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篇第十三

共三十则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①之劳之。”请益。曰:“无倦②。”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道:“自己给百姓带头,然后让他们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又道:“永远不要懈怠。”

◎注释

①先,引导,先导,意为做表率,教化。

②无倦,不要懈怠。

13·2 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道:“先选定各部门的负责人,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

仲弓道:“怎样知道谁是德才兼备的人,并把他们提拔出来呢?”孔子道:“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

◎注释

①宰,总管。同前文解释。

②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后文尧曰篇第二则亦有解释。

13·3 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②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③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④;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⑤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⑥而已矣。”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

孔子道:“首先必须正名分。”

子路道:“有这样做的吗?您竟迂腐到如此地步!这又何必纠正?”

孔子道:“你怎么这样鲁莽!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总是采取保留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理直气壮;说话不理直气壮,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名分,必须能说得明白,而且要能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会马虎对待的。”

◎注释

①卫君,即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②正名,正名分。孔子所要纠正的,只是关于古代礼制、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的现象,而不是一般的用词不当。礼制、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的现象,依孔子的意见,是关乎伦理和政治的问题。

③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④中,zhòng,得当。

⑤错,同“措”,安置。

⑥苟,苟且,马马虎虎。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①

◎译文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了出来。孔子道:“樊迟真是小人!统治者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统治者行为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只要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背负着小儿女来投奔,那里还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注释

①孔子之所以说“小人哉,樊须也!”只是认为樊迟没有远大目标和志向罢了。自古以来,都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孔子的言外之意是,樊迟应该问礼义信,有成为“上”者的志向,这其中包含了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期望,并非如旁人理解的孔子是轻视劳动。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③?”

◎译文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地去谈判酬酢;即便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注释

①授之以政,授他以政事,意为让他治理政事。古人认为《诗经》是反映政治治乱得失的,从中可以明白得失之由和治理之法,所以孔子认为真正学好《诗》就可以“授之以政”,而且可以治理好国家。不达,不能通达,此处指不能明白从政的方法。

②不能专对,不能在外交场合随机应对。古代的使节只接受使命,至于具体如何交涉应对,只能靠随机应变,不可能事事请示或早做安排,这便叫做“受命不受辞”,也即为“专对”。春秋时的外交酬酢和谈判,多半背诵诗篇来代替言说,所以《诗经》可以应用于从政和外交活动,有其实用功能。文以致用也是古人较为普遍的看法。

③奚以为,犹言有什么用。以,动词,用也。为,表疑问的语气词,只与“奚”、“何”等字连用,如“何以伐为”等。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看。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和卫国的政治,像兄弟一般(相差不远)。”

13·8 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开始有一点,便说道:‘差不多够了。’增加了一点时,又说道:‘差不多算是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便说道:‘差不多完美了。’”

◎注释

①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名荆,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当时鲁国是鲁襄公为国君。后来鲁哀公时,鲁国也有个公子荆,所以,此人在《论语》中只能叫卫公子荆。吴季札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人说:“此取荆之善居室以风有位者也。”因为当时的卿大夫,不但贪污,而且奢侈成风,所以孔子“以廉风贪,以俭风侈”。也成一说。

②善居室,善于管理经济,居家过日子。

③苟,差不多。合,足够。

13·9 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矣哉②!”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③”

◎译文

孔子到卫国,冉有替他驾车子。孔子道:“好稠密的人口!”

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道:“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教育他们。”

◎注释

①仆,此处意为驾御车马。仆亦可作名词,意为驾车者。

②庶,众多,这里指人口多。

③既富……教之,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所以《孟子·梁惠王上》中:“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①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假若任命我来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便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效。”

◎注释

①期月,一年。期,同“朞”,jī。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①,亦可以胜②残去③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政一百年,就可以消除凶残暴力,废除刑罚和杀戮了。’这句话说得很对呀!”

◎注释

①百年,其实亦可指多年。百,多数之意。

②胜,shēng,克服。

③去,qǔ,免除。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①。”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君王兴起治理国家,也需要治理三十年,然后才能实现仁政。”

◎注释

①世,此处指三十年,如《论衡·宣汉》中云:“且孔子所谓一世,三十年也。”仁,指实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之道。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连自身的行为都不能端正,怎么能使别人端正呢?”

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①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②。”

◎译文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道:“为什么今天回来得这样晚呢?”答道:“有政务。”孔子道:“那只是事务罢了。若是有政务,虽然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注释

①晏,晚。

②与,yù,参与。《左传》哀公十一年曾有记载,季氏用田赋的事征求孔子意见,并且说:“子为国老,待子而行。”可见孔子“如有政,吾其与闻之”这话是有根据的。冉有只是未搞清“政”和“事”的分别罢了。“政”为大事,“事”为小事。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可以让国家繁盛,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答道:“没有这样简单机械的事情。不过,有人说:‘做君上很难,做臣子不容易。’如果知道了做君上的艰难(自然会谨慎认真地去做),这不类似于一句话便能让国家繁盛么?”

鲁定公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答道:“没有这样简单机械的事情。不过,有人说:‘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违抗我。’若是说的话正确而且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么?但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也没有人违抗,不类似于一句话能亡国吗?”

◎注释

①几,同“期”,期望。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

叶公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境内的人安居乐业,心情喜悦;境外的人纷纷前来归附,接受安置。”

13·17 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道:“不要贪图快,不要贪图小利。只图快捷,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注释

①莒父,鲁国之一邑。《山东通志》认为其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①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②矣。”③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道:“我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孔子道:“我们那里坦白直率的人和你们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面。”

◎注释

①证,同“征”,意为检举,揭发。《韩非子·五蠹篇》述此事作“谒之吏”。

②直在其中,孔子伦理学的基础就是“孝”和“慈”,因之说“父子相隐,直在其中”。

③隐瞒其父偷羊以孝长辈,是事父的问题;证明其父偷羊以利国法,是事君的问题。这件事包含着古代事父与事君的矛盾。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①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道:“平日心怀恭谨,做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这几种品德,纵使到了夷狄之地,也是不能废弃的。”

◎注释

①之,到,达。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道:“自己行为处事有知耻之心,出使易邦,能很好地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了。”

子贡道:“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道:“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称赞他恭敬尊长。”

子贡又道:“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道:“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呀!但也可以算得上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道:“现在的执政诸公怎么样?”孔子道:“唉!这班器识狭小的人算得什么?”

◎注释

①硁硁,kēng kēng,形容浅陋固执而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

②斗筲之人,器量狭小、不足称道的人。斗是古代的量名。筲,shāo,古代的饭筐,竹器,容一斗二升,意指度量和见识的狭小。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①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就只能和激进的人和狷介的人交往了。激进者一意向前,敢作敢为,狷介者有些坏事也是不肯做的。”

◎注释

①狂狷,《孟子·尽心下》有一段话可作为本文的解释。“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孟子这话未必合孔子本意,但可作为参考。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恒其德②,或承之羞。”

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若是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句话很好呀!”

(《易经·恒卦》的《爻辞》说:)“若不能永远保证德行,三心二意,翻云覆雨,免不了会招致羞辱。”

孔子又说:“这话的意思是让没有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罢了。”

◎注释

①巫医,古代常以禳祷之术替人治疗,这种人便叫巫医。与卜筮的巫和治病的医不同。

②不恒其德,有两种意义:一指不能持久,时作时辍;另一指没有一定的操守。此处二者均可说通。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①。”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注释

①和、同,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术语,《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载晏子对齐景公批评梁丘据的话,和《国语·郑语》所载史伯的话都解说得非常详细。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需要有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味道;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晏子曾说:“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可以和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尤其是在为人处事方面。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①

◎译文

子贡问道:“全乡人都喜欢他、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还不能确定。”

子贡便又道:“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这也不能肯定。最好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注释

①如果一乡之人皆好之,便近乎所谓好好先生,伪善的老好人,孔孟称之为“乡愿”。孔子云:“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可作为“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的解释。要求对他人所言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不盲目从众。与上篇的“和同”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13·25 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工作很容易,讨他的欢喜却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是不会欢喜的;待他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在小人手下工作很难,讨他的欢喜却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也会让他喜欢;待他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吹毛求疵。”

◎注释

①《说苑·雅言篇》说:“曾子曰:‘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这话可以作“君子易事”的补充说明。

②难说,难以取悦。说,同“悦”。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①,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舒泰,却不傲慢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注释

①泰,骄,皇侃《义疏》云:“君子坦****,心貌怡平,是泰而不为骄慢也;小人性好轻凌,而心恒戚戚,是骄而不泰也。”译文即为此义。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决、质朴、出言谨慎,有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德。”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①,怡怡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③

◎译文

子路问道:“怎么样才可以叫做‘士’呢?”孔子道:“互相批评,和睦共处,可以叫做‘士’了。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共处。”

◎注释

①切切偲偲,互相责善的样子。偲,sī,相互勉励,相互督促。

②怡怡,和顺的样子。

③朋友不唯切磋,亦贵和谐。兄弟非但怡怡,亦须戒厉。这里注意朋友和兄弟关系的全面理解。朋友间不注意会引发匿怨,兄弟间不注意被遭致外侮。此句意涵深远。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①,亦可以即戎②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导人民达七年之久,也能够叫他们作战了。”

◎注释

①善人不及圣人,七年亦可,是指形势急切而不能再等的情况之下。

②即戎,参加战争。即,往那里去的意思。戎,兵戎。此句意在说明教化也可以用于战争。

13·30 子曰:“以不教民①战,是谓弃②之。”

◎译文

孔子道:“用未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是糟蹋生命。”

◎注释

①不教民,意为“不教之民”。

②弃,放弃,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