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吵架是门艺术

家居生活,一末十杂,人们每天唱着锅碗瓢盆之歌,谈着柴米油盐之事,品着酸甜苦辣之味,简单、单调、平常,象复印一般,一天天不厌其烦张吐出同一内容。

小小陋巷,近百户人家挤在一起,邻里之间,好起来就象是血浓于水的亲人,闹起来又象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这矛盾,那冲突,街上总是纠纷不断,“三不之”(武汉话,时态副词,比“经常”短一点,比“偶尔”又长一点)还会吵起来,闹起来。

最容易闹矛盾和起纠纷的就是烟子和水,生炉子,洗晒衣服,楼上的怕“烟子”,楼下的怕“水”。两个人有矛盾,普通话叫做“有过节”,武汉人俗称“有烟子”,“烟子“之喻估计就是来源于此。

“是哪个屋里的炉子吖,“煪”(qiu熏眼睛)死人得的,还不快点提远些!”,“哪个屋里的被窝又不扭(jiǚ 拧)干,滴得到处是水”,“伙计们,倒水注点意撒,楼底下站的是个人,不是棵树”…… 街上常常会爆出类似的吼叫声。

不过,因此而吵架的并不多,多半提醒的声音停歇后,跟着就是解释和赔小心的话语。当然,遇到一些“玍(gǎ)巴子”(武汉话 二百五),也就免不了小吵小闹,大闹倒不多见,否则,天天大闹,失去了相对稳定和平衡,生活是无法继续的。

街巷狭窄,晾晒衣物尤其不便,家家备有竹篙子,叉棍等用具,天气只要稍微好一点,整条街都是花花绿绿的,像是在办展览,人们总是有晒不完的东西。大件的被窝卧单和上衣可以当街而晒,裤子内衣只能顺街而晾,最忌讳的是女人的裤子横街而展,让男人们从底下钻出钻进,被视为“背时、晦气”,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如果有人不懂事,这样做了,马上就会响起“嗵(tōng 武汉话,大声地骂)人”的声音,轻则骂“不讲道德,没有知识”,重则连祖宗八代一起“嗵”。

在三皇街住久了,你会觉得吵架也是一门艺术。

论嘴上功夫,男将不如女将,男将要么乱骂一通,要么动手比个高低,有些心智不低的女人既有耐心玩弄嘴皮子,还讲究策略计谋,争就争个“赢手”。人们习惯上把那些爱吵架,不轻易饶人的女人称着是“恶鸡婆”,当面不敢叫,背后叫得吼,万一不小心被恶鸡婆听到了,接着又会是一场好戏。

街上人吵架有“文吵、武吵、恶吵、独吵”之分,“文吵”就是只吵不骂,可以讽刺、挖苦、贬斥、攻击,可以说些“二无点子的话(怪里怪气的话)”,“无常大爷的话(无常是鬼,也就是武汉人常说的款鬼话)”,可以瞎说瞎款。“武吵”就是连吵带骂,“恶吵”就是连骂带打,“独吵”就是独吵独骂,也就是骂大街。

有天,一个常年有病的女人突然在街上发起泡(抖狠)来了,人们听了半天,这才知道不晓得是哪个“长嘴婆”造她的谣,说她在外面偷人,骂了半天,不见长嘴婆露面,她就一手拿砧板,一手拿菜刀,骂一句,剁一下,那动作神情,身段语气和汪玲陔的《王婆骂鸡》如出一辙,唱的是同一出戏,象是一个师傅教的。街坊们诧异道:看她平时象个发瘟的鸡子,没想到抖起狠了这么恶。

街上最会吵架的是一个外号叫“非洲人”的女人。这个外号不是说她长得黑,是说她没有户口,是个“黑人”。非洲人从小长在农村,20岁那年下汉口走了一趟亲戚,回去以后就不想种田了,立志要嫁武汉人,后来就嫁给了我们街上的“面窝脑壳”。

“面窝脑壳”脑壳有点“夿”(bà 后脑勺突出),开顶早,中间一块白,四周一圈黑,从后面看,很象武汉人过早吃的那个面窝,因而得名。面窝脑壳是个老实砣子,武汉市小伢们上户口随母亲,他的儿子姑娘又成了“小黑人”,月月买高价粮吃不说,精神上还受压抑,总觉得低人一等。靠“非洲人”的嘴巴狠,会“嚼”(说,言语厉害),一家人这才在街上不至于活得太窝囊,太被人瞧不起。

“非洲人”很勤快,勤扒苦做,孝敬公婆,又热心快肠,除了爱吵架以外,并无其他不良。她吵架“文吵”多,“武吵”少。平时一口孝感话,听起来“肉砣了的(很柔软)”;吵起架来,却硬得很,一个字就是一颗子弹,又尖又亮,且弹无虚发。

比如有人骂她“见你妈的个鬼哟”,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对骂,而“非洲人”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你的妈在旁边听到了”,对方强调:“我骂的是你的妈”,她回答:“就了撒,哪个的妈听到了,你骂的就是哪个的妈!”,可怜对方半天都没有转过弯来。其功底之深厚可见一斑。

有人要被领导扣工资,请她以表妹的身份去扯皮帮腔,她去了以后,领导不理她,根本不跟她谈。她喧宾夺主,噼噼啪啪对准靶子就是一阵扫射,说领导偏心,处理不当,事前没有宣布,事后不做工作,不公平,里面一定有名堂。领导被迫应战,拼命地为自己辩护,一不小心带了一句“把(bà)子”(说脏话),被“非洲人”抓住不放,扫射变成狂轰乱炸。就这样三下五去二,说得那位领导无话可答,还要眨着眼睛不停地为“带把子”道歉。最后结果,该扣的不扣了,要罚的不罚了,领导只是说了句要“汲取教训”,“下不为例”。

她得意凯旋,满面春风,我奇怪她没有上过班,这些斥责领导的话是从何而来,她说平时听街坊们闲谈,都记在心里了,看来她还真是个注意生活积累的有心人。

趁其高兴,我向她讨教吵架制胜之法宝,秘而不宣,道:“细伢秧子,么事不好学,学吵架”。禁不住再三恳请,加上心情舒畅,她就对我说了下面这番话:

吵架,最重要的是,始终要把火往对方身上烧,不管对方怎么骂你,怎么说你,千万不要为自己辩解,因为你辩解得再好,最多只能证明自己清白,无损对方一根毫毛,搞不好越辩越黑。只有把矛头不断地指向对方,让对方去辩解,让对方自乱阵脚,让对方心慌、难受、不舒服,让对方急不择言,这样你才会有机可趁,才会掌握主动,才会站上风,才会由弱转强,才会稳坐钓鱼船……(根据大意整理,未经当事人审阅)一个字:服;两个字:折服。我不是一个吵架的人,也不喜欢别人吵架,但至今想起这段话,仍然觉得精妙。这里面既有战略上的考量,又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还有哲学思想,还有辩证法,还与一位伟人的军事思想“消灭敌人就是最好的保存自己”暗合,还有点“亮剑”精神。村女街妇有此悟性,实属难得,只可惜她说的是“吵架”。

如果她不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没有户口的“黑人”,如果她从小能够受到正常的、应有的教育,如果她有个发挥自己智慧和特长的平台,如果她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方式生活……一声叹息!皇天后土,树上的果果成百上千,就是不结“如果”。历史不能假设,人生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