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

去年以来,太忙,就很少到书店里去了,信息主要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获取,新近转了一圈古旧和汉唐,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觉得真要和书的世界隔膜了。我年岁见长,对于我想要的东西,已少有了年少时的冲动和**,占有欲也不很强烈,对于我所喜欢的书尚且如此,其他就可想而知了。书总还需要时常翻翻的。

今天在汉唐购书四册,董桥《今朝风日好》,作家出版社出版;钟叔河《青灯集》,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梁羽生《笔花六照》,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贾平凹《浑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都是新近出版的。董著小开本,装桢殷实,不到九个印张就要三十九元,连我这样舍得花钱买书的人都觉得贵,那它就是真贵了。它的序言有着董氏一贯的作风,看似与本书无关,平静地说着他的故事,只是后边《楔子的跋语》看着面熟,却原来有一部分是董著《故事》的楔子,第一句说,“苏二小姐抿一口清茶绾一绾秀发领我们到苏老先生的书房看那批东西。”你不看下去就不行了,苏二小姐是一个怎么可意的人呵,活灵活现地要跳出书来。钟著中大部分文章都看过了,散见于报刊,书是大开本,沉甸甸的,和它的思想一样沉。他的集子家里都有,喜欢得不得了。拿起电话给老先生家里打长途,老先生接的电话,说身体还好,话语里一直念叨着去世不久的夫人的名字,我心里也有一阵凄凉。梁著序文说这是在内地首次出版的简体字增订本,我的印象里好象是见过这么一本书的,那它一定不是增订本了。手里有一册《三剑楼随笔》,是他和金庸以及百剑堂主的合写本,其实是能看出他的风貌了。贾著中的文章大部分也都看过,但特点是有区别于别的本本,它不收录以前的文章充数,是近几年的新作,较“纯”。我不太喜欢贾氏的后期散文,我一直喜欢他的那个《抱散集》,这种态度,以我这样的年龄,用老人家的话来说,恐怕就是三个字,“改也难”,我以前在《羊城晚报》上是“立此存照”过的,不后悔了。

文末还得抄一回董桥先生《楔子的跋语》中的话了,就散文可不可以虚构的问题,先生说,我写散文常常希望可以像小说家写小说那样遨游在虚构的时空里操控虚构的哀乐,可惜我终究硬不起这颗心肠;为了照顾我笔下的人与事的隐与私,我顶多只能以虚笔烘托实情,以实笔敷设虚境:苏二小姐也许并不姓苏,她婆家的堂名也许也不叫双芝堂,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深写浅写浓写淡写是我不可不照应的分寸和礼数;坦白说,我也深深企盼我写的怀旧小品全是虚构:苦的不是那么苦,甜的并不那么甜,只恨平顺的人生实在难求!

却是怎样的心肠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