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隆和初童谣二则①

隆和初童谣二则①

升平不满斗,②

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头,③

陛下徒跣走。④

虽复改兴宁,⑤

亦复无聊生。⑥

——《晋书·五行志》

【注释】

①隆和——东晋哀帝司马丕的年号,只用了一年(362)。

②升平——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时为357~361年。

③桓公——指当时晋的大臣桓温,穆帝时为太尉,封南郡公,哀帝时封为大司马等职。石头——石头城,即东晋国都所在地,今南京。 ④陛下——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的尊称。跣走——赤脚逃走。跣,音xiǎn(显),光脚。

⑤兴宁——晋哀帝年号,时为363~365年。

【赏析】

皇帝而有年号并且频繁改元,是从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开始的。他在位五十四年,一共改元十次,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等名目。从他以后,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都照例要改元一次,同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如果有了什么喜事或灾情,也要改元一次,把那些最动听的好名目都弄来做年号,希望吉祥如意、长治久安。据不完全统计,从汉武帝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仅“正史”记载的各个朝代皇帝所用的年号即在四百个以上。其中改元最频繁的要数汉代和唐代,都在七八十次左右。而改元的“冠军”要数女皇帝武则天。她在位二十年间,改元十七次,有时不到一年就要改元一次,什么“如意”、“长寿”、“久视”、“大足”、“长安”,真是“天下好名她占尽”!这种愚笨的行为当然不能挽救皇帝终究灭亡的命运,也没给他们带来好运,倒是给当时和以后的人们留下一项沉重的负担,直至今天,读历史的人还不能不忍受这种苦果的折磨,往脑袋里装这些无用的纪年“符号”。

皇帝们频频改元,希望从中捞到救命稻草,但有时弄巧成拙,反而成了讽刺的对象。这首童谣反映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东晋末年,司马氏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内部外部的力量都虎视眈眈,企图取而代之。统治者希望靠改一个动听的年号来苟延残喘,但童谣却对此给以无情的嘲讽。它一开始抓住“升平”这个年号的“升”字与度量单位的升斗之“升”联系起来,讽刺了“升平”的短命:一斗等于十升,而升平这个年号只用了五年,晋穆帝就死了,连一斗的量都不满,还说什么“升平”呢。“隆和”是“兴隆和平”的意思,也寄寓“长治久安”的希望在内。但是事实上,它也是短命的。据说,晋王朝的统治者听到前面一首童谣后,心里老大不高兴,所以隆和这个年号只用了一年就不用了。“桓公入石头”二句,指的是桓温带兵入京(石头城),废海公(晋废帝司马奕),立简文帝司马昱,专擅朝政的事。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历任高官,权大欺主。这二句以对比的形式写出了非常时期君臣关系的颠倒,隐约透露出,权臣的肆威是皇帝江山不稳的原因之一。晋统治者改元为“兴宁”之后,希望既“兴”又“宁”,可以喘一口气,也可聊以**。但童谣作者穷追猛打,马上又创作出第二首童谣,指出即使改为“兴宁”,也仍然是难以长久的。果然,哀帝改元后,不到三年便死去了,正是符合童谣反映的历史事实的。

这两首童谣是诅咒封建统治者最高当局的,虽不一定是人民的作品,但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从统治者听到童谣而改元的事实也可看出它的强烈的战斗性。后来的《丹铅总录》引俗谚有:“乱王年年改号,穷士日日更名。”也颇打中要害。

【今译】

说是“升平”,却活不到满一斗的时间,叫做“隆和”又哪里能长久 等到姓桓的来到石头城,皇帝陛下就只能打着赤脚狼狈逃命了。

虽然再改为“兴宁”,也仍然会无法安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