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过年三部曲

一进腊月,大人就会嘱咐小孩,腊时腊月,要讲禁忌,不能口无遮拦,更不能乱说乱动,凡事都要图个平安吉祥。腊时腊月这四个字,一下子让人闻到了年味,年来了!

老武汉人过年,分为三步走,一是忙年,也叫办年;二是吃年饭,守夜;三是拜年、玩年。

过年,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不分贫富,家无论大小,年前的忙碌都是一样的,一般从腊月中旬开始,一直要忙到除夕夜。忙的内容很多,腌鱼肉、炸圆子、置新衣,打扬尘、做清洁,贴对联、买鞭炮等。

食品中准备最足的是经过腌制的腊货和各种圆子。腊货主要是猪肉,还有腊鸡、腊鱼(烘鱼)、腊鸭等,一般在农历腊月间制作,因而叫“腊肉”。武汉民间讲究在冬至过后才开始腌制,不用烟熏,用盐等作料腌制一段时间后,还要在阳光下晾晒。腊肉不仅具有防腐性,保存时间长,且色泽亮丽,别有风味。用腊肉、腊骨头熬汤,味道醇香,汤酽肉鲜,武汉素有“一家熬腊肉,百家香闻够”的话语。

二十七,洗管笔;,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莲花谢。

选自朱介凡《中国儿歌》第212页。

这里的洗管笔,朱介凡原注,笔,喻妇人之缠脚。邋遢,lā· ? tā,肮脏,不整洁;此处指沐浴洗澡,洗去身上圪渍。“洗年澡”有条件的都要去浴池里好好泡上一泡,老汉口有名的浴池很多,如“东华园”、“长胜池”等。最后的莲花谢,比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莲”与“年”,武汉话同音。

陈佩璋《武汉旧时的拜年谣》(原载《江汉乐府》)中辑录的歌谣描述详细一些:

二十一,买支笔;二十二,写对子;二十三,做鱼汆;二十四,又打扬尘又做事;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插红烛;二十七,事办毕;二十八,把鸡杀;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到,不睡觉;初一早,年拜了。

鱼汆,就是鱼圆子,吃鱼不见鱼,是武汉、湖北人的智慧,也是过年的必备,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有提到:“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氽圆子滚鸡汤”。汆,cuān,上“入”,下“水”,合起来表示“把东西放入沸水中”,这是一种烹调方法。

年夜饭既是团年饭,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最丰盛的一顿饭,这顿饭吃好了,则新的一年万事胜意,发达兴旺。厨房里,蒸、煮、炒、烧、炸、煨、煎、炖等,样样俱全,餐桌上,鱼糕、肉糕、鱼圆、肉圆、藕圆、藕夹、鸡汤,八宝饭等,应有尽有,一般都是十六或者十八这样的吉利数字。饭前要祭祖,醮饭,不能回来的亲人要准备他的筷子碗。中间有碗汤,这叫“聚宝盆”;有全鱼(听话鱼),只能看不能吃,这叫“年年有余”;有豆腐,这叫“都富”,还有“什样菜”用笋丝、千张丝、粉丝、红白萝卜丝、藕丝、黄花、木耳、香茹、芹菜等一起炒成,这叫“福禄寿喜、十美十全”;碗中要剩饭,这叫“有吃有剩”。总之,讲究很多,也很有趣。

年饭毕,开门放鞭,鞭越大越长越响越好,越吉利。彻夜不能断香,房间不能熄灯,老少人等要守岁,一家人围着火炉喝茶吃瓜子,畅谈来年。初一开门叫“出方”或者“出行”,要按照黄历上记载的喜神方位焚香燃鞭,祷告祭拜,有的还安排一小男孩抱柴入门,大呼“财来了”。接下来的拜年程序也有很多名堂,初一是父族,初二是母族,初三是妻族,初四才轮到一般亲戚。

下面是几首拜年的童谣:

初一早,年拜了,腰一弯,手一軃,糖果饼子拿得我,我不要,往我荷包里倒;我不接,往我荷包里塞。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有同辈间相互祝拜的,也有卑幼者以叩头作揖之礼和吉祥语向长辈祝颂新年的,长辈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分送。如果亲戚六眷多,长辈多,要拜好多家,需一家一家地跑,武汉俗呼“拜跑年”。有的小孩急切想早点完成任务,当主家叫他吃点心、吃面时,他就赶忙说:“存倒、存倒”,随后,便想掉头离去,这时,主家会将糖果饼子之类的硬往他荷包里“统”(装、塞)。軃:tuǒ,垂,东西一头向下。“軃”同“嚲”。荷包,衣服口袋,也叫衣兜。

财门,财门,打开,打开;拜年,拜年,拿钱,拿钱;恭喜,恭喜,发财,发财!

拿钱,给压岁钱。压岁钱是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据说“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此俗至今仍盛行。 “拣初一的话说”,这是一句老武汉话,意思是过年要讲吉利,讲喜庆,拣最好的话说,最流行的最多的就是相互“恭喜发财”。睡觉称为“挖窖”,去挖金窖,挖银窖。三天内不倒垃圾,扫地从外向里扫,这叫“财不外泄”。各家各户,开门关门,谓之“开财门,关财门”,客人上门拜年敲门,先要高喊“开财门啰!”

拜年拜年,糍粑上前;板凳坐坐,瓜子嗑嗑;多拜多拜,多吃两块。

选自桂琴甫手写稿《新洲县古今民间歌谣》第169页。 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湖北地区常在春节前制作,至今农村还有腊月间“搋(cuāi)糍粑”之习俗。糍粑、荷包蛋、肉汤、各种圆子等是春节期间最普遍的待客饮食。

拜年拜年,髁膝头朝前;屁股一翘,又是一年。拜年拜年,双手朝前,不要你的枯黄豆,只要你的压岁钱。

儿时习唱。

髁膝头:武汉方言,指膝盖。下跪时膝盖自然朝前。髁,ke2,《广韵》:膝骨。一翘:磕头时屁股要翘起来。枯:形容食品焦枯,松脆,如枯麻花,枯黄豆。关于拜年磕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有描写:“主客相逢吉语多,登堂无奈磕头何。殷勤留坐端元宝,九碟寒肴一暖锅。”

除了人们间的互相祝拜以外,武汉民间极重正月初五拜财神,据说这一天是财神爷巡游民间送福送财的日子。是时,归元寺这样的着名庙宇,前来给财神爷上香祭拜的市民高达数十万,有人为了抢“头香”,彻夜等候。现在,此风有越演越烈之势。有人叹道:“三十万人拜财神,一个泥塑怎分身。任你额头磕出血,赵公不赏半分文。”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宋人姜白石的诗。过年不仅有好吃的,还有更多的好玩的,什么逛庙会、舞龙灯、玩舞狮子,蚌壳精、踩高跷、看花灯、采莲船之类的,数不胜数,人们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才算完。

过年,对于孩童是狂欢,对于大人是劳累,对于穷困的当家人,则是无奈。

年来了,是冤家,儿要帽,女要花,媳妇要勒子走人家;婆婆要糯米做糍粑;爹爹要肉敬菩萨;一屋大小都吃他。

选自朱天民《各省童谣集(第一集)》第77页。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过一年长一岁,不管日子过得怎么样,过年总归是一种幸福。

拜 年

采莲船

逛庙会

归元寺,正月初五拜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