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彭老大负责办郑义文、宋英、山野井保、松野觉四个人的伙食。伙食标准一样,每人每天一斤粮、三角钱(法币)菜金。靠海吃海,彭老大去就近集市买了文蛤、泥螺、小便头鱼之类海鲜,当然青菜萝卜不能少。

彭老大不干笨活,劈木柴、烧火、拖洗舱板全派两个船工做。

三侯,把文蛤劈一劈。”彭老大交代阿三,自己捧起水烟筒吸起烟来。他是个精明的人,钱上进出,全由他亲自掌握,以免被船工揩油。

“阿大,给新四军两个同志、两个小日本鬼子的开水送过了吧?”彭老大对另一个船工督促了一句。

“送过啦。”在舵位上“方便”的阿大说。

彭老大用小畚箕似的大手扇了扇空气。“阿大,你没吃韭菜,怎么拉的比狗屎还臭?”

阿大没介意地讪笑了一下。

此刻,郑义文和宋英在后舵里办起公来。所谓办公,是翻看公文箱里装的一些图书及剪贴的报刊文章。

郑义文是一九三六年开始剪报的。他剪了鲁迅、胡风的文章,剪了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在上海发表的文章。中国作家黄源写的随笔《欢迎“中国的友人”—鹿地亘》,也被他剪了下来。皖南新四军敌工部订的香港报纸、国统区报纸很多种,郑义文在处理旧报纸时也剪了一些与敌军工作有关的文章。一九三八年鹿地亘访问了日俘收容所,和众多日俘作了恳切的交谈,写下了当时在中国乃至美国、英国都产生影响的纪实文章《和平村记》,在国统区《救亡日报》上连载,郑义文一篇不拉地把它剪贴起来。他调离军部,进入苏南抗日游击区做敌军工作时,想方设法通过地下党从香港搜集到国统区的报纸,弥足珍贵的是,国统区报纸披露了一九三九年鹿地亘在桂林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当时,在桂林有美国合众社、苏联塔斯社、法国《人道报》等分支机构,对此也争相报道。一九四O年初春,国内外媒体对鹿地亘在重庆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重庆总部”,作了追踪报道。桂林的《救亡日报》还报道了“反战同盟”派出工作队去昆仑关前线开展对日军的宣传活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在华日本人觉醒联盟”在八路军野战总部成立,一九四O年五月“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在延安成立,随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山东纵队等部都先后成立了日本人反战组织。《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都作过报道,郑义文只要搜集到,也都剪贴起来。

此刻,郑义文翻看这些剪贴,不禁产生一种强烈的工作冲动。

“小宋,我翻译,你誊写,以后拿几篇文章给日俘看。”

郑义文翻译的是鹿地亘的《和平村记》中的几篇,原文刊出的是中文,郑义文要翻译成日文(他唯恐山野、松野看不懂中文)。

宋英来敌工科后,在郑义文帮助下学习日文日语很用心,现在完全能誊抄日文稿,日语常用语也能凑乎讲一些。宋英誊抄到鹿地亘问一名日俘:“你为什么不愿意回国?”那名日俘回答说:“因为被俘,我就像战死一样,一个死了的人还回国?”

宋英不解地问郑义文:“郑科长,日本兵真怪,被俘了放他回国,他还不愿意,这是什么道理?”

郑义文搁下笔,说:“这是日本兵受到武士道精神影响太深的缘故。”

宋英问:“什么叫武士道精神?”

郑义文说:“这个问题,一九三九年我在军部敌工部研讨过。

武士道是日本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始于镰仓幕府时期,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到了明治时代,武士等级虽在法律上废除了,但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仍然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所谓武士道精神,核心是无条件忠诚于天皇。天皇赐予《军人敕谕》说:‘务必谨记义重于山,死轻于鸿毛’,能忍耐极端的肉体之痛,至死也不能显出丝毫痛苦和畏缩。’武士道精神最极端的表现是宁死不投降。日本士兵被教导说:死亡本就是精神的胜利,光荣就是意味着战斗之死,以死报效天皇。认为投降敌人的人是不能抬头见人的,也使自己的家庭蒙羞。所以日本人当犯错而受辱时往往以自杀来洗刷自己的污点。”

宋英听懂了一点:“原来日本兵被俘后不愿回家是怕回家后抬不起头,使家里人都蒙羞。”说罢,往中舱里的两个日俘看了看。

“他们在干什么?”郑义文问。

“都在看《蟹工船》,山野在看中文本,松野在看《赤旗》。”

郑义文高兴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