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文语言的幽默感

课代表:刘老师,按照课程安排,这一次讲作文语言幽默问题是吗?

刘老师:对。

课代表:哎!我们许多同学都想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幽默一些,生动一些,可总是幽默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呀刘老师?你给我们讲讲这个吧!

刘老师:其实,幽默是一种技巧,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简单地说,幽默就是说俏皮话。既然是俏皮话,就得分场合、分对象说,不能乱说俏皮话,乱幽默,不该幽默的你也幽上一默,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写作文时,能适当加一些幽默语言,会使作文活泼起来,不那么死气沉沉,使得别人更爱看。

课代表:刘老师,怎样才能做到适当呢?我觉得这很难哪。

刘老师:其实并不难,会幽默的人,常常是正话反说,重话轻说,就是用反思维的一种方法说话,听起来可笑。听听这两个人的对话:

“你吃饭了吗?”

“吃了。”

“吃的什么?”

“青龙赛白虎!”(青菜煮面片)

青菜煮面片他不说,说青龙赛白虎,正话戏说,听起来很幽默。

再看看这对小夫妻平常怎样说幽默话的:

·······“我说二来,你总是饭碗一丢就压席子去呀?能不能做点事再睡?”

“嚷嚷什么呀?我哪睡了?我只是刚把身体放到床而已。”

刘老师:听听,多幽默!睡觉不说,说把自己身体放到**,不还是睡了?

我再来给大家念一段作文,看看这位同学会不会幽默,幽默得恰不恰当。

“……妈妈总说我的作文太呆板,让我写得幽默一些,可我觉得够幽默的了,还怎么幽默呢?哎对了,再加一点港味怎么样?

正写着,妈妈回来了。

我上去拉开门:‘哇!妈咪,你今天好好漂亮噢……’”

课代表:幽默得不怎么样,有点肉麻!

刘老师:对。这纯粹是为了幽默而幽默,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幽默。再看看这位同学作文里的一句话:

“……哥,你在家简直就成了‘许三多’:话多!事多!花钱多!……”

刘老师:这句话很有幽默感,十几字,就把她哥的人物形象、生活作风写出来了。

这里有一篇幽默短文,我们来看看整篇幽默文章咋写。

《会飞的帽子》

火车一刻不停地向前行驶。

靠窗口坐一对年轻的父子俩。小儿子特可爱,七八岁,虎头虎脑,像个刚上学的小学生。

他们像是第一次坐火车,特兴奋。火车开得越快,他们越是坐不安稳。小儿子一会把手伸到车窗外去呼风:“哇!风跑太快了!”一会又把那小茶桌上的水果皮当炸弹扔:“轰!轰!敌人的碉堡爆炸了!”

年轻的爸爸马上觉得那样太危险,就设法制止,让他安静。可小儿子一刻也无法安静。

年轻的爸爸没法,就轻轻地在儿子身上拍了一下,这一拍,不是打,而是爱。小儿子能觉察出来。于是,马上更加肆无忌惮地不老实起来。

站到座位上,将一块花手帕送到窗外,风吹得噼噼啪啪地响。他高兴得直叫:“啊!升旗嘞!升旗嘞!我们学校升旗了!……”

那年轻的爸爸简直没办法使他的小儿子安顿下来!于是,他就来一着绝的,忽然一伸手,摘下小儿子头上那顶菜色毛线帽,手先往车外一伸,马上唬下脸,说:“帽子呐?帽子哪里去了?快坐下!只要你坐下不动,帽子马上就会飞回来的。”

小儿子一下子脸都吓乌了,到处找自己的帽子。

那年轻的爸爸又说:“坐下别动!只要你不动,帽子马上就会飞回来的。”

小儿子真不知道,帽子飞走了,怎么还能飞回来呢?很听话,老老实实坐在爸爸的怀里,两只大眼睛扑愣愣地望着窗外,祈盼着自己的帽子能快些从窗外飞回来。

其实,帽子并没真扔,只是那年轻的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帽子抓在手里,手往车窗外边一伸,又迅速收回来,藏到自己身后。这是许多大人们常用来吓唬娃娃的小伎俩。

这一着还真灵,竟唬得不听话的小儿子两眼都直了。

那年轻的爸爸一时显得特得意,对小儿子看看,想笑。看看,又想笑。心里又怕把小儿子吓傻了,马上哄他说:“哎!好了嘛,听我喊一、二、三,喊到三,帽子就会飞回来的嘛。一、二、三!”那年轻的爸爸嘴里喊着,手从身后迅速将帽子往出一拿,说,“瞧瞧,这是什么?帽子又飞回来了嘛对不对?”

小儿子一见帽子真的飞回来了,惊喜得两眼直扑,夺过自己的帽子:“哟!好了好了,帽子飞回来了!好了好了,帽子飞回来了!”

列车一刻不停地往前行驶。

小儿子专心致志地望着窗外。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帽子飞出窗外,为什么还能再飞回来呢?于是,他也想试试。

小儿子对他爸爸看看,爸爸慢慢地打起盹来。

小儿子忽然一伸手,抓过他爸爸头的那顶崭新的工人帽,往窗外一扔。

那年轻的爸爸猛一惊!等他明白过来,已经来不及了,那顶崭新的工人帽,已经摔在火车后边看不见了!他伤心得“啪!”在小儿子头上使劲地拍了一下。这一下,不是爱,而是真打。嘴里还狠狠地骂:“傻了嘛?唵?你咋真扔呐?!”

小儿子直直地望着爸爸发凶的脸,嘴一撇,哭着说:“打我干什么嘛?我还没喊一二三哩!”

课代表:哇!太好笑了!这次演讲,让我们觉得很快活。大家笑过之后,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好吗?

1、作文中幽默的原则是什么?

2、请你写出20个字的一段笑话。

轻松时刻:趣味故事阅读

延长满足

幼儿园里,有一个班的孩子被老师领到了一间空房子里,然后老师走了出去,接着一个陌生人进来。

陌生人和蔼地来到孩子们的中间,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包糖果,说:“孩子们,这包糖果现在属于你们自己了,高兴不高兴?”

“高兴!”

陌生人又说:“如果谁想吃的话,可以随时把你的糖果吃掉。但是,如果谁能自觉延长满足,坚持到等我回来再吃,我就给他再奖励两块糖果,小朋友们好不好?”

“好!”孩子们一起回答。

“好的,真乖!”陌生人说完,也走出了房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糖果对孩子们的**在不断地增强,课堂上慢慢地出现了**,有一个小男孩实在忍不住了,他轻轻地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

在他的影响下,又一个孩子忍不住了,也把糖纸剥开,把糖块放进嘴里,不一会,又一个孩子……好一会,那个陌生人终于回来了,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两块糖的奖励。

糖果迟早是你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得到奖励,而有的孩子没有呢?耐心,他们缺少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