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处的历史2
周悬崖峭壁,从山顶到山麓,落差达800多米。夏天雨后转晴,抑或是春秋冬三季的清晨,时常可见异常壮观景象:白茫茫的雾气从深深的谷底缓缓弥漫上来,填满了寨子跟周围山体之间的空间,远远望去,寨子就像一艘船头高昂的巨轮航行在烟波浩渺的汪洋大海之上,因此人们形象地称那座山为船山,叫那座寨为船头寨。
传说船山原本是天上的一只船,因“偶念红尘”而“堕落尘网”。玉皇大帝得知,甚为震怒,特命“六甲”将船“锁向人间不计年”,并“镇以天符永不迁”。从此,那只天船便化作凡间的一座山了。
到船头寨上去,仅有一条小道可通。到得寨顶,才知道山上其实是一片开阔之地。元朝以来,船头寨一带为龙潭安抚司支罗峒治所,那里是一座土司皇城,因此人们称那片山巅台地为衙门坪。
明朝嘉靖年间,龙潭安抚司黄俊、黄中父子不服朝廷统治,以船头寨为基地,联合施南土司覃宁、容美土司田世爵等,组织武装,反抗朝廷,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曾占据奉节、云阳、万县等地,“聚党千余”。明王朝命湖北巡抚谷虚中前往船头寨镇压,调来施州、辰州、重庆、沔阳等地的军队及四川石柱、湖南永顺等土司军队进行围剿。黄俊、黄忠父子率部在船头寨上建关设卡,据险固守,英勇抵抗。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前后持续了十三年之久,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5年),黄中不慎中计,被诱骗到山下被杀,黄俊随之也因“诛九族”而“追戮枭首”,才告结束。
一场场悲壮的活剧早已落幕,寨上的许多历史遗迹也在时间与人为的双重作用下纷纷消失。但当年黄俊、黄忠修筑的卡门要塞,至今还有十多处遗迹被保存下来,且有四座较为完好。在接近山顶一道卡门两侧的石柱上,刻写着一副对联:“铁壁山城盘古寨,螺峰数道护雄关?。透过那副对联,让人感受到现实船头寨的险绝雄奇,也让人想见船头寨历史的烽火狼烟。
3
在凉雾乡的李子槽有一座山叫一品山,一品山上有一座古寨,叫一品山寨。
一品山寨地势高拔,群山环拥,气势巍峨,景象壮观。翻阅古寨历史,发现寨上曾是佛光与刀光叠现,和平跟战争交织。
明代时,一品山曾是佛教圣地,建有文明寺,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大佛殿、观音堂、老君殿、圣人殿,可以想见文明寺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可就在那样一方普渡众生的佛教圣地,又充满了刀光剑影。农民起义队伍红巾军、夔东十三家、太平天国军,都在那一带发生过战斗。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兵西进,途经此地,跟当地土司产生矛盾,并最终引发战事,“寨主”谭英升率众于一品山上修造寨门,构筑城墙,奋力抵抗,使石达开部望寨兴叹,败退而去。民国初年,凉雾区长谭继军在寨内开设工厂,制造枪支,据寨称霸,川军甘占元领兵围攻数十日,无功而返。直到民国十一年,川军贺国强再次率兵攻寨,久围不去,致使寨内水源枯竭,人困马乏,才终为所破。
走过风风雨雨,历经坎坎坷坷,寨内的寺庙早已**然无存,木鱼声、枪炮声也已消散在历史的天空,只有留存下来的城墙堞垛,供人们参观,让后来者追思。
一品山寨为城堡式建筑,城墙周长约一华里,环绕着一品山巅。城墙高七至八米不等,墙顶宽二点六米。整个城墙完全用长一米以上、高四十厘米以上的条石砌垒而成,结构坚固,形似铁桶,唯东南与西南二寨门可入寨内,东南寨门宽一点二米,高二点五米,进深八米,入门后登二十级始达寨院;西南寨门宽一点二米,高二点八米,进深六点八米,入门后登十五级始达寨院。二寨门内顶均刻有直径为三十七厘米的太极图案,东南门额阴刻行书“依然鹫岭”,西南门额阴刻行书“何异桃源”,每字约二十厘米见方,笔力遒劲,锋芒毕露,书法刀法堪称双绝。站在寨门下,认真审读门额上的题刻,让我内心激动不已。“依然鹫岭”,“何异桃源” ,足可想见当年谭“寨主”据险凭障,是何等的自信与逍遥噢。
透过历史烟云,穿越时空隧道,面对那一座座雄踞山巅的古寨,我读到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审视那一段段荒草掩映的城墙,我看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拼杀;抚摸那一块块苔痕斑驳的青石,我听到了一阵阵搏击抗争的呐喊!
利川的每一座古寨,都是一部风起云涌的历史,都饱含着丰厚的土家文化。除了鱼木寨现在已作为文物加以保护,作为旅游景区加以开发利用,其他几个寨子,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交通更为不便等原因,目前都还只是作为古迹遗址而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最大可能的结局,便是被掩没在荒树杂草之间,最终消失在时间的深处,成为传之后人的一个神话般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