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读《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

一段时间以来,我自认为是个“搞业务的”,已经较少看政治理论方面的图书了。不久前,接到许医农同志寄来的《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一书,却突然来了兴趣。首先是作者李锐同志是我早就敬仰的前辈,青年时代读过他的《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印象很深;前几年又读过他的《庐山会议实录》,对于我党历史上的这次“路线斗争”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看到他的新作,不禁油然心向往之。另外,也由于这位责编许大姐亦是我所敬重的。我们虽只见过一面,但她的严肃的工作态度与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和蔼可亲的为人,均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她寄来的书使我不敢和不忍不读。顺便说一句,在当前人们指责“无错不成书”的时候,读一读这本毫无瑕疵的,书也是一种享受。

我这种年纪的人。可以说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成长的,加上“文革”把毛泽东思想“熔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的“强化训练”,受毛泽东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对他的爱戴几乎曾达到宗教徒的虔诚程度。所以,对毛泽东,我们从内心里只希望歌颂他的功劳与成绩,而不希望看到他有什么缺点和错误,更不愿意看到有人对他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

然而,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毕竟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诚如李锐同志在本书《前言》中所说:“当代中国和每一个大陆的中国人,同毛泽东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胜利与失败,正确与错误,前进与后退,欢乐与痛苦,乃至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等,都是同毛泽东分不开的;真是荣辱相关,生死与共。”所以,我们对毛的缺点错误的批评,不单是关系到对他个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

本书包括11篇文章,其中谈毛泽东早年的5篇,谈晚年的6篇。它们虽然写作与发表的时间不一,但是都体现了对毛泽东一生谨慎而力求科学的评价,贯穿了对毛泽东作整体的、系统的研究。特别是1991年底才脱稿的《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长文,作者更是以非凡的勇气、谨慎的态度,对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造成的严重后果,错误发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等等作了令人信服的探讨与阐述,其中;不少地方联系到毛泽东早年所接受的某些思想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人有耳目一新、茅塞顿开之感。譬如,除了从政治实践方面谈到毛泽东晚年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与他早期追求的带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外,还从性格和气质方面。论述了他晚年的错误与早期他那“造反”、“斗争”的性格与永不服输的气质的一定内在联系,似乎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的见解。

作为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从形成到达到顶峰的“文革”时期的过来人,读着这本书,常常不自觉地使自己置身那些令人“难忘”的历史岁月,一方面为毛泽东的错误给党和国家以及他本人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而痛心,另方面也过电影一般地常常想起自己那时所扮演的角色。有多少人能够毫无愧色地宣称,彼时彼地他是一个“惟我独醒”的英雄?因此,李锐同志“探”的虽是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但是,吸取教训的却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毛泽东一个人。从事业的发展看,真正“有动于衷”的只应该是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

大家都来用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这面镜子照照自己,“防患于未然”,或警惕于“风起于青萍之末”,防止类似的历史错误重演。这才是真正的接受教训,才是真正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否则,就太可悲了。

(《博览群书》199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