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篇第十二
共二十四则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②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何为仁德。孔子道:“约束自己,让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道:“请问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道:“我虽然愚钝,也要照先生的话去做。”
◎注释
①克己复礼,《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那么,“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用前人的话赋予新的含义。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论语》一书始终。
②归仁,“称仁”之意。朱熹《集注》谓“归犹与也”,也是此意。
③目,细目、要目。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①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审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惹怨忿,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致憎恨。”
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会牢记先生的话。”
◎注释
①在家,在家,或私下里。刘宝楠《论语正义》中云:“在邦谓仕于诸侯之邦,在家谓仕于卿大夫之家也。”
12·3 司马牛①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②。”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
司马牛问仁德。孔子道:“仁人,他的言语缓慢迟钝。”
司马牛道:“言语缓慢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道:“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慎重缓慢吗?”
◎注释
①司马牛,《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的答语是针对问者“多言而躁”的缺点而说的。
②讱,rèn,出言缓慢谨慎。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①,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一个君子。孔子道:“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道:“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注释
①疚,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惭愧。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②,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道:“别人都有好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道:“我听说过:死生听之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是对待所做的事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待别人恭谨有礼,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注释
①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亡,同“无”。自来的注释家都说这个司马牛就是宋国桓魑的兄弟。桓魑谋反失败,他的几个兄弟也都跟着失败了;司马牛不赞同他们的行为,可最终也是逃亡在外,死于道路(事见《左传》哀公十四年)。杨伯峻的注释中认为,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和宋国桓魑的弟弟司马牛应是两个不同的人,不能混为一谈。首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没有说司马牛是宋人,《左传》中更未记载司马牛的事情,太史公如果看到了这类史料而没用,可见他认为这两个司马牛并非是同一人。其次,说二人相同者始于孔安国。而孔安国又说司马牛名犁,与《史记》中说司马牛名耕不同。如果孔安国之言有所本,那么,原本就有两个司马牛,一个名耕,孔子弟子;一个名犁,桓魑之弟。但自孔安国以后的若干人却误认为名犁的也是孔子的学生了。本书译注认为杨伯峻的注释有理,是以注明,以供读者参考。
②敬而无失,即久而敬之。《公冶长》一篇里,孔子曾经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道:“如水润物般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暗中挑拨和谗言,如切肤之痛般的直接诽谤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日积月累的谗言和直接的诽谤也都在你这里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注释
①浸润之谮,意为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令人不易觉察。谮,zèn,谗言。
②肤受之愬,意为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愬,sù,诬告。
③远,即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道:“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对政府就有信心了。”
子贡道:“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军备和人民的信心三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道:“去掉军备。”
子贡道:“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和人民的信心二者中间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道:“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但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
◎注释
①兵,多指兵器,偶也解作兵士。如《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之师败郑徒兵”。此处“兵”字仍以解为军器为宜,故以军备译之。
12·8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②!驷③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④。”
◎译文
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本质好就够了,要那些文采(仪节形式)干什么?”子贡道:“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如同文采,文采如同本质,二者同等重要。如果把虎豹和犬羊两种兽皮拔去有文采的毛,那这两种皮革就很少区别了。”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
②惜乎二句,朱熹《集注》把它作两句读:“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翻译为:“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另有一说认为,此为倒装句。“夫子之说君子也”为主语,“惜乎”为谓语。夫子,即大人,子贡对棘子成的尊称。
③驷,四匹马拉的车。
④鞟,kuò,去毛的兽皮。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①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②?”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答道:“何不实行彻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呢?”
哀公道:“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不够,怎么能十分抽一呢?”
答道:“如果百姓富足,您怎么会不足呢?百姓不足,您跟谁去取得富足呢?”
◎注释
①用,用度。此处指国家所需进项花费。
②盍,何不。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税。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①,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②。’”
◎译文
子张问如何提高道德修养,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道:“以忠诚信实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样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水平。爱一个人,希望他长寿;厌恶起来,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死,这便是迷惑。这样,的确对自己毫无好处,只是让人觉得奇怪罢了。”
◎注释
①徙义,向义靠拢。徙,迁移。
②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程颐称其为“错简”,为他处之误。能说通。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①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景公道:“说得好啊!若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饷俸禄,我能享用它吗?”
◎注释
①此句其实是强调一种封建尊卑有序的封建秩序。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①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②。
◎译文
孔子说:“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从不拖延诺言。
◎注释
①片言折狱,根据一方言辞来断案。打官司都有原告和被告,自古以来从没有只根据一造的言辞来判决案件的(除非被告缺席裁判)。孔子说子路“片言可以折狱”,不过是表示子路为人诚实直率,别人不愿欺骗他罢了。
②子路无宿诺,这句话与上文有什么逻辑关系,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云:“或分此为别章。”应为别章内容。
12·13 子曰:“听讼①,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同别人差不多。一定要让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才好!”
◎注释
①听讼,审理诉讼案件。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鲁定公时,曾为大司寇,司寇为治理刑事的官,这话或许是刚担任司寇时所说。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道:“居于官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①
◎注释
①见《雍也篇》第二十七则。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之相反。”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如何为政。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答道:“若是您不贪图财利,即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12·19 季康子①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②。”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说道:“若是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政事,为什么要用杀戮的手段?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老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注释
①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谥康,史称“季康子”。据《春秋》以及《左传》记载,季桓子死于哀公三年秋七月,季康子随即袭位。以上三则季康子之问,当在鲁哀公三年七月以后。
②偃,yǎn,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用道德文教感化人。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②。”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
子张问:“读书人要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体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这种人,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一定会骗取名望。”
◎注释
①达,通达,显达。
②闻,有名望。
③下人,对人谦恭有礼。下,此处作动词用。
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
樊迟陪侍孔子在舞雩台下游逛,问道:“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错误?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批判自己的坏处,不去批判别人的坏处,不就消除无形的怨恨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注释
①修慝,xiū tè,意为改正错误,纠正过错,去除怨念。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①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②,不仁者远③矣。汤④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⑤,不仁者远矣。”⑥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道:“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道:“了解人。”
樊迟还没透彻了解。孔子道:“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道:“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选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
◎注释
①乡,xiàng,同“向”。
②皋陶,gāo yáo,东夷族首领,偃姓,虞夏时人(约公元前21世纪),生于曲阜,上古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律家。尧、舜、禹时期之政多出其手,行五刑五教。
③远,原意为离开。但人是可以转变的,无需非得逃离,因而译为难以存在。
④汤,卜辞作“唐”,罗振玉云:“唐殆太乙之谥。”(《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商朝开国之君,名履(卜辞作“大乙”,而无“履”字),伐夏桀而得天下。
⑤伊尹,名挚,夏朝末年生于空桑,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伊尹历事五代君主,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
⑥“举直”而“使枉者直”,属于“仁”;知道谁是直人而推举他,属于“智”,所以“举直错诸枉”是仁智之事。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①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道:“朋友有过失,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注释
①告,gù,意为忠告。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