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杨柳活,打得螺
武汉民间,孩子们游戏总类很多,玩具一般都是自制,打得螺就是在男孩子中比较流行,比较有代表性的游戏项目,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唱:
打得螺,打得螺,一鞭子,抽上坡,两鞭子,飞过河,河那边的伢们在捡贝壳,捡起了得螺砸贝壳,河这边的伢们急得直蹦脚。伢们伢们莫蹦脚,左已回去睡瞌瞌。
此谣由金德勇提供。歌谣中的“蹦脚”,即跺脚。脚用力踏地,表示着急、生气、悔恨等情绪,蹦,bòng。左已,武汉话,索性,干脆。一作左以。睡瞌瞌,睡觉。
得螺,即陀螺,是民间起源甚早,流传甚广的一种玩具,据说,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就有了石质的陀螺。英文称之为“spinning top”,就是“回转体”的意思。日本语中以“独乐”表示,称为“koma”,“独乐”是我国后魏时期的叫法,日本人沿用至今。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武汉俗呼得螺(音),另外还有人叫它“贱骨头”。
崇祯八年(1635年)刊行,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曾提到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麻城县志前编》有“儿童磨砖石二寸许,上圆下锐,就地鞭之,名为得螺。谚语:杨柳活,打得螺”。另,清代道光年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也有关于儿童玩得螺的记载:“得罗形状似莲蓬,引以皮条旋若风。越转越鞭鞭越转,一时忙煞众儿童”。
民俗童玩的流行是具季节性的,冬日太冷,“一九二九难出手”,夏天太热,不适合剧烈运动,于是,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打陀螺的最佳时节了,所以说“杨柳活,打得螺”。
得螺的形状略像湖塘的莲蓬,又像海里的海螺,以前多用木头制成,下端有铁尖,便于旋转,亦可抗磨损。现代材质较多,有塑料的,铁制的等。得螺大小不一,现在有些成人出于锻炼的目的,也打得螺,得螺大者竟然重达二十余斤,孩子们玩的当然很小,一般最多也就斤把重,也有“袖珍得螺”,靠手指旋转。
过去武汉一些小型车木厂,都顺带着做些得螺给小摊小贩们出售,大小不一,三、五分钱一个。有些孩子为了美观,在得螺面上贴上一层纸,画上红色、绿色的圆圈,旋转起来,非常漂亮,活力十足。现在,为了提高商业价值,厂商在陀螺身上加装电池及七彩灯炮,陀螺一旦旋转起来,便会发出多姿多彩的亮光,尤其是晚上,更是绚丽夺目。
与得螺配套的还要一条鞭子,这个没有卖的,只能自己加工。做法简单,将细绳或布条绑在竹棍上即可,当然,皮条最好,抽起来又响亮又有力,是孩子们眼中的上品。
玩法简单,在空旷地玩,绕上细绳,急甩出去,使其在地上旋转,然后,用力猛抽,抽不停,则转不停。
得螺转,叫“活”,不转,叫“死”。让得螺旋转起来,俗呼“放活”。得螺放活,不同的放法有不同的讲究。下面这首就是专门讲得螺“放活”的:
天得螺,地得螺,我家有个活得螺;说放活,就放活,放活才是好得螺。
选自徐明庭 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得螺,原作“得罗”。
由空中开始转起,叫“放天得螺”;由地上开始转起,叫“放地得螺”;用手指头拧着得螺在地上转,叫“放旋得螺”;用脚尖或脚跟踩着放,叫“放硙得螺”。硙:ai2,本义是磨子、磨,此处指不灵活,死。得螺旋转得好,叫转得“酽”。
得螺的玩法很多,除自娱自乐,也可用于比赛,比如看谁旋转时间长,还有用自己得螺猛撞别人的得螺,将其擂出圈外,甚至擂死,这都算赢了。
得螺的玩法很多,可独自玩,可集体玩。一人独玩太孤独,大家一起才有快乐,而比赛,则是将快乐推向**的有效方法。
比赛法很多,常用的有三种:
其一:比耐力。各打各的,看谁坚持的时间长。得螺停止旋转歪在地上叫“死了”,先死者为输,后死者为赢。
其二:比狠劲。鞭击自己的得螺,使其撞击别人的得螺,这个动作叫“擂”,如果把别人的得螺“擂”死,或者“擂”出线外,都算赢。这种比法,不但要比“抽”劲,得螺大小也很重要。
其三:比技巧。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圈,大家轮流将自己的得螺往圈子里打,打得进去,还要转得出来,否则算输。如果得螺赖在圈子里不出来,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还可要同伴将它“擂”出来,出来之后,如果还在旋转,就不算输。
对输者的惩罚,输的一方将自己的得螺放在地上,胜的一方则将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然后对准输者的得螺,向下猛击,这种得螺惩罚得螺的程序,也是很有趣的,武汉人称好动、坐不住的人为“得螺屁股”,且有歇后语“属得螺的——欠抽”,把空竹叫“洋得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