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细节描写

课代表:上一次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人物语言的地域特色,这一次呢?

刘老师:这一次,仍然离不开语言。人家说,写小说是玩语言的,那么写作文也同样是玩语言的,离开语言什么也玩不转。美术家塑造人物形象,靠的是碟子中的7彩颜料,音乐家塑造人物形象,靠的是键盘上7个音符,而作家塑造人物形象呢?只有靠语言。在这里,我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个词:刻画,这"刻"字旁边有把刀,就是说,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不是写,而是要求“刻”。所以说,你手里的笔不再是笔,而是刀,用刀把人物形象“刻”出来。听说,雕刻家最怕雕刻人物的鼻子和眼睛,因为这是人物形象最传神的地方,刻不好,整个雕塑前功尽弃。写文章也一样,人物形象写不好,文章也就失去意思。

我这里有一段文字,读完,看看脑海中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国王阿克巴越老越刁酸,喜欢冷不防给身边的大臣们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弄得大臣们时刻提防着。

一日,宫里公务事办完了,老国王眼睛转了转,马上给身边的人出了一道智力测试题:“哎,你们好好给我听着:谁能告诉我,真理和谬误的距离是多少?限你们三分钟内回答我,说对了有赏,说错了我可要罚你们的。”

大臣们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想不起来真理与谬误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就在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时,大臣伯博伸出四个手指头说道:“国王,真理与谬误之间的距离是四指。”

“四指?”老国王一听,露出疑惑的表情。

众大臣们也同样不明白,为什么四指能成为真理与谬误之间的距离?

伯博进一步说:“是的,陛下,这四指就是真理与谬误之间的距离。”

“何以见得?”老国王不明白。

伯博道:“眼见为实,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才可算真。耳听为虚,耳朵听来的多半是虚的,常常是无稽之谈。”

老国王将信将疑地说:“不错,人人都长了一双眼睛,就是要去明辨是非,甄别真伪。可是,这与你说的‘四指’有什么关系呢?”

伯博笑道:“陛下,这‘四指’正好是眼睛到耳朵的距离,所以,真理与谬误的距离只有四指宽。”

老国王听了沉思了许久,对伯博说:“赏你一座宫殿。”

刘老师:老国王已经够刁钻古怪的,还有更刁钻的大臣,他那随机应变的才能,不但令老国王信服,同时也使得众大臣避免了一顿板子。

接下来,这位是一个初为人父的"愣头青"形象,医生让他把刚刚出生的孩子送到婴儿室去,他却抱起孩子高兴得满世界跑。

这里还有一段文字,是一个五年级同学的作文片段,对同学们来说,这段文字刻画出来的形象,一定不陌生:

……5分钟倒记时完,开始发试卷。

试卷一到手,60几支笔,就跟小鸡啄米似的,嘀嘀笃笃一片。听起来,这种声音很奇妙,像是很近,就在身边。又像很遥远,如同大草原上奔腾的马群,一会儿远,一会儿近。还有点像无数个跳动的音符,磅礴万千!一会推向高峰,一会跌向低谷。听这种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幸福的,又是恐惧的。

卷面上会做的题,很快做完了,不会做的题,犹如一条条死蛇,躺着不动,既可怕又无奈……课代表:这段文字刻画的是同学们考场的心理描写,对不对刘老师?

刘老师:对。考过试的人都有这个共同的体验,会做的题不难,不会做的,总是让人那样无奈。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以上这几段文字,一段是人物外部形象上的刻画,另一段则是内心深处的刻画。不管哪种刻画,一个目的,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真正能够刻画出人物形象的句子,一定不要多,就那么短短几句就够了。有时,一句话也够刻画出让人难忘的形象来,这种句子,不要到课本中去学,现实生活中就很多。如:"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形容贪心的人。"吃了对门谢隔壁。"意思是,不去报答真正的恩人。"不记板子只记糖。"是说没出息的孩子,记吃不记打,等等。

课代表:可惜,这些非常简练形象的民间俗语,我们知道得太少,有机会请刘老师再给大家多讲一些。好了,这一期的思考题是:

1、为什么刘老师要求我们将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2、请你写出10条典型形象的民间俗语。

轻松时刻:趣味故事阅读

明天的树叶

有一个小男孩,做事没耐心,总想几天的事,一天做完。

小男孩的爸爸说:“你不要一下子做许多事,每天早上起床,把屋后的树叶扫干净就上学去,每天做好一件事,就很好了。”

小男孩把地上树叶扫得干干净净,可是,第二天早晨一看,地上又落满了树叶。小男孩很着急,想出一个好办法,第一天晚上使劲地摇树,让树叶都一起掉下来,这样,第二天早上就不用再扫了。于是,小男孩抱着树,一棵一棵使劲地摇啊!摇得树叶纷纷落下,小男孩高兴极了!这下好了,明天早上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

可是,第二天早晨,小男孩来到屋后一看,地上又落下了许多树叶。讨厌的树叶!那个小男孩急坏了!就叫来同学,帮着一起摇树。那一排还没长大的小树,被他们摇得七零八落。可是,该明天掉下的树叶,还是明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