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天成的眼界是开阔的,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勘探技术仍然很落后,特别是我们的设备很老旧,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起来劳动强度很大,工作很辛苦,这是我们的短板。一想到这些,李天成心里就发堵。

这段时间工作稍微顺利些,李天成夜里不用上钻机,竟然看起小说来,谌容的《人到中年》。书是李敏从阅览室带来的。李天成连看几遍,不是小说情节很吸引了他,而是小说揭示的一种社会现状触痛了李天成的心。李天成在实际工作中有亲身体会,心有所感,不由得流下了心痛的泪水,为陆文婷,更为身边的战友们。是啊,工作生活压垮了一代人!陆文婷式的悲剧上演在一代人的身上。压力或许也是动力,肉体上或精神上的动力可以催人奋进,却也可以耗尽一个人的生命。这正像一只蜡烛,烛芯越大,燃烧越快,燃烧的时间就短啊。李天成深切地认识到,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同志们谁不是巨芯的蜡烛?蒋筑英、罗健夫、王进喜……就是代表。是蒋筑英罗健夫们不知疲倦乐于奉献?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驱使着他们忘我奋进,不计生死。是王进喜真是铁人愿意跳进井喷池?因为技术如此,手段如此,他不跳不行,总得有人跳进去啊。

李天成觉得,全国千千万万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他们就像是小分队那台拼凑起来的钻机一样,没有全新的部件,却要承受着没日没夜的运转——不停的运转,直到它彻底报废的那一刻才会停止。

多么叫人心痛的现实,多么令人窘迫的现状。

看着大家没日没夜围着钻机转,李天成很心疼。这些老旧落后的钻机设备时不时还要出点岔子,雪上再加霜。李天成心里不是滋味,这些天总是对着那些钻机和设备发呆,大家不知道队长是咋回事。

李天成在琢磨一些事。

李天成想,能不能对这些设备进行一些改造或改良,让老旧落后的东西焕发出新的生机来?

小分队需要技术革新。技术革新不是小事,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的最好手段,这也正是西方工业革命的终极目的之一。

李天成暗自有打算,要在小分队带头搞起技术革新来,为所有的小分队带个头。

没有哪本书上规定技术革新是某些人的专长,我们大家有头脑有知识,不断进步,学以致用是可能的。我们不要只埋怨我们设备技术落后,只会用牺牲肉体来满足工作需要,而没有在工作中求得进步发展的尝试和勇气。仅此而已,这种落后的现状将永远不会得到改进,而这种埋怨永远都会是无用的哀怜。

靠不了天,靠不了地,那就得靠我们自己。自己不进步没人帮你进步,自己不改变没人帮你改变。李天成有自己的打算,决心带领大家,凭自己所能,对一些设备和技术做一些改良或改进,提高设备性能,优化技术含量,最大限度地减轻队员们的劳动强度。

该行动了。

朱军来汇报一个情况:“李队,一个多月没有下雨,溪流流量变小,就要影响我们作业了。”

“这是个问题。”朱军汇报的这个情况引起了李天成的重视,“走,看看去。”李天成和朱军沿着竹涧的线路上山查看水源。

溪流确实水量不足,另寻水源没有可能,工地蓄水池存量有限,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节约用水呀。

朱军最近黑瘦了许多,李天成心里不安,下山的路上,李天成嘱咐朱军多休息,不能过于劳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搞垮了,怎么工作啊。朱军说:“队长,你也一样,你刚来的时候,一白面书生,现在又黑又瘦,你更要注意身体呀。”

“是呀,我们都要注意,身体好,工作起来才有干劲呢。”李天成说。

李天成突然停止了讲话——对面山上传来一阵阵“呲溜溜”的声响。李天成在大峪口几年,现在熟悉山中许多声音,这种声音还是第一次听见,就问朱军:“什么声音?”朱军说:“那是老乡们往山下溜竹子。”“溜竹子?”李天成第一次听说,不明白咋回事。朱军说:“大峪口的竹林生长茂密,老乡们有时会砍伐一些竹树,这样,空气流通些,阳光才能够照进竹林,竹子才会长得壮实。但是,竹林间没有路,这么多的竹子怎么往山下搬呢?老乡们就用‘溜竹子’的方法搬运,这是老辈传下来的办法。”

李天成好奇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办法?”

“简单呀,”朱军说:“竹子外表光滑,在林间草地上可以借着重力往山下滑行,越溜越快,穿云走雾,呼啸而下,一根根竹子,顺着山势,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山下,省时又省力,多聪明的办法呀。”

李天成不由赞叹道:“好办法,真是好办法……”突然,李天成脑子里灵光一现,说:“哎!朱军,朱军,你说这溜竹子对我们搬运钻杆是不是有启示啊?”

搬运钻杆对于大家来说可不是个轻松活。钻杆不能放置在露天处,见水会生锈,所以,堆放在驻地帐篷里的钻杆,用的时候,大家就得把它扛到钻机工棚。一根钻杆十几米,钢质的,有些重量,大家每天来来回回无数趟,风里雨里雪里霜里的,很费力。

朱军也心里一动,说:“李队,你是说,我们可以‘溜钻杆’?”

李天成一拍脑袋:“对呀,‘溜钻杆’啊!”

李天成和朱军加快了下山的脚步,还没有回到驻地,李天成就有了钻杆搬运的好办法了。

队员们觉得李天成的想法很有意思,都赞成试试看,马上按照李天成的设想动手干。

说干就干,已经成为小分队的习惯。

李天成的设想是,在钻探点与驻地之间架设两条简单的竹制滑槽,用滑槽来上下溜钻杆。

李天成的设计是,把长长的竹片并排拼接成十五厘米宽十几米长的长条形竹板,三块竹板光滑的一面朝里钉成U型,做成一截滑槽。许多这样的滑槽依次连接起来,用马扎托起,连接在钻探工棚和驻地之间,钻杆滑槽就做成了。

试溜的时候很热闹。试溜的试溜,看的看,叫的叫。嚷的嚷,一片欢腾。试溜开始了,先试验往上运钻杆,下面的队员在钻杆上系上长藤条,下面递,上面拉,很轻松就拉上去了,时间很短,接着,试验一次拉两根,再试拉三根,都行。

往下溜最激动人心。张晋往手心里唾口唾沫,与李欣抬起一根钻杆,放在滑槽内,往山下喊话,下面的人准备好接应。张晋再喊声:“开溜啰—”,一松手,钻杆就像溜竹子一般“吱溜溜”就下去了,越溜越快,呼啸而下……滑槽底部有挡板,挡板上钉上废轮胎胶皮,钻杆到底了,撞在胶皮上,稳稳停下了。

喔!喔!成功啰——,工地一片欢腾。

邓长林在一旁闷头抽烟,嘀咕道:“不把力气花在工作上,净整些花花肠子。”

张琳听了,不高兴:“书记,这是花花肠子吗?实用着呢!”邓长林听了,嘴唇蠕动了几下,不做声了。

钻杆滑槽有两个用处,一是省时省力减轻来回搬运的劳动量,二是刮风下雨下雪的时候,队员可以在工棚和帐篷里运钻杆,不必再受淋漓风雪之苦。

大家很佩服李天成的智慧,这么多年,山民溜竹子见过不少,我们咋就没有想到要这么做呢?还是队长有头脑,敢想敢做。看来啊,咱们跟着李队长干,一定会越干越聪明,越干越轻松。

李天成和邓长林去汉江队开会,临走的时候要大家一定注意施工安全。李天成最近最不放心的就是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这也是全汉江队的问题,本次会议就是有关劳动安全的会议。

李天成把张晋和周保重叫过来,说:“张晋,老周,你们得吃些苦,一定要搞好后勤保障工作,要让大家吃好喝好休息好。特别是不能够让大家超负荷工作,张晋,这事你负责。”

“好。”张晋老周答应了。李天成对茹东升说:“老茹,得辛苦你,技术上的事,有你把关,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