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中有关罗隆基的章节好几天前就看完了,看完了不想发言。最初想看的动机,是在什么资料上见有人说他一生辜负了好几位女性,好奇心作怪,等着看完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与政治,他的作派。仍然是敏感的话题,因而想沉默。
我是旁观者,看着章诒和笔下的他,任性,西洋作派,贵族气,文字隐约中的吝啬,对女性天生的吸引力,性格中些微的没有主见,身居官场却有着迟钝的政治敏锐性,好了,是他自己酿成了他的悲剧,西哲所谓性格即命运,信矣夫。清华才子,后来又接受了美、英的先进教育,且做着政治学的研究,对于当时中国的现状,他不“右”,才是咄咄怪事。有时是很天真的,研究政治的人却不能正确地认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隐蔽性,也算是咄咄怪事,也许他是无能为力的,但看着他一些好玩的举动,仍然想说他一句,政治上太不成熟了。
他是有名的“右派”,直到现在,也是为数很少的几个仍然没有平反的“右派”分子,可见他在政治学上的建树有多么的大。当时民盟的几位精英人物,三位吧,三种很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言论,也许一直将成为中国现当代政治学的有趣课题,让政治家和政治学家讨论去。不过,有资料说,有一天的《人民日报》曾经介绍罗隆基,说他是“有名的民主爱国人士”,意思就是已经给了一种说法,我想这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他在天之灵应当瞑目。
他和好几位女性都有着感情上的交往,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好几位女性也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有时想着他的单纯,看到有女性追求自己而竟然不知所措,倒出去让周围的朋友替自己拿主意,自己真象一位初涉爱河的年青小朋友了,实在觉得好玩。有时想着他的可怜,政治运动开始后,自己的女人竟然把床笫之语摆上桌面,数列他的罪状,倒不觉得他是真的辜负了她。男女之间的事,真是十分的微妙,非个中人,猜测是不能算数的。
同时代人梁实秋说他“学高于品”,学人吴宓也曾有讥诮他人品的话,我总觉得仅仅如此,也是很难得出什么结论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对于人的“品”的品评,相信也应该有着不同的理解,虽然不一定要象佛祖一样,眼里都是好人,但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倒却是应该的。他死于心脏病,半夜里呼救,可能没有喊出声音,就死了。
死者已矣,章诒和用了一句“一片青山了此身”来送给他,是妥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