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圣者,圣行,还有龙首山下的四坝滩2

1953年,山丹培黎学校教师艾理(RewiAlley)曾写信给夏鼎,请求派人调查发掘。同年,着名考古学家安志敏等到此考察,认为既不同于马厂类型,也有别于沙井文化,是早于沙井文化的一种新文化,命名为四坝文化(距今3900~3400年左右)。197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玉门火烧沟进行该文化的第一次正式发掘,清理墓葬312座,出土铜器200余件、陶器近千件,还发现有精制加工的金、银耳环以及玉器等。198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酒泉干骨崖、民乐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陶、石、骨、铜、金、银、玉器等1000多件,比较全面地揭示出四坝文化的基本面貌。2003年6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在酒泉西河滩发现四坝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发现房址50余座、窑穴60多座、烧烤坑350多座、陶窑5座、祭祀坑20多座。经过试掘的还有酒泉下河清两个遗址和民乐西灰山、瓜州鹰窝树、玉门沙锅梁等遗址。

最初,因为还没发现铜器,推测该文化属新石器时代。后来,各遗址中普遍出土铜器,学界才确认这是青铜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形成于中原地区的夏代纪年内,主要分布在东起山丹,西至瓜州及新疆哈密盆地一带。

四坝文化的创造者是什么人?月氏?羌族?夏人?抑或其他民族?

要定论,还需多重考古学、人类学证据。不管什么人,这些文化的主体当年的生活图景能够通过这些文物及其出土地的环境折射出来。四坝人唱着古老的歌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河谷地带耕种,或在台地上开垦土地。他们种植稷、粟、大麦、黑麦、高粱等农作物,还培育小麦,兼营畜牧和狩猎。每有重大活动,全体四坝人就聚集到氏族首领家中,对着陶制方鼎举行各种活动——鼎最初是盛放肉食的饪食器,后来成为权利象征。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镌刻九州名山大川、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此后,九州就成为中国代名词。九鼎成为至高无上、国家统一的象征。四坝人用陶鼎标榜身份,似乎表明他们仅仅是一个基层组织,还没有资格使用铜鼎。

夕阳西下,天气变凉了。对着壮丽的山影,对着纯粹的田野气息,我突发奇想,想在四坝滩过夜,与月亮为伴,与星星为伴,与四坝人的遗梦为伴。叶舒宪、刘学堂积极响应。其他人犹豫不决。张雳坚决要大家返回。周多星也不断来电话催促。于是,大家只好踏着黄昏的余晖返回。满地燕麦,精神抖擞。它们披着一层金黄色霞光,似乎拱手献礼。遥远的前方,是巨大鲲鹏般匍匐在地的胭脂山。这座山曾是匈奴人的精神坐标,不但出现在匈奴民歌中,也经常闪烁在历代诗人的诗文中。唐朝诗人杜审言《赠苏绾书记》:“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这是遥想,可见他未到过此地。李白的《幽州胡马客歌》反映出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非想象所能达到的境界:“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这是一幅生动的、活灵活现的古山丹生活写照,从中也可遥遥透视出四坝人的生活情形。岑参经过胭脂山,写下令人惆怅的《过燕支山寄杜位》:“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韦应物没有到过山丹,他写的《调笑令》大约是为教坊歌唱的:“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王维的《燕支行》是一首长诗,显然是托物言志的。?

回到宾馆,用晚餐,已是深夜。疲惫不堪,心潮却久久不能平静。睡前构思,酝酿感受,16日清晨,就着强烈的晨光,写了一首诗:

我想做一名四坝的村夫

炎热午后,羊虎沟的疑惑中

我们访谒一段被遗忘许久的丝绸之路

然后,在热浪沸腾的荒原热浪中

探访硖口古城

寥落的村庄残损的古碑

镶嵌进平凡的墙中

几位期待路人甲的老者

拄杖而坐

下午,烈日炎炎

路易·艾黎纪念馆,以及他和何克的陵墓

同样镶嵌在繁闹城市

我们赞叹伟大人格的同时

举行庄严仪式

向他们致敬

穿过城市,穿过田野。

穿过荒沟,穿过狗吠,

我们走在燕麦、大麦、豌豆、杂草共蕴的四坝滩被龙首山、胭脂山和几缕云彩拥

四千年前的古人啊,

你们的辉煌如何成为田野间的碎片

我情愿做一名简单纯朴的四坝滩村夫

我很想带着我的爱人、孩子和小狗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打扫历史,树立脉络

弄懂四坝人从何而来,又消失在何处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