文,觉得老人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序文说:
野猫水一带,岗峦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东一面。望气者曰:不
塞其隘则内外之地脉不束,爰建塔以实之。塔临水浔,倒影其中,若投
鞭然。送夕阳,迎素月,影达彼岸,则流可断,气赖以束。名‘宜影’,
益重在影而塔之高下勿计也。夫扶舆磅礴之气,束之则聚,聚之则凝,
凝之则葱懋骧腾灵秀钟焉。而后行见一乡之中,民气和,年谷登,人文
蔚起,永奠攸居於无暨也。又岂同荆南之息壤,域西之浮屠,徒为镇横
流作功德云尔哉!
因为野猫水一带“独缺其东一面”,“不塞其隘则内外之地脉不束”,所以需“爰建塔以实之”。塔建成后,“影达彼岸,则流可断,气赖以束。”传说跟序文所述相吻,加之塔上刻有咸丰时岁贡、《利川县志》(同治版)编撰者、利川都亭人吴江(枫桥)的诗句:“流水夕阳写照多,一条界破往来波。分明象外传神去,障住鱼龙不敢过。”其意也跟序文相合。因此,宜影塔实为一座风水塔。
宜影,一个空灵诗意的名字。序文中说:“名‘宜影’,益重在影而塔之高下勿计也。”立于塘边,看群山环抱彩塔,赏塔影倒映水中,心潮也随那层层涟漪轻轻**漾。虽然当初建造此塔的目的在于束地脉、镇横流,以期“民气和,年谷登,人文蔚起,永奠攸居於无暨”,但客观上也为乡里添了一幅绝妙美景。青山、绿水、塔影,既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宜影塔,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道美丽的文化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