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东灰山,西灰山

从山丹开始,我们考察的史前遗址主要是四坝文化分布区。民乐县东灰山、西灰山也是这个文化类型。

7月16日上午,汽车出山丹县城,背负阳光,在柏油路上快速行进。两边白杨树从窗前闪过,连成墨绿的一道屏风。

从考察团成员交谈中得知,大家对四坝滩的印象非常好,昨晚兴奋难眠。据说易华兄强拉叶舒宪、刘学堂两位先生交流感受,后来他激动难抑,到院子里转圈。足球明星欣喜时也常常跑圈,裸奔,狂呼。叶舒宪先生凌晨3点就起床到卫生间写文章,以免影响别人休息。我提醒叶老师,要注意休息。叶老师说,睡不着,躺着浪费时间。

离开绿洲,进入戈壁滩。蓝天,长城,雪山,公路,铁路。烽火台。火辣辣的阳光。大家同易华就胡基与砖的问题再次争论一阵,谁也说服不了谁。

经过一段狭窄地带,长城就横亘在铁路与公路中间,眼见得祁连雪山也近在咫尺。大家欣悦,下车,拜谒饱经沧桑的长城。这段长城系黄土夯筑。不见“胡基”不见“砖”,唯有残垣对长天。长城时有倒塌处、断裂处,但雄风犹在。其中一处断开处,状若猛狮,引领一带土龙,匍匐在地,蓄势待发。

张掖境内的汉长城,主要在山丹、张掖市、高台、临泽。还有一段从金塔沿黑河北通居延。山丹一段完整的土筑长城,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誉为“中国的露天长城博物馆”。汉长城建于前121~前101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起沙土夯墙,夹杂红柳、胡杨、芦苇和罗布麻等,异常坚固。外侧取土处形成护壕,内侧高峻处燧、墩、堡、城连属相望,虽经历2000年风雨沧桑,英姿不减,似矫龙蜿蜒,横空出世,气魄宏大,是河西走廊一道举世瞩目的亮丽风景。汉武帝还在黑河下游的居延设都尉,归张掖郡太守管辖,再在其地筑城设防,移民屯田,持续200多年,留下大量汉简,内容涉及科技、军事、农业、经济、养老制度、抚恤制度、吏制等。尤其是农垦屯田记载细致到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就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和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居延汉简掩埋于城墙废址和大漠流沙之中,20世纪被中外学者发现,誉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之一。(插图7)到前面岔路口,山丹文广局朋友返回,民乐文广局局长王登学、副局长陈之伟等人迎接。汽车驶进铺展在大马营滩上的砂路,颠簸着,一路向南。两边大片大片的荒地不像戈壁滩,似乎是古代废弃农田。偶尔可见桀骜不驯、孤傲挺立的烽燧。在河西走廊,这种烽燧墩台比较密集,它们的设立、建筑、使用、废弃都牵扯到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幽怨哀伤与悲欢离合。但这一切都随风飘散,归于尘埃,永远失忆。古时候,烽火台由地方官吏管辖,最高长官以下还设有不同等级的官吏,如都尉、鄣尉、候官、候长、燧长等,并且,还按照各烽火台远近大小,分别配置若干兵卒。遇有敌情,白天举烟,夜晚放火,迅速传递军事情报。如今,那曾经牵动过多少代人神经的“警报器”早已失去使用价值,那些管理过的各级官吏戍卒也遁入岁月深处,烽火台却一如既往地守望着,这是怎样的忠诚和执着啊。河西发展旅游事业,何不将它们开发利用,定期举烟放火,岂不更有边塞风味?特别希望那些行为艺术家能够采纳这个绿色建议。(图0-12)(图0-13)民乐县城位于祁连山南坡,曾以广袤天然牧场和险要军事重地闻名遐迩。汽车接近祁连山坡地,接近绿洲,接近潺潺流水和茂盛庄稼地,明显感觉到清凉和潮润。逍遥享受一阵,汽车又拐向**、炎热、干燥的戈壁荒滩,摇摇晃晃一阵,便到了六坝乡办林场东侧的东灰山。说是“灰山”,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史前人们丢弃垃圾而形成的巨大山堆。所以,大家看到平缓的戈壁滩上忽然凸起一带荒凉山丘,并不觉奇怪。

如果说龙首山、祁连山、胭脂山环绕的山丹四坝滩是一首田园抒情诗,东灰山就是一折雄强炽烈、热情过火的秦腔大戏。大家淋着阳光,穿过田垄,穿过荒滩,躬着身,一步步走向东灰山人的领地。

这么大的一座灰山!

如果能将褶皱的岁月拉开、捋平,能够还原多少年的生活和细节!

东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在洪水大河与大都麻河之间、洪水河下游沙滩河东岸高台地上,南北400米,东西600米。从山顶向四周了望,视野非常开阔。当年,这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因为临近祁连山,还可狩猎、采集。但由于人类的长期活动,生态遭到破坏,最后不得不废弃,只留下一大堆生活垃圾。西北高原的大风长期吹刷,吹走遗址表层灰土,暴露出陶片、石器和兽骨,与地表稀疏分布着的一些盐生草本植物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表层。世代居住在当地的农民称这里为“灰山子”。上世纪50年代初,农民开荒种地,常挖取灰土当肥料,陆续发现残破的彩陶器和石器等。1958年9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民乐东灰山、西灰山进行考古调查,发现“灰山子”原来是一处古人类活动的聚落遗址,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属四坝文化类型。当时,参与调查的宁笃学先生撰写《民乐县发现两处四坝文化遗址》,发表在《文物》(1960年第1期)上。1973年,农民在东灰山东侧挖出一条南北走向水渠,暴露出遗址文化层。1975年,张掖地区组织文物普查队进行详细调查。1985年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李璠在遗址灰层找到炭化麦粒和一些石器、陶片。1986年7月,李璠先生再次调查,在遗址剖面文化层内采集到石器、陶器及牛、羊、猪等家养动物牙齿的碎骨、青砾石磨制的石祖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璠采集到数百粒小麦、大麦、高粱、粟和稷等炭化粮粒。考古资料证明,东灰山文化应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属早于青铜器的砷铜时期,具体年代为公元前近5000年,超出了夏纪年。小麦、大麦、黑麦、高粱、粟和稷等五种农作物遗存在同一遗址中发现,在全国还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属罕见,意义重大。1987年夏,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对东灰山遗址进行保护性发掘,清理墓葬249座,出土各类遗物627件,其中包括斧、锄、犁、刀、凿、磨盘、磨棒、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器和夹砂红陶壶、罐、盆、鼎、盘、器盖、陶埙、纺轮等陶器,另有铜刀、锥、管饰、耳环等铜器和金耳饰。

东灰山好像一座天然古文化博物馆,展示着大约5000年前人们的生活图景。我们瞻仰一阵,进入开挖在遗址中的水渠。两侧剖面展现出大约300米长的文化灰层带,从中可看到灰坑、灶坑、柱洞、硬化地面、草泥土、木炭和各种石器、陶器残片、兽骨、骨器等。

考古发掘与研究表明,东灰山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和畜牧,农业生产水平相当高。他们会制造多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并在陶器上绘、刻、贴、纹饰,制作佩饰品,纺织,缝衣,奏乐,尽情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据介绍,东灰山人主要生活在夏代。商代,六坝滩逐渐断水,土地荒废,大部人远迁陇东环江流域(今庆阳地区),少部分迁至山丹四坝滩。到西周、东周、战国,史书明确记为虞氏、禺知(即月氏)了。秦始皇病死前后,月氏攻灭乌孙,东部以永固城为月氏城,西部以临泽昭武为国都,在绵延2000公里的广大地域上建立了河西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终于开始互相印证了!

大家不惧酷暑,认真阅读每一个散落在灰山坡上的史前文化符号。刘学堂教授说,他的同班同学、考古学家赵宾福1987年曾在东灰山考古。那时,他也在哈密碰地考古,东西遥相呼应,如同大、小月氏在历史长河中激起两朵浪花,呈现另外一番壮美。

参观完东灰山,考察团成员到民乐县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现藏8000多件文物,涵括各式各样的钱币、陶瓷、书画、青铜器、玉石器、金器、竹木牙角等,尤以四坝文化和汉代陶器最具典型,有东灰山、西灰山遗址出土的打制石斧、石刀、石镰、石铲、炭化粮籽及红色陶片等,另有八卦营汉墓群出土的薄胎陶罐及木马、弩箭、盔甲。博物馆珍藏明嘉靖年间和清康熙年间用金银粉、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颜料绘就的绢、布本水陆画116幅。水陆画是寺庙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学者称之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类学信息。甘肃省共有明清时期水陆画528幅,主要收藏在武威、古浪、山丹、民乐和高台县博物馆。叶舒宪先生当即表示,将来要让硕士、博士来河西走廊调查,写论文。

之后,考察自古以来就是汉、羌、匈奴、突厥、吐蕃等民族联系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的大通道——扁都口道。扁都口原名大斗拔谷、达斗拔谷、大斗谷,为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羌中道进入河西的重要干线,其走向与今国道227线略同,新修的兰新高铁也从附近通过。经扁都口古道,南可抵湟水谷地,北出山口,东通凉州,西通甘州。霍去病第一次远征匈奴,东晋法显西行求法,张骞首次出使西域,隋炀帝西巡张掖、东还,走的都是这条道。唐时吐谷浑、吐蕃出入河西多取此道,727年,吐蕃大将悉诺逻出大斗谷进攻甘州。唐朝反攻,以及凉州与鄯州往来,也多取道此道,并于该道设大斗军镇守。民乐县城距离扁都口大约7公里,两边的田野里,油菜花开得正欢,游人如织,撷美摄影,异常欢快。(图0-14)自扁都口东望,遥见胭脂山的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