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且放梅花次第开
梁锦奎先生把最近两三年所写的有关花木“诗话”的文字六十篇左右结集成册,书名《花影》,由北京三联出版社新近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其实有些篇目是在网络上先前看过的,先生在新浪上有一个博客,署名听剑楼,我经常光顾,但这些文字,印在纸媒上,再重新阅读,感觉又不一样,我喜欢那种以手指划过纸张的感觉。
读这些文字,首先感觉到的是作者扎实的小学功底。章太炎说,通小学需要掌握三点,分别是通音韵,明训诂和辨形体。通音韵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识同音(近音)通假字;明训诂就是要懂古今词义;辨形体就是要识形体通假字。这些内容,几乎在书中大多篇文字中都有所体现,因题铺排,不蔓不枝,详略得当,足见水准,这是作者对自己国学本底的一次自信的展示。其次是先生艺术生活的情趣。他的诗词鉴赏、摄影技艺,体现了雅致的艺术生活体态。书中的插图,图片均为自己的摄影作品;诗词鉴赏,则以诗话的形式阐释着自己对于古人有关花木诗词的人文理解,这样把艺术融入人生、文化、社会的思考,给予读者的感受,分明是蕴含着智慧之光和学术之美的。他的花木情缘,是对生活、对社会的有情的凝目近视,亦有对往昔岁月的深情了望,秦岭北麓的草莓,盐店街的槐树,都能引起他怀想岁月的一往深情。第三就是先生文字中透露出来的理趣。比如芭蕉题句这个古老的话题,古人多在诗中长歌短吟,他却实践了一回它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就是他对汉语字词、诗句的推敲,无不透出逻辑与哲理的思辨趣味。说理、叙事、状物自然和谐、鲜明生动,有强烈的感染力,感发着读者的审美情趣。客观地说,这是一本有份量的花木文化笔记,是一本沉淀着诸多文化元素的花木诗话读本,已脱离了小我的风花雪月,而承载着传统的大文化理念,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我和先生在网络上曾就“拔白”一词进行过一次较为深入的探讨,先生以他扎实的国学根底给我写了一封长达三千字的网信,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精神与学问都使我钦佩,可谓受益匪浅。这段时间,读他的《花影》,收获就更大了。先生案牍劳形之余,写下这么多精美的文字,实是文化的福音。在先生的计划中,还有几本系列文化随笔,将冠之以听剑楼笔记待出,此中消息,以且放梅花次第开来形容,应该是最为妥帖了,毕竟,梅花映着风雪,带来的,总还是暖春的讯息,是我们翘首以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