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最近队员们最近很累,小分队自从进了兔子岭鸡角岭,转战在大峪口的山中,就几乎没有停歇过。小分队没有放过一次长假,队员们在家里呆上几天的情况从来都没有过。上次小分队休息一天,有的队员没有回家。小分队的工作特殊,一口钻孔开机后就不能休息,必须满负荷运转,直到结束,人员三班倒,钻机不停歇。两年多的会战,队员们个个明显消瘦了,生病的也多起来。

再好的钢铁也会金属疲劳也会断裂,何况人啊!李天成和邓长林茹东升商量,决定让队员们休息两天,养养精神,顺便回家团聚一下,处理些家事。不能把家里的事全丢给嫂子们,她们的压力不比爷们小,吃喝拉撒大后方,全管着操心着呢。

两全其便的事该做,劳逸结合的道理李天成当然懂得。

队员们都不愿意走。李天成就以“让钻机师傅修修钻机零部件,保养很重要,安全生产很重要,以利再战”为理由,强制队员们休息,队员们才陆续回了趟家。

队员们仅仅回了趟家或是去了趟胡集就立即折返回到了钻探点。有人根本就没有离开钻探点,钻机照样在运转呢。

李天成起床的时候,张晋跑过来,对李天成说:“队长,ZK181遇到问题了!”“什么问题?”,李天成看着两眼布满血丝的张晋,知道他昨夜根本就没有从钻机上下来。

李天成越来越了解张晋,这个拼命三郎,工作**高,不怕苦和累,作为小分队的技术负责,还分管后勤,任务很重,工作非常努力。张晋这样子李天成看了心疼。他昨夜在试钻?在维修?在分析岩性?李天成不知道。但是,李天成知道,张晋昨夜没有休息,他眼中的血丝说明一切。

张晋说:“昨夜我和大家试钻,没想到遇上漏层,泥浆损失,漏水,影响钻进,现在,大家正在配制泥浆呢。”

李天成听了张晋的话,立马就往钻机上去。来到施工现场,老远看见几个队员围在一起,在那里比比划划,议论纷纷。

李天成要李欣拿来钻探记录,查看这几天的记录,钻进记录上记着:ZK181,预定钻进深度500米,钻探台月一个月,现钻进时间为24h,回次120,有效进尺200米,在200米处遇上漏层。钻孔地质要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岩芯取样率为15.3%,矿心采取率为1%,水文观测10次,为要求的30%,钻具丈量7次,平均误差小于0.3%。

ZK181的施工进度仅仅是钻进的上时段,李天成仔细查看岩芯取样的情况,想从岩芯目测分析岩性,判断地层地质状况。

李天成知道,队员们都有钻进操作的经验,却缺乏岩芯分析能力,李天成决定让大家逐步学会这些本领,让大家都成为行家里手——让小分队成为高技术战斗力的团队,这也是上级派自己来胡集来小分队的目的所在啊。

李天成让所有的队员都来到岩芯箱前,让大家听自己分析。李天成调取孔深200米处的岩芯,根据经验目测分析:这是第四系岩层,受地质作用的影响,上部岩层节理发育,岩层较为破碎。李天成告诉大家,这是钻孔穿越破碎带,造成了孔漏,泥浆流失大,唯一的拯救办法是调整泥浆的配置,换径和堵漏。

李天成让大家各抒己见,希望队员们做一个善动脑子的技术人员,不做一个被动工作的人,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队员们纷纷发言,依据各自的知识经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天成仔细倾听每一个人的发言,适时给予评点指导。队员们听了队长的评点指导后,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

李天成茹东升最后归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分两步解决问题:第一步,配制特殊泥浆。李天成让李欣把那张简易支架床搬到钻机棚里来,坐在**,让大家围在四周,看着泥浆池,一起计算泥浆参数,严格按照参数进行泥浆配制。队员们按照设定参数配制泥浆: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20万单位),防塌剂、护壁剂、801堵漏剂,以泥浆池内10M3水为基准溶剂,加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20万单位)25kg,防塌剂150kg,护壁剂75kg,“801”堵漏剂20kg,搅拌成泥浆后,仪器实测性能为:密度1.02/cm,粘度12s,PH值8。

第二步,用特制泥浆钻进,这需要知识更需要经验。李天成在行军**一夜没有合眼,天一亮,李天成顾不得疲劳,一定要亲自操作钻机。

钻机有轰隆隆转动起来,李天成大吼一声“泥浆循环。”队员们立即发动机器,特制泥浆缓缓注入钻孔。这种特殊地质环境,需要更换钻具,李天成决定钻头换径:ZK181当时在6米-101米时,孔径已经由@76mm扩至@91mm,用@91mm钻头钻进,至孔深200米处,遇上漏失,根据岩芯的岩性分析应当是遇上了破碎带,漏失处在此。特制泥浆在这里起作用。同时下入95mm套管,隔离破碎带。特制泥浆和套管发挥了作用,孔壁没有坍塌,掉块很少,泥浆漏失情况大为好转。

紧张的日子三天三夜。三天三夜,李天成没有离开钻机棚半步,饭是周保重送来的,熬不住了,就在那张小**眯一小会。

这是玩命的三天三夜。李天成和队员们一起,吃住都在钻机棚里,几乎没有人合过眼。在小分队,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没有人争论利害得失,没有人计较付出多寡。野外作业,没有上下班这一说,地质小分队的时间节点,都是以一个钻孔的完成为时间单位。

这是成功的三天三夜。三天三夜的昼夜奋战,小分队终于将套管下至345米处,成功穿越了漏层。

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有了好结果。第三次换径后,全孔使用泥浆钻进,孔内虽然有漏失,但是,可以使用堵漏剂有效堵漏,钻进时,孔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100米左右,孔内水位的提升,保证了孔壁的稳定、钻具的减震和岩粉的悬浮,从而大大减少了孔内事故的发生。

这一阶段以后的钻进,没有遇上复杂地层,泥浆的配制就只使用聚丙烯酰胺,另外辅用润滑剂改善了泥浆的润滑性能。

钻孔在650米处,孔壁有两处出现掉块现象,又着实让李天成和队员们揪心了一回,但是,李天成和队员们经过分析,断定这是因为寒武纪的水井沱岩层造成的,属于隔水层。大家采用了频繁提起钻具、利用钻具的**和震**作用清除掉块的方法,基本可以解决。再用水泥封壁阻隔承压水的方法,终于完成了ZK181的所有工作。

李天成和队员们从工地上下来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睡它个十天半个月,睡它个黑天昏地……回驻地的时候,大家的脚步都有些飘摇,醉酒似的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