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时间的刻痕2

4

利川的土地上,似乎每一道历史的风浪都会烙下深深的印记。

利川城的北门,是去重庆和本市柏杨坝、南坪、谋道、建南四个乡镇的出口,因此我是少不了要经常从那里过路的。北门那里曾有两个池塘相连,像一副眼镜的镜片,因此人们叫那里为连二塘。连二塘的一侧有一道石壁,石壁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一道摩崖题刻。题刻为依崖凿岩而成的碑碣,高5米,宽4.8米。碑碣的内容并不复杂,总共不到十个字,碑中间阴刻楷书“太平塘”三个大字,每字八十厘米见方,字迹工整苍劲,十分醒目;左上角阴刻20厘米见方的楷书“太平年”三字。那道题刻曾长期被土埋草掩,直到1957年冬才被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经当时湖北省和恩施地区博物馆鉴定,此题刻为元末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部属留下的历史遗迹,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湖北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12月,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利川市重要的文物古迹之一。

题刻所书“太平塘”,即指崖前的连二塘;所刻“太平年”,是徐寿辉的年号。将那一题刻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自有它的道理。因为那幅看似不怎么起眼的题刻背后,隐藏着一段烽火狼烟的历史。

元至正十年(1350年),黄河决口历时近六年而不得治,为害数千里,致使民不聊生,人心不稳。当时黄河南北流传开一首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刘福通从中发现时机,凿一石人埋于黄河故道黄陵岗(今河南兰考东北),之后被整修黄河故道的工人挖起,“印证”了民谣的“真实性”,致使人心动摇。至正十一年,刘福通乘机聚众起兵,以红巾为号,自称红军。接着,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农民也纷纷起义,且连连获得胜利,使天下形势陷于动**。就在那年秋天,湖北蕲州(今蕲春)人徐寿辉与彭莹玉、邹普胜等人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称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至正十六年,即天完治平六年,天完平章政事倪文俊攻陷汉阳,徐寿辉随之迁都汉阳,改年号为“太平”。次年,倪文俊想要杀害徐寿辉,事情败露,被部属陈友谅斩除。因为保驾有功,徐寿辉遂任命陈友谅接任平章之职。陈友谅出任天完平章之后,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相继率兵攻克安徽安庆、江西南昌等地。超群的统率才能,骄人的战绩,得到了天完帝徐寿辉的赏识,也使陈友谅滋生了骄纵之情和勃勃野心。在攻陷江西南昌之后,徐寿辉随之将都城迁移到南昌。陈友谅大事斩杀朝臣,并自称汉王,大权落于陈友谅之手,徐寿辉虽为天完帝,却已有名无实。至正二十年夏,天完帝徐寿辉终被陈友谅所杀,“天完国”灭亡,立国10年。陈友谅称帝,建都武昌,国号汉,史称陈汉。

元至正十七年(天完太平元年),天完大将明玉珍率部由巫峡西进,攻四川、陷重庆,并陆续占领川蜀之地。徐寿辉死后,元至正二十二年,明玉珍于重庆称帝,国号夏,史称明夏,年号天统。仅四年之后,明夏帝太祖明玉珍死,由他年仅10岁的儿子明昇继位,年号开熙。而此时朱元璋已占领国内大部分地区,对西南农民起义军采取进讨与招降并用的策略。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任命汤和为征西大将军,率部水陆并进,大举围攻重庆。由于明昇年小,由母亲彭太后临朝,加之将相不和,明夏帝明昇于8月宣布投降,明夏结束,立国10年。

从明玉珍率部进入川蜀之地至明昇投降,利川所辖之地几乎全部为明玉珍部占据,并在忠路一带建立过“忠路宣抚司”等地方政权,在利川留下许多文化遗迹。太平塘摩崖题刻,虽经几百年风雨剥蚀,但依然保存如故,字迹清晰犹新,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那段沧桑的历史岁月。

太平塘四周高山耸峙,绿树叠翠。我站在山谷之间,立于绿荫之下,凝视那默默无言的摩崖题刻,内心却总是翻江倒海,感慨万千,从那“太平塘”三个大字中,我读到了一段段烽烟四起动**不安的历史,听到了一阵阵反抗压迫追求和平的呐喊!和风习习,鸟语花香……当我从沉思中醒来,回到现实生活中时,看到的早已是一派人们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的祥和景象,只是“太平塘”依然让我思绪绵绵……

翻阅利川史料,行游利川山水,让我感到利川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幅看不够的画。即使在利川呆上三年,也没法将利川刻录在石头上的文化一一览尽。忠路集镇西南一公里处的城池坝土司遗址,南坪集镇东北二点五公里处的南坪土司皇城古文化遗址,毛坝境内的施南土司遗址;甘溪山詹邈状元墓及其故里遗址,大量散落民间的墓碑及其碑刻铭文;团堡镇官田坝甘氏宅院前的“泰山石屏”,谋道长坪牟家洞的谌家牌坊……每一处遗迹,都折射出一部沧桑的历史;每一块石碑,都记载着一串久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